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征信

2015年05月25日 15:54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在刚起步的互联网征信行业,闪银遇到了“后发”巨头的竞争,它必须加快步伐争取生存空间。

  文|CBN记者 唐晚霞

  图|李英武

  “阿里来了,团队特兴奋。”1月28日,支正春在微信朋友圈更新了状态。当天,阿里系的芝麻信用管理公司推出芝麻信用分公测,将个人信用直接量化为分值。

  支正春带领的创业公司Wecash闪银同样是做互联网征信业务——基于用户的互联网行为数据和信息,以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技术聚合完成个人信用评估服务。在这个新兴行业里,闪银已运作了一年半,有成型的技术模型和100多人稳定团队。从2013年12月决定做这件事时,就有人不断提醒他,“几个大平台迟早也会进入这个领域,你没有机会。”

  “那又怎样呢?大佬阴影下面不意味着没有生存空间,数据和团队等都得靠一步步实干积累出来。”闪银创始人、CEO支正春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数据的拥有者是用户而不是其他,我可以通过用户的主动授权拿到它。”这位85后创业者在北大[微博]学的是物理和经济双学位,对技术尤其感兴趣,“金融是‘Fintech’”。2009年毕业后他没有选择500强的offer,反而进入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玖富。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项目,支正春接触到小微贷款难的状况、推动玖富开始做小微信贷业务,并负责信贷模型搭建、产品设计和风控。

  到2013年年底,支正春开始琢磨能不能干点别的。在大家都涌到P2P项目时,支正春看到了背后更关键的征信市场空白,“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国缺少征信记录,央行[微博]征信中心覆盖的8亿多人中实际有征信记录的就3亿多,其余多是一个名字、身份证号码或地址而已,并没有实在帮助授信机构做决策的信息。”支正春说。

  做小微贷款的难点是风控,而传统授信过程往往是一对多,成本高、经验又不可传承。支正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机会,“要降低人与人、机构与个人之间的信任成本,我觉得以数据驱动很重要。”

  在玖富时他就推动信审技术演变,也给了他了解信用评分的契机:从最开始用IPC信贷技术,靠信贷员实地调查还原客户现金流量表;到后来引入信用评分公司FICO决策引擎,开发基于互联网信息的打分卡模式;再到依靠互联网、行业链数据集中审核,远程调查。

  支正春将闪银定位在移动互联端,“手机是个人的,相比电脑这对于身份确认非常重要。”时机上,2013年和2014年,移动支付、社交、购物、理财等行为愈加活跃,数据量也逐渐转移到移动端。通过用户授权可以获得微博、微信等社交数据,淘宝、京东等电商数据,以及银行卡等交易数据等等。

  在玖富对创业项目的孵化平台,2013年12月包括支正春在内的3个人的团队开始行动起来:寻找团队、开发原型做后台,包括说服在Google的师兄回来做CTO。

  但还有个难题是,征信多是to B的支撑性服务,用户实际很难直接感受到“信用评估”环节,必须为它寻找一个实际应用场景来增加黏性。结合老本行,支正春选择跟消费金融结合。也就是,在用户授权数据和上传信息后,经过闪银平台的打分和评估会给到一个授信额度,可直接提现。这相当于虚拟信用卡,背后对接的是消费金融公司、P2P平台、小贷公司等资金提供方。它们有寻找客户的需求、又需要更好的技术量化纯信用贷款的风险。

  “本质上,我们只做信用评估,不放贷,不提供资金。”闪银CIO李昊说。闪银瞄准“2+5”人群,即工作前2年到工作5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这比P2P借款额度更小、周期更短,运行起来整个系统承受风险更低、也有助于平台模型的快速迭代。李昊介绍,目前平均额度在3000元左右,用户平均年龄24岁。

  微信给大量创业项目提供了低门槛、快速爆发的平台,闪银在前期只做了微信版。依靠口碑和朋友圈,上线1周内就获得1000个用户。支正春也非常擅长营销,2014年2月在微信公众号上做了一次众筹买电视的活动,获得很高的关注,用户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随后不断在微博微信做话题营销、病毒式传播、用户邀请用户送红包等,“这些方式获得用户成本很低,在1到2元,比如我们的#哭穷大赛#上了微博十大话题,有600多万次点击。”

