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商学院EDP发展与未来论坛:下午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 17:55  五洲在线

  主持人:(曹章武)

  各位嘉宾下午好!欢迎大家下午继续参加圆桌讨论,上午我们听到了来自于商学院的,针对商学院EDP项目发展的演讲,包括商学院EDP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跟企业界之间如何进行长期战略合作互动。相信大家听了上午的主题演讲以后,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合作,包括企业、商学院EDP发展有所启发。请允许我再次介绍一下下午参加圆桌论坛的嘉宾:爱立信中国商学院品牌管理和客户部主任丘华,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培训经理廖洪雁,大唐电信集团培训主管王金帅,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国旅大学教学总监王咏梅,国美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监赵克欣,天翼图书总经理李月庆,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学院副院长杨青,惠普商学院副院长闪燕,信诚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刘铁山,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永捷,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凤,宝马中国人力资源总监赵菁。来自于商学院的代表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EDP主任刘湧洁,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高层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武爱荣,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DP高层管理发展课程主任袁朝普,北大国际MBA培训及企业合作事务部主任张销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发展中心复旦管理咨询公司市场部经理朱智文,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高级经理培训中心主任助理赖英群,人民大学商学院EDP中心主任助理邹宇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刘燕欣,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EDP招生主任曾显竣,南开大学高端继续教育中心主任白长虹,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DP主任叶岑,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EDP中心主任叶泽川。   

  下午我们有两个议程,一个是案例展示,另外是共同探讨商学院EDP品牌发展和商学院未来发展战略,下午案例展示我们邀请来自北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张销民老师和宝马中国人力资源总监赵菁女士。

  一、案例展示:

  主持人:接下来请会务人员放一个简短的宣传片,进行今天下午案例展示环节,有请二位嘉宾上台。

  我们在上上个礼拜借着一个很好的机会采访到北大国际张销民老师和来自于宝马中国人力资源总监赵菁女士,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一个是来自于宝马集团对于在中国事业的发展,包括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当然我们也感受到北大国际非常富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眼光的中国优秀商学院。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涉及到很多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比如他们之间的合作有没有竞标,有没有标书的解读,后来我了解到都没有,他们之前就有过类似的学习和培训的合作,通过合作彼此之间也更加了解,所以他们后来的合作也是顺理成章。我希望这个案例展示能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当然我也希望宝马集团今后向我们在座的各位商学院敞开你们大门,也给其他商学院公开竞标的机会。我相信这样的竞标应该对宝马集团还是对于在座各位商学院都有一个互相彼此的提升。我在前期访谈的时候,张老师给我们强调最多的是关于企业定制化课程,他们也把企业定制化过程作为北大国际长远发展战略,在我们后面采访中也采访到了清华、北大、长江等一些优秀商学院,他们谈到EDP发展过程中,其实大家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到目前为止我只听到北大国际是以企业内训课程为特色的发展方向,我们也请北大国际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北大国际是以企业内训课程为主要模式,而不是像其他商学院一样公开课程和企业内训课程两者一起发展,相信他的定位和他的言论也能给我们在座的商学院嘉宾一定启发,我想之所以他坚持他的原则和观点还是有他一定理论的。我们都强调定制化课程关键是无缝对接,课程实质是知识提供和训练过程,培育新过程是改变一个人的过程,甚至改变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而且更倾向于技能培训,态度、价值观等更深层次的改变,只有取得信任和品牌基础上,才有机会引领需求。但是,在这里有一定矛盾,商业化运作需要鉴定而可复制,但是企业要求定制,我们是需要开餐馆还是开诊所,定制化可能将来面临两个选择。

  首先,我们请来自于企业代表宝马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赵菁女士帮我们解读一下,您作为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您觉得企业HR工作有哪些独特的理解,您认为HR对于企业发展有哪些作用和价值?

