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组合产品线分解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14:12  中欧商业评论

  用组合产品线分解压力

  面对复杂环境,企业可以开展创新,以细分产品求得利润与市场份额的平衡。粗略的说法是,高端产品保利润(撇脂定价),低端产品保份额(渗透定价)。企业在高、中、低端市场垂直扩张,提供“完整”的产品选择。

  垂直扩张的招数针对产品线适于整合重组的企业,一般而言,其产品的创新门槛不太高,有利于品牌创新、快速反应。为维护不同层次的客户关系,企业往往需要复杂的多品牌管理。有的企业可能在不同产品线维持相近的利润率,如同投资公司一般。

  不同的客户群对不同规格产品的需求不同。企业可以通过垂直扩张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特殊需求,前提是这部分客户的收益增加足以弥补研发成本和推广费用。

  “垂直扩张”案例比比皆是。“好、更好和最好”。在历史上,联信公司Autolite 火花塞分为三个等级:碳、白金、双白金;柯达在传统胶卷的黄金时期扩大生产线,同时销售三种非专业胶卷:“娱乐休闲时使用”的“快乐一刻”胶卷、主打产品超级金胶卷,以及高性能的皇家金胶卷。后者比主打产品定价高 20%。极端的例子是,索尼公司一度向市场提供200款随身听,这些产品的实质差异可想而知。

  细分市场永远埋藏着惊喜。Progressive保险公司是美国成长快速、最受尊重的汽车保险公司之一,多次被《财富》杂志誉为“高明定价的标兵”。这家公司之所以在汽车保险市场取胜,在于针对高风险客户提供的专业服务。这些客户驾驶记录很差,其他公司不愿意为其保险,而Progressive 却“人无我有”,把这些人变成了自己的最佳客户群。

  在特定的危机场景,细分产品线可以“救命”。

  成本上升、需求下降,就“大变动环境”而论,2008年焦点非本土乳业莫属。

  9月“三鹿奶粉”东窗事发,质检部门报告揭开黑幕,消费者对本土乳业品牌产生了强烈不信任。“每天一斤奶,毒害中国人?”本土乳业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蒙牛、伊利、光明三大巨头无一能够抗拒潜规则、独善其身。

  当前问题奶粉早已下架,由于超市主渠道的购买力下滑,液态奶则只能靠特价促销硬扛,“买二送一”比比皆是。接下来的产品、定价值得关注。乳品行业高手云集,既然老面孔被“玷污”,预计各家都将推出新包装、新形象,尽快让消费者“丢失记忆”。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