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益策学习 > 正文
 

领导艺术与战略规划 企业如何不战而胜(二)(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 14:56 新浪财经

  从刚才的图我们很容易选出第一目标市场、第二目标市场、第三目标市场。接下来我们做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只限于第一目标市场,这就是将我们做用户分析的范围大大的缩小了,你不能满马路的找人做市场调查,你所做的任何市场调查,应该是抽出在你第一目标市场的客户做,这样你会省力,而且针对性很强。找到你的第一目标客户群体,你会发现他们的需求是类似的,你市场划分的越细,他们的需求越一致,越接近。为什么要将客户分类呢?很多人都在叫以客户为中心,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不是 说千方百计
将东西卖出去,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尽管很多人在叫这句话,但是很少有企业做到为客户创造价值,很少有人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让客户利益最大化而自己利益最小化的,大多数的业务人员都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具体来说对你有没有意义,他不管。餐馆也是一样的,去吃饭的时候,他是什么利润高给你推荐什么,不管点多少,吃不了吃得了,你只要点我就给你写,他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让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其实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就是因为大家急功近利,但是你可以骗人家一次,第二次人家就不来了。所以进入跨国公司告诉你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工资是客户来的,你骗他一次你的工资就没有了,所以哪怕是为客户占公司的便宜都可以,在国外的商场卖东西都是有促销的,他会告诉你买这个产品比较合算,如果你遇到这个业务人员,就会对这个品牌、这个公司产生好感,觉得他会为你着想。这个时候企业是少赚了钱,但是赢得了人心,这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独到的价值,而不是站在企业的立场,让企业多赚钱。当然这是短期和长期的概念,你为客户着想,最终的结果是客户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

  客户关心什么呢?有三个因素。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关心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温饱型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价格。所以如果说你的企业目标客户群是温饱客户群居多,好了,你就应该在价格上下功夫,让消费者脑子里留下印象你的产品是最便宜的,只要最便宜他就来找你。广州是不是还没有宜家家居,北京和上海都有了,一上宜家一看就知道,所有的价格标签都是这么大,让你离十米远就可以看到产品的价格。为什么?因为他的目标客户就是温饱型消费者和中产阶级的下层,而这个群体对价格是最敏感的,全世界的宜家都必须将标签做的这么大,在美国也是这样,因为这就是游戏规则,必须用价格吸引顾客。确实宜家的很多东西,同样看上去比别人便宜很多,是属于物美价廉那一类。

  而富人最关心的就是心理需求,所以要做富人的生意,就是要启发他们的虚荣心,什么没有用什么没有价值,他们就买什么,就像《大腕》电影里说的一样,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为什么在中国几百万、上千万的汽车一来就抢,因为他需要显示,因为你买不起,所以花一千万买一辆汽车,很多人肯定有病,那是因为你没有那么多钱,等你钱多到那个份子,肯定也会这样,钱多的没有地方用了,肯定往这个方向了。

  中产阶级更多关心是功能,我买一个东西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性能价格比、拥有成本等,都是中产阶级的语言。在发达国家社会的主流是中产阶级,所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他的沟通诉求都是平和理性的,中产阶级的特征就是他讲究平等、讲究理性,用脑子思考,穷人和富人都没有脑子,一个是什么便宜买什么,一个是什么贵买什么,其实这都是不理性的,很可能上当受骗,而中产阶级会分析,值还是不值,这个好还是那个好,比如说今天买了一个手机三千块钱,给同事显示一下说三千 ,人家说亏了,在什么地方可以2900买到,你自己的感受肯定是又上当了,一百块钱对你来说毫无价值,但是你会耿耿于怀,为什么?因为你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不是为了钱,更多是让别人看到他是精明的消费者,他不愿意上当受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讨价还价,就是因为他希望显示自己很聪明,所以你如果希望跟中产阶级打交道,你就要让他觉得买你的东西是最聪明的选择,计算和对比的东西要跟他说的明明白白,如果光说你的好他不信,你要有足够的证据和数据说服他就容易了。在发达国家很多的广告诉求、宣传、销售用的东西都是很有说服力的,就是因为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中产阶级,他讲理,穷人很容易忽悠,富人也很容易忽悠,唯有中产阶级不容易上当。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有没有上当受骗的时候,肯定那一瞬间是想占便宜的时候,所以中产阶级是不容易骗的。在发达国家,如果你这个公司的广告太多,他肯定不买,他有反弹,因为他知道你广告做的越多,我替你付的广告费就越高。在中国现在大多数因为都是温饱型的,都是喜欢忽悠的,所以很多策划人就开始忽悠,就像赵本山演的小品,有病没病一忽悠就买了,但是这只适合温饱型的消费者。很多富人也容易忽悠,反正有钱。

  客户是什么?在发达国家不用问了,客户就是我们所要服务的那部分人,但是在中国,那部分人就是人民,所有的人。这中间就有概念上的误区,在国外一谈市场,潜定义就是目标市场,我们所要服务的那一批人,一说客户,就是我们所要服务的那一部分人。但是在中国这两个概念统统没有,结果出现很多怪胎,比如说“用户是上帝”,这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反正也不知道上帝干什么的,反正将用户放在那里,怎么坑用户也没有关系,反正也不用下地狱,我也不信上帝,上帝也不会打我也不会骂我。其实这句话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是利益的平等交换,它强调平等。上帝跟人平等吗?不平等。其实中国几千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平等过。比如说投资市场,管老百姓叫“股民”,上网的人叫“网民”,全是“民”。在国外上网的人叫“用户”。这就有了很大差别,用户是平等的,民跟官,我不知道中国谁是网官或者是股官,但是官和民一定是对等出现的,但是肯定是不平等的,所以市场经济存在的很重要原则就是利益的平等交换,所以你要跟客户平等,我给你创造价值,你给我钱,这是利益的平等交换。所以在企业里永远不要提倡奉献,奉献有违市场经济规则。所谓奉献,就是说我不图回报,我白给你干活,这是奉献,但是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平等交换,永远你不欠我我不欠你。奉献是要回报的,可能不是现在回报,而是将来回报,如果将来还没有回报,肯定是要闹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