  赵菁:

  我理解今天大家在这里探讨的话题更多是跟EDP相关的,您这个问题如果问纯HR的角度解读的话,我的理解就是HR相当于企业血管一样,我们起到润滑、输送养料的功效。从宝马发展来看,我们是1994年4月份进入中国市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是rap office 这种形式,在那个阶段,HR只是我们一个所谓的service provider,我们并没有很多很战略性的探讨和思考。随着我们2005年公司正式成立宝马中国这个独立的legal entity(法人实体)之后,我们是想往所谓的business partner方向转型。所以,人力资源整个价值和作用就有所改变,前两天我也收到一个会议邀请,专门探讨如何成为business partner,但是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我没有参加,可见很多企业其实跟我们面临一样的发展的阶段。

  主持人:

  我知道人力资源总监管的事情很多,单从跟商学院合作来讲,您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您觉得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赵菁:

  我觉得如果单纯从企业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商学院这边对于我们来讲,就像您讲的一样,相当于是一个市场,比如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超市,我们希望在这个超市里面各类货品都很齐全,比如像P&G这样的成型的产品,另外一些是像我们超市,比如在前面的那些现炒的现卖的产品。所以,我希望市场能提供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大的环境让我们甄选。

  主持人:

  当在满足您企业管理人员企业领导力的事情当中,您认为对于提升企业领导力的作用当中,商学院又起到什么作用?

  赵菁:

  我们企业是这样的,我们的培训,在这个大的框架下,不仅有technical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也有general skill的培训,比如语言类的、电脑类的,还有一类是soft skill是培训,比如领导力,比如个人的communication skill这种培训。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更高要求,就是management training、leadership training,而商学院恰恰满足是我们第四种需求。前几种,商学院有可能也可以做到,但是到现在为止,宝马中国还没有尝试,因为我们更多的是依赖于市场上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培训公司,比如我们用的seven habits,可能用的right management(睿仕管理顾问公司)这个公司,他可能只是在几个领域上非常强,我们就用他的很强的几块来弥补我们的弱项。但是,作为商学院来讲,说老实话,从企业角度来讲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商学院来达成我们前三种需求,只是leadership skill的培训,这样的需求。

  主持人:

  我刚才简单介绍了一下宝马中国和北大国际的合作,接下来也请您帮助我们解读一下,您当初是在什么环境之下跟北大国际有了渊源这么深的合作。

  赵菁:

  刚才跟大家分享了宝马中国的发展路径,从1994进入中国是代表处,直到我们成立公司,这么多年发展过来,我们公司其实比较自信的一个竞争优势在于,第一是产品是顶级的,这个大家都相对比较了解,尤其是产品技术方面。第二是我们的品牌,这个品牌价值是我们非常骄傲的一部分。我们在中国来讲,我们还希望通过人力资源创造第三个竞争优势,就是超强的人,没有人,什么都没有办法达成,人的双手才能创造公司的价值,才能创造公司的未来。所以,怎么培养人,我们一直在探讨。正好在2005年底,2006年初的时候,宝马集团有一个往senior executive层次发展的培训项目,他们通常是在全球选择非常有特色的一些市场来做这个培训项目,那一年他们看到中国在全球发展异军突起的状况,想把培训场地安在中国,或者汉城。这样安排的,为了帮助总部做这样一个安排,我们跟几家商学院都有接洽,选择北大国际MBA,更多的是看到了他们的一些特色,比如商学院课程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几大类课程。但是,北大国际MBA不同于其他商学院的特点在于,第一,他告诉我们有一些课程是一定到事情发生的地方讲,比如说很好的战略未必引领成功,有时候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讲这个课题的时候会领大家去当然孟良崮所在地讲,这是明年给同事安排的项目。今年我们去了一趟沙漠,在内蒙古老师给我们讲了成吉思汗是以什么军事战略打造了这个庞大的元朝帝国,这样的东西很吸引我们。再加上北大国际MBA所处的北大的庞大的资源体系也是非常吸引我们的。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因素,是因为我们大中华区总裁曾经是当年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之一,所以对北大有些偏好和青睐。出于这样一些原因,我们就跟北大聊的更资深一点,最终决定把我们领导力培训中心放在北大MBA朗润园。是这么一个背景。

  主持人:张老师,请补充一下这次的合作背景。

  张销民:

  这个合作背景就是赵菁女士讲的,双方就跟婚姻一样,有一个很长的打交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学院和企业发现思路很一致,大家很多理念很一致,大家觉得很对路,我觉得每个商学院和自己客户达成重大合作,因为我们产品毕竟是无形的知识产品,这里面有很多上来看不见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是经过长期的磨合。也就是商学院和企业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任的基础,因为我卖的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在信任基础上达成一个高端合作。

  主持人:

  也请张老师帮我们在座企业的代表和嘉宾解答一个问题,可能是一个管理的问题,如何建立和发展一个组织核心竞争力?

