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数码副总裁何文潮的十一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16:33 新浪财经 | |||||||||
企业的成功依靠人才、依靠团队成员的整体支撑。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神州数码,人才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员工队伍,而企业家精神则代表了以公司利益为重,与公司共同发展的一种忘我精神。他们与企业有着共同的信念,有着共同的优良品质,神州数码正是依靠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员工队伍持续不断地获得成长、成功。
了解一个企业,也许首先是看到这个企业的标志,接着会了解这个企业的人,再到了解这个企业的文化。人的行为与表现就像一个符号,与这个企业一起刻画在记忆里。 是受别人影响还是影响别人,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无论是总裁还是员工,也称得上一类风景,感受了他,也就感受了神州数码。你会明白,也许最朴素的、最真诚的言行,就是一个公司得以成功的基础,从总裁到员工。 2005年,是何文潮在联想、神州数码的第十一个年头。他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珍藏着所有的工作笔记。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那厚厚的一摞笔记,记录了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写满了十年来的风风雨雨。 何文潮的故事,就从这一本本笔记讲起。 文/市场部 第一本笔记 “今天我卖出去了5块FAX卡,每一块公司可以赚1千块,我很开心。” 十年前,当何文潮刚刚进入南京联想的时候,还是一位拎着提袋,内装起子,板卡,软盘等十八般“兵器”,修理联想PC,激光打印机、绘图仪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常常坐着长途客车东奔西走,住的是35元钱一张床位的招待所。有一次,何文潮因为偶然的机会促成了一笔销售,他抑制不住心里的兴奋,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当时的心情:“今天我卖出去了5块FAX卡,每一块公司可以赚1千块,我很开心。”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萌生了做销售的想法。 8个月之后,分公司领导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有发展潜力,于是派他到门市站柜台,意在锻炼。何文潮很珍惜这个机会,他用心学习,在第一线接触了很多的客户,并与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为后来正式做销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95年,何文潮成为第一拨做东芝笔记本的销售经理,与沈爱国(现任南京平台总经理)搭档,何做销售,沈做售前技术支持。何文潮记得父亲常常讲的一句话:努力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给自己长本事。因此,他在做事的时候从不计较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从不吝惜自己的汗水和热情。他很明白,在联想这样的公司里,大家的学历、智商、能力相差无几,有所区别的只有两个字:勤奋。 因为勤奋,他上交的是当年销售业绩第一的答卷;因为勤奋,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脱颖而出,升任南京联想副总经理。 第二本笔记 “做任何管理,人是第一位的。” 公司就像一只大船,到了一个港口,总会有人下船,也会有人上船。1999年,南京联想由分公司改制为平台,不少“老”人在那期间离开了公司,何文潮也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选择。他想,如果自己出去做小老板,也许当年收益会比在公司多,但是离开了公司这个平台,眼界会变得很窄,于是他坚定的留了下来。事实也证明象联想与神州数码这样逐渐走向国际化的大公司,所能提供的舞台是小公司远远无法比拟的,何文潮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做销售,靠的是勤奋,然而做管理,仅仅有勤奋是绝对不够的。这一年,何文潮开始独当一面,任南京平台总经理。面临平台当时新老交替的局面,他并不担心。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老人走并不是坏事,他自己的经历证明,新人虽然缺乏经验,但是那种努力上进的劲头最为可贵,关键是公司如何为新人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办公司就是办人,他认为,做任何管理,“人”是第一位的。为培养新人,带好队伍,何文潮在南京平台连续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培训,这一年,既是南京平台成立十周年,也成为平台历史上的“培训年”。后来平台曾经做过统计,南京平台在这几年里已为集团输送出了三十多名干部,许多当年的新人,现在都正在各业务单元承担重要职务。 纵观何文潮在南京的这几年,基本上是一年一个台阶,走得既稳且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也有过一段短暂的挫折经历。那还是在1997年,总裁郭为整合LTL,何文潮被调到北京总部,做新产品HP BRIO PC的销售。与平台相比,总部的空间和舞台更大,他没有多加考虑就来到了北京。开始做了他才发现,中央和地方的游戏规则很不一样,对于人能力的要求也有许多差距。