  2014年9月,闪银上线了91白条功能,给有信用的人提供免息免费的分期服务,支持全网购物。“利息我们自己贴,一是为了推广,让用户有使用场景;也给有信用的人以奖励,加强信用即财富的意识。”

  同时,产品也在不断迭代。征信的专业性很强,就技术模型来说难点是对杂乱的互联网数据的处理能力,理顺逻辑回归。闪银还会做一些试错测试,比如选了赌博爱好者借钱给他,测试出还款率是33%左右,后来这类人在平台上就直接被拒绝。

  “用户的决策就在一瞬间,必须要快。”支正春这样理解用户习惯。最开始两个月有一部分数据还需要人工来读,但数据量越大、越要求机器学习和文本识别技术,不断调整模型和参数。到7月才实现完全自动化,绕用户近6000个数据点分析。信审时间也不断缩短,从刚上线时的15分钟,到2014年的10分钟,再到现在仅需要3分钟。

  与传统征信产品主要服务银行等授信机构相比,闪银想要做更多的信用服务,而不止是在金融领域。“美国一家创业公司Zestfinance也是类似模式,但仅在金融信贷领域。我们一开始定位就是全方位的信用决策服务,与更多的应用场景的结合也能带来更丰富数据源。”

  到2014年10月,闪银开始拓展到其他领域。首先与宝驾租车进行合作,联合开发了一个租车征信系统。宝驾租车的董事长李如彬主动找到闪银提出合作需求,“互联网大数据征信能够比较动态和多元化的得到验证,移动电子商务非常需要这种规则来支持。闪银的优势是它有很多互联网数据库以及合作第三方的数据,对我们来说能保证核实身份、有真实的租车意还能判断他的违约情况。”李如彬举例,比如经常坐飞机可能意味着经济水平较好或职业特性,社交网络比较活跃意味着公信力较好等等。

  通过这种合作,闪银也获得更多用户的接入和数据。闪银也尝试打通到二手交易和租房领域。在58同城、赶集网[微博]的二手交易里面,嵌入闪银系统一是帮助做用户真实身份的评估,这类平台上有很多诈骗风险;同时也在买卖交易过程中通过评估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随着发展越来越大,支正春开始有点担心微信端腾讯的同业竞争,才自己做独立的App,2014年7月上线iOS版、10月上线了安卓版。据李昊介绍,目前下载量和关注量1200万,有600多万实名用户,主要在B端收取评估服务费。成立不久,闪银就获得IDG 4000万元的A轮投资。

  央行放开征信市场化的政策公布后,支正春被问到无数遍的问题还是要怎么面对阿里腾讯系的竞争。

  “竞争是好事,帮我们共同教育市场,让更多人知道个人互联网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和用途。”而在巨头竞争下,闪银也有第三方的优势。“对于任何需求方来讲,征信应该是一家独立机构,不应该依附于某家公司。而几大巨头数据类型不同导致的数据壁垒,决定了这种封闭的玩法也不可持续。”支正春说,“我们只需要排第三,在腾讯阿里之后。”但眼下面对大平台的快速的起步势态,闪银还需要更快的速度来吸引用户和对接更多应用场景。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开国中将之子:红二代说法是文革思维翻版
  • 体育詹皇3双骑士3-0老鹰 詹皇:可争总冠军
  • 娱乐袁弘晒牵手照 自嘲公开恋情掌声稀稀拉拉
  • 财经温州炒房团复活:弱市炒房如同钢丝上跳舞
  • 科技携程对垒去哪儿:砸钱拓宽护城河
  • 博客湖南卫视:对吴镇宇之子受伤的声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三学生吐槽高考安检:文胸须换成背心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洪榕:A股超级大牛市的真实逻辑
  • 金岩石:你为何应该投资股票?
  • 说钱:许家印正开启中国楼市最大赌局
  • 叶檀:香港内地股市具有“围城”效应
  • 郎咸平:沪港通“害了”大陆散户?
  • 董登新:红五月最后一周 是赌还是搏
  • 沙黾农:便宜股将像廉价房子一样消失
  • 易宪容:人民币纳入SDR的可能障碍
  • 姚树洁:创业板也许就是“跳楼板”
  • 尹中立:神创板飙升超出监管者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