  张销民:

  这个问题和我们今天下午谈EDP、商学院和企业的关系这个问题是非常一致的,我们想一个概念,为什么企业到商学院来?目的和道理是什么?我们知道商业中有一个概念,企业花的每一份钱都是要有回报的,我们来到商学院购买的是什么?商学院不能提供设备,不能提供原料,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双方达成合作最大的基础就是共同看中人的因素。就像刚才赵菁老师讲的,任何企业再大的战略,再好的设备,最终是要人执行。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企业到商学院买的是人力资本,我们叫human capital其实我们讲人才这个概念,人才说来说去,我们为什么有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你购买的人才也是买的一种燃料或者买的一个生产的组成部分,你购买的是什么?你购买的就是员工身上的人力资本。但是,这个人力资本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个误区,因为这些年人力资本、人才谈的很多,包括很多企业也了解到我要提升人才,要提升人力资本,但是人力资本再往上提应该出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企业的组织资本,什么概念呢?我觉得人力资本是天然私有,这是员工自己的东西,这是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本因素。但是,员工的个人人力资本未必会自动转化为企业资本,我觉得真正一个企业最终购买的是什么?是一组人组成的人力资本,这就不是个人的,他最后购买的是企业的组织资本。在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概念,就是很多自然人形成的人力资本未必会自动转化为企业资本。比如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他花重金招很多很优秀的人才,最后你发现优秀人才多了之后,企业整体效率反而下降。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概念?企业是一个组织,你把许多人组织起来,要达到一个协调一致,达到一个同步,这个企业的执行力才会出现,它的组织资本才会出来。有时候发现相当多聪明人组织在一起,反而不沟通、不协调,这里面有很多理论基础,比如管理学里面组织自然分离现象,这个不仅仅是理论,我们可以观察到,你发现企业里面不同人来到这个组织里面,但是你发现他们之间不交流、不沟通。原因是什么?是分工造成的,既然做了专业化分工,之间就会有鸿沟,你会发现这个部门发现那个部门不做事情,这个问题我们发现接触那么多企业发现是非常共同的事情,就是怎么把个人人力资本最后协调一致变成企业的组织资本,企业执行力最终看的不是个人人力资本,看的是企业组织资本。这时候就需要员工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沟通。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商学院最后在这有两个功能,或者说我们商学院有时候提供的,为什么结合到北大国际的战略,为什么我们选择做公司团队式内训,其实两个目标就是在这,第一是提升员工个人人力资本,第二是希望在学习平台让能够让这些人进行融合,即使他同属于一个企业组织,希望他在这里面进行整合,最后形成一个共享的价值观、共享的理念、共享的互信,形成这样一个团队。商学院在里面可以起到一部分的作用,我讲的最重要的责任还是企业要有自己强大的文化,要有它的凝聚力,能够让大家在一起。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商学院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你会发现人在学习的时候交流的意愿是最高的。所以,我们搭建的就是一个学习的平台,他第一步要提升人的个人人力资本,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一个个人学习,是一个基于团队的学习。同时在这个学习中,公司业务如果做很大挂钩,你会发现团队在这里面融合速度会高一些。所以,为什么很多商学院做的公司专门定制的课程越来越有生命力,上午也有其他大学同仁讲话,他其中谈了商学院未来发展趋势,我看到PPT有一条,他觉得商学院EDP公开课程会降低,公司的团队课程会升高,他就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公司的竞争力是决定于组织资本而不是个人资本,这是商学院和企业合作的最大的因素。

  赵菁:

  我想补充一句,我觉得他刚才说的在商学院这个层面上,我们之间的凝聚力的加强,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我们公司做这个项目是宝马中国跟华晨宝马两家一起共同完成的,我们从两家公司里面一共选出21位代表共同做,这21位里面有销售部、市场部、售后服务部,还有沈阳华晨宝马生产工厂的同事,以前大家没有那么多的交流,或者在公司这个大环境下,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当到了朗润园这个小园子以后一下子都化解了,大家激发出来的是童真一样的东西,比如在课间学校给我们准备的跳绳、毽子,大家又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没有任何阻碍的沟通,包括我们有很多的活动,包括学太极拳,这些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看到未来宝马的管理层有可能从这样一群人当中产生,真的这群人到了宝马高管这层的时候,我们之间相互协作一定是很顺畅的,我觉得这一点也是一个附加的附加值。

  

  主持人:

  从商学院的角度,或者是从提供培训课程角度来讲,谈管理培训对于企业价值和意义有哪些?

