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富士康3000万诉讼陷入舆论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 09:00 《英才》

  经理人与媒体关系报告

  在这场企业与媒体的博弈中,双方始终处于转换与平衡之中。

  富士康3000万诉讼陷入舆论危机

  文·颖一

  3000万的高额索赔、记者的个人财产被冻结,发生在2006年的这场诉讼,将企业与媒体间的矛盾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报道了富士康集团女工站12小时工作,富士康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讼,起诉《第一财经日报》的两名记者侵害其名誉权和商业信誉,并提出天价索赔。富士康集团的母公司正是台湾的鸿海集团,其老板是赫赫有名的郭台铭。

  早在两年前,郭台铭就使用过这种伎俩。2004年,鸿海也曾因一篇报道,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请“假扣押”了台湾《工商时报》一记者的个人财产,同时向其个人索赔3000万元新台币。其行为引起了台湾地区和海外各地媒体从业人士的强烈抗议,最终双方达成合解。

  这一次郭台铭依然想采取这种强硬的姿态,对其他媒体也起到警示作用。没想到,却遭遇媒体的狂轰滥炸,这种集体抵制的力量肯定超过郭台铭当初想象。

  这场原本是以“大鲸鱼对小虾米”的游戏,却演变成“大象与老鼠”的局面。3000万的诉讼费改为1元后,富士康与《第一财经日报》很快达成合解。在双方联合声明中,互相表示了对对方的尊敬,前一分钟的剑拔弩张瞬间化解。

  在这场企业的危机事件中,由于富士康采用了非理性的强硬手段,虽然最终与媒体和解,但对其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而《第一财经日报》,虽然一开始表面上处于劣势,但它却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还为自己塑造了客观公正的媒体形象。

  对企业来说,任何有利于建立自己美誉度的行为,都只算是万里长征的一步。而负面的传播却可能带来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建立良性沟通机制是一条根本的原则。如果将那些失败的危机公关案例放在一起,无论是雀巢奶粉“碘超标”还是光明“回产奶”事件,没有及时地与媒体沟通一定是他们的通病。

  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奥古斯丁对危机处理有一个精辟概括:“说真话,立即说。”

  从2006年的SK-II“铬钕门”危机,一直到SK-II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宝洁中国都没有对此事件进行一个正式、全面回应,甚至当消费者根据厂商的承诺退货时,遇到重重阻碍,危机实际上从产品质量危机演变成了诚信危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