在平台,只要你自己努力,就可能出成绩,但在总部,必须学会协调各种关系和资源,是真正对人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何文潮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他在北京只待了短短的三个月,就回到了南京。对于这段经历,他并不讳言,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可能还是会选择离开。因为他有一个特点,就是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一次“无功而返”的经历对他有很深的触动,让他看到了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 第三本笔记 “不深入一线,就会武功全废。” 2000年,神州数码分拆成立。这一年,何文潮被评选为南京市的十大杰出青年。当时南京平台发展已经相当不错,何文潮已经可以比较轻松地处理现有的工作,然而永不满足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舞台来发展。当时正好配合公司的区域发展战略,于是何文潮调往上海任上海平台副总经理。 在管理岗位,尤其是在平台纵向管理的体制下,很容易离一线越来越远,长此以往,就会“武功全废”。何文潮十分注意避免这一点,在自己本行的分销领域,他对于整个江苏省的渠道都已非常熟悉,除此之外,他还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自己未曾涉及的LAS业务上。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真正的懂业务,管业务,在业务人员中建立威信,而这种威信不是一个头衔、一支签字笔能够代替的。因此,何文潮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与业务人员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出差、拜访客户,尤其是在遇到重要的客户的时候,他总是亲自上阵。他还总结出深入一线的三个作用:一是督导作用,练就火眼金睛,避免业务人员为自己的过失讲故事;二是以身作则,给业务人员树立榜样,让大家从心里服你;三是提供资源和帮助,做业务人员最坚实的后盾,给他们信心和支持。 何文潮常常与员工谈心,交流自己在神州数码的收获和体会:神州数码与外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里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外企的游戏规则已经定好,每个人的职责范围都很明确,而还处在创业阶段的神州数码,很多事情并没有说的那么清楚。对于真正想做事情的人来说,这就是机会,就是舞台,因为机会和舞台总是给那些愿意“揽事”的人。 第四本笔记 “在骨子里我是一个热爱冒险的人,面对挑战,我一定选择攻,而不是选择守。” 2002年,何文潮第二次来到北京,任企业发展部总经理,主管新业务拓展和投资购并等工作。 当时何文潮对即将开展的新工作,不是很有信心,一是担心自己语言(英语)不过关,另一个是对投资并购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何文潮非常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在他看来,公司交给他这个任务也是对他的信任,他愿意将个人的事业与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在企业发展部,何文潮欣喜的发现,这个部门有非常好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很上进。两年来,部门始终坚持平均每两周组织内部学习一次,或请外边的人来培训,或请公司业务部门的人讲业务,有时就是自己部门的人互相交流经验。正是在这样一个团结上进的团队里,何文潮与部门同事一起在2002年完成了几个大的投资并购动作,包括推动软件外包、收购新龙、国信等。2002年,神州数码通过投资并购等手段,初步完成了软件战略布局,IT服务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2003年,为推动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公司将职能系统重新划分,成立了虚线管理的企划办,何文潮任副主任,同时也负责公司一块业务的运作。 与他第一次来北京时所遇到的困难相比,这个任务更加艰巨。然而,这一次何文潮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犹疑。实际上,他在骨子里是一个热爱冒险的人,如果把人分为进攻型、防守型和防守兼备型三种,何文潮一定属于进攻型的人。但是,他绝对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在一系列组合式的部署下,此项业务历尽波折,最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何文潮再一次顺利完成任务。 总结这一阶段的经验,是迎难而上、清晰的工作思路、百折不挠的精神及勇于身先士卒。何文潮始终认为,作为指挥官,在遇到压力的时候,要勇于往上顶,而不是只管往下属身上推,只有身先士卒,才能带动整个队伍勇往直前。 第五本笔记 “四十岁之前,我不会有求稳的想法。” 2004年,由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何文潮升任助理总裁,并在2004财年誓师大会上,从郭总手中接过了“总裁奖”奖杯。 在进总裁室之前,总裁郭为曾经找何文潮谈话。何文潮说,“总裁室不是保险箱,我非常赞成能上能下的制度。对我个人来说,在四十岁之前,我不会有求稳的想法,而是真正想做事情。如果做的好,我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做的不好,我会主动离开这个位置。进总裁室,表明自己肩上的任务更重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应该更高。” 2005年,何文潮升任神州数码副总裁,并出任神州数码商用设备公司总经理,新的挑战再次一次摆在何文潮面前,当然第六本笔记也早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