  张销民:

  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企业会到商学院购买他认为达到他价值的内容。就是我们要了解企业对商学院期望在哪里,这是所有商学院EDP发展要知道的方向,你要知道客户想得到的是什么,我想刚才基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有知识的平台,包括宝马在内任何一家公司,当然他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在他自己工作中会形成经验,但是那种经验很大程度上是搜索经验,是经过亲身体验得到的经验。但是,人毕竟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在任何行业工作哪怕多少年的经历,你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因为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商学院这个平台最大的特点是看得多,商学院是知识总结的平台,能把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做的好的实践提升出来,形成一个理论知识,在这个平台上扩充下去。比如我们给宝马安排了一些营销课,可能我们不会讲汽车行业的东西,我们会讲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案例,我们会讲其他行业做法。包括我们曾经把一些不同的,比如手机行业做品牌的经验纳入进来,其实原来给宝马全球高管做项目的时候,有四个大案例,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不要汽车行业案例,一定要是其他行业案例,而其他行业案例反而会发现它的参考意义相当大,他对人学习的途径反而是更有效的途径。所以,首先我认为这是商学院的价值,商学院能够把非常众多行业不同东西放在一个平台上形成一个知识和我们进行传播。这个传播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人力资本的过程,同时这个平台还是跟学习方式有关,涉及到北大国际自身,因为我们是所有商学院中最独特的,我们不做公开课,只做公司内训,这和我们战略相关,就是我们相信这个学习的平台不但是学习的过程,是公司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融合平台,在学习中进行融合和交流。最终能做到是靠企业自身的制度和自身的文化融合一个团队,但是起码商学院这个学习的平台可以起到支持的目标。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不同的团队通过学习,你起码来到北大这个平台,你就知道不光是同事还是同学,从自身的身份认同,你会发现管理人员会有一个转变,他来到这个院子,他认为我是同学,不同企业上下届会叫师哥、师姐,下一个班管上一个班叫学长,我们看到过这个现象。这个侧面说明了是可以做到这个的,如果他们融合了,他们学到了共同的知识,共同的技能,通过这个平台有了交流,建立了互信。同时商学院还有一个责任,负责做公司特定的培训,我们一定要帮助公司在价值观上进行传播,我们是有这个责任的,包括我们教授和公司高管交流,是愿意得到一些公司的价值观向下传播的。如果最后这个团队再有共同的价值观,我想商学院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已经足够大了。

  

  主持人:

  你是如何做到了解宝马,又是如何做到解决和满足宝马对于人才管理培训的需求的?

  

  张销民:

  这个就像我们达成合作,为什么之前有一个很长期的互相的交流,这里面商学院和企业的合作,如果是长期的合作,就像婚姻一样互相了解,互相交流,我们参与了宝马的一些事情,包括我们的教授,宝马也请过去,包括宝马高层也来和我们交流,我们也有方方面面的资料,使得我们本身对宝马在中国业务各方面,包括参与宝马全球高管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形成很多双方了解的东西,这个就会形成双方信任的基础和了解的基础。会使得商学院跟企业的结合会更进些。

  主持人:

  我们知道这个合作进行了一半,还没有办法评估合作的结果,但是从目前合作的成果来看,请二位给我们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合作的案例是什么样的?

  

  赵菁:

  因为我的身份相对比较特殊一些,我不仅是人力资源方面的负责人,我自己同时也是学员之一,所以从我个人收获来看,我觉得还算很满意,成果还不错。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这些学员学到了他们预期学到,甚至超过他们预期的东西。同时,在团队建设方面也起到很大作用,我们想下一步在12月,因为我们是每个季度上一门课,在12月份我们想举办一个回顾会一样的,请我们高管过来,一起回顾一下,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明年可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我刚才还在跟同事交流怎么样去举办这个活动,我们有可能会请宝马中国的高管,还有商学院这边的教授、院长一起做一个分享。总之来看,因为我们之前自己也拍了一个片子,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大家非常满意,尤其对于大部分学员来讲,离开学校很久已经没有用这种形式来达到自我的提升,所以大家都挺兴奋的,我们高管这边也挺兴奋的,因为我们在这个项目当中有些新的尝试,不仅仅是利用了商学院这个平台,既有的课程、课件,我们同时在每一门课里面安排一个环节,就是让高管出一个人共同有一个co-teaching过程。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因为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不仅仅要利用一下商学院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想利用一下宝马既有的一些经验和案例,来达到提升这群人综合管理能力的效果。

  张销民:

  应该说跟宝马的合作到现在,从我们自身也是非常有收获,其实给宝马组织这种公司团队式的课程地而且是针对高管,其实对商学院挑战非常大,你要下很大工夫,要用心。我们发现做宝马这种项目要抓住几个核心的点,这也是涉及到商学院和其他机构在培训上定位的不同。首先,商学院做这个课程要强调一个完整的系统性,我觉得这是商学院和培训公司非常大的不一样,培训公司很多点是专业化,做的是一个点。你会发现市场上很多知名培训公司,多少年做的就是一个品牌课,可能就是涉及到沟通的一个skill,或者是seven habits这样的课。但是,商学院区别在哪里?我门的differential我们的区别化在哪里?我觉得商学院毕竟是一个完整的学院,我们侧重的是对管理系统性的研究,所以商学院的课首先是强调对管理比较全面的学习,我们讲企业是复杂的组织,管理是系统工程,这是我们优势的地方,其实真正很小很专业的点,为什么刚才赵小姐讲那几个层次没有找商学院,其实那个不能找商学院,那块做的好的是专业的培训公司,不同的机构要有不同的定位,商学院定位是管理系统性的知识方面。

  第二,这种公司内训课程一定强调的是team-base learning团队式的学习,团队式的学习绝不意味着把一群人放在一起上一次课,这个不叫团队式学习,团队式学习是在这个学习平台上的交流和融合,你商学院一定要设计一些点,必须引导大家做这个事情。我们讲商学院课堂只占一半,如果大家理解商学院团队式学习只是每季度上一次课,这只是一半,我们还设计很多课外的东西,包括沙龙,就是正式课程是教授讲授,但是为什么穿插一些沙龙,就是学员的东西,希望学员把自己的东西进行分享,实际上让学员有更大的主动性把学习和自身工作做一个对接和类比。包括为什么我们安排很多军事战略的野外实际考察,这是比较特色的课程,在传统商学院中,这种课程是旁门左道,是没有的。但是这种课程有益,因为我们引入了很多课程是军事院校训练军事指挥员的课。但是,我有一点要理解,大道是相通的,商业领袖和军事领袖是相通的,所以美国最有名的商学院不是哈佛而是西点。包括我们跟公司业务做很多对接,希望学员能够利用这个知识做更多工作,最终让他理解学习和工作不是分立的,这个之间是放在一起,他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个负担,当他发现学习帮助自己工作的时候,他学习的动力就非常高。所以,最终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让我们的企业理解我们不是为企业组织几门课,组织几个training course,我们是帮企业在做一个全面的learning cycle,我们是给企业做一个全面的学习流程,而且这个流程不是一个散漫的学习,这个流程是一个控制性的全方位带目标导向的学习。我想这也是我们在跟宝马这个项目合作中得到的很多启示和意义,就是怎么组织这个课程,最终让企业觉得有一定价值和效果,里面要用心设计很多环节,组织几门课只是这个项目一半工作。

  主持人:

  谢谢二位对话嘉宾。下面,我自作主张有请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EDP主任刘湧洁先生,来给我们解读一下他们跟哈佛、清华之间的合作,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

  刘湧洁:

  真正的原因我们在公众场合里面不能讲,我相信清华的这个同仁不清楚,但是我很清楚。我还是讲这个课的效果,对于参加者来讲,他有机会在清华这个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中欧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还有哈佛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之一,三地同时来办这个项目本身意义就很大,对于这些人的学习体验是前所未有的。这个课的教授也是三校选派最精良的教授,而且基本上都是回头课,这个班的size一直是在40-60人。具体怎么样走在一起的,这是比较tricky的。

  主持人:

  您刚才也说从培训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我也相信今后中欧跟国内其他一流商学院,包括跟国外更多商学院还会有类似合作,从合作的战略和意义来讲,能不能帮助我们分享一下,这样的合作对于很多人来讲是觉得不可能,你们是竞争关系怎么能走到一块去,其实我们不是竞争关系,是合作关系。我相信也许有其他商学院也有更多类似的想法,您能不能给大家更好的建议?

  刘湧洁:

  现在说是竞合,商学院之间有竞争吗?我不同意说有竞争,因为中国需要管理教育的企业、个人太多了,而且严肃的商学院又太少,被不严肃的商学院害了的人不少,这部分人觉得商学院就是这么回事,我不去了,我开始读毛选,我学老子、庄子,我遇到很多优秀的人都是这样的。所以,中欧过去15年,包括现在,包括未来,我们想对中国的管理教育创造出更大的impact,这个impact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你所培养的MBA毕业生,第一要对他们负责。对于EMBA而言,这是一个过渡项目,因为可以预见到未来,人人都是EMBA了,EMBA是一个动词,executive education这块潜力是无限的,你看发达国家,欧美在这方面是很明显的。所以,中欧将来的方向,MBA还要扩大,因为有了一个强大的MBA能够保证你对社会的impact。比如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十年前每年毕业800名MBA,到现在是每年900名,他每年毕业的MBA只占全美国的不到3-4%,但是世界500强CEO在哈佛毕业的占到25%。所以,MBA是任何商学院的旗舰项目。Executive education包括degree program,就是EMBA和executive education,executive education里面包括公开课和内训。毫无疑问刚才我的同仁张老师的说法我比较赞同,这是一个趋势,我也在多个场合讲定制课程,但是公开课有更大的潜力。再告诉大家,哈佛商学院基本上是100%公开课,因为他的calendar是从7月到7月,他的定制课程受经济危机基本上disappear,非常少,在美国市场今年只有他的公开课在增长,为什么?因为他持续创新,他在持续研究案例,这一点是我们要学习的。同时对于executive education是两条腿,一个是定制课,一个是内训,这个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趋向。我们很明确,在整个EDP项目,定制课程现在只占到25%,曾经一度占到40%,为什么?因为公开课在中欧增长的更大、更快。要看我们公开课的,现在基本上是各哈佛为标杆在做课程的创新,而且这个模式是客户导向,教授导向,我们叫做frankly friendly。定制课程在中欧现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时间成本,所以我们定制课程基本上是服务于已有的赞助商,我们有50几家赞助商,我们会把最好的资源服务于赞助商。但是不等于我们不做市场开拓,但是相对来讲比较passive,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教授资源和时间来保证对每一家客户需求做出满意的回应,所以我们经常对定制课程会说“NO”。

  没有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对不起。

  主持人:

  今年是中欧在中国发展的15周年,中欧在MBA、EMBA、EDP都有很好发展,我们知道MBA在全球排名前十了,EMBA也在前二十,最近EDP也获得国际认证,排名也不错。请您给我们展望一下中国未来商学院EDP发展趋势和方向是什么?

  刘湧洁:

  我没有资格做这个展望,因为在座有很多的同仁。就我的了解来讲,我认为空间是很大的,但是不同学校的体制和机制不一样,中欧是一生下来就被扔到水里,你自己要折腾,你自己练会游泳,因为政府不给你钱。而且我们运作上面还是比较公司化的管理,这方面跟兄弟院校可能有所不同。我也很羡慕北大、清华这些国内比较优秀的大学,他们有大学品牌做依托,我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危机感比任何人都强,因为我们还承担着整个学院40%的经济来源,这个非常现实。因为我们这50几家赞助商每年支持学校的endowment只占4-5%,我们是完全靠学费运转的学校。地球上有没有这样的学校?有,不在美国,都在欧洲,美国要么是公立,要么就是私立大学,像耶鲁200多亿美金,哈佛、斯坦福都是300亿美金,中欧没有,但是这是我们的方向,我们有一个aggressive plan,而且正在做,我希望将来对我们EDP项目压力会减轻一点,其实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增长,过去五年都是30%左右。早上我在另一个论坛上,我知道我的师傅李月庆,他是中欧创办人之一,国内可能没有他就没有中欧,他是创办的七个人之一,他离开以后我们每年增长30%。今年不知道怎么样,因为受到经济波动,但是起码可以跟去年持平,我个人觉得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我觉得做executive education最需要的是教授相关性的研究,商学院的灵魂就是教授,我们做的工作是我们做好教授不该做、不应该做、不想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让教授把自己该做、想做、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做到最好,我们是配角。如果将来中国能够成功的把这些好的教授,特别是华人学者吸引回国,能够让世界最优秀教授到国内商学院发展,前提是国内商学院能给这些优秀学者提供做研究的土壤,商学院是非常有希望的。

  主持人:

  你提到一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因为我们没有母品牌,就像学自由游泳的孩子一样,正因为当初在没有保护前提下掉到水里面,学会了游泳,最后成为游泳健将,现在成为国际一流的,有可能成为国际冠军有力的争夺者。中欧当初有这么一个机会,但是我们在座的很多商学院来讲,你们是否有勇气跳到水里面进行自我一搏,把自己变成游泳健将,我不知道,希望这个对话能对于我们有母品牌的商学院一些启发。谢谢刘主任的对话,非常抱歉刚才没有跟你打招呼。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