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艾伦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副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1:55 东方早报 | ||||||||||||
世界汽车工业在2005年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历史纪元,北美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在本土的市场渐渐被丰田和日产等日韩汽车公司蚕食;同时,作为汽车市场一个新的变革,混和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开始在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的实验室中走出来。 中国汽车渐渐融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步伐,国内汽车的市场、技术以及管理新模式成为日益关注的话题。
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势将如何?过去几年的那种井喷式、排浪式消费今年将不再出现。而是否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则是今后汽车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面对世界各大外资公司纷纷在华扩张,国内厂家又将如何面对? 事实上,国内汽车工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创新以及开拓能力的匮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专家称,汽车产业在没有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态势下,企业的利润还得下滑。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将面临一个大的整合。两年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我们缺少战略。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如何使汽车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是我们所面对的最为迫切的战略性问题。 如何看待世界汽车创新的前瞻性变革?如何理解世界汽车创新对汽车格局的影响?又如何深入探讨创新对于中国市场的迫切需求?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全球著名咨询公司博思艾伦全球副总裁斯蒂文·威尔德霍恩(Mr.StevenVeld-hoen),拥有北美、欧洲以及日本三大世界汽车市场工作经验的Steven,对汽车行业各个领域内的创新以及中国市场面临的难题给予了全面的阐述。 氢能源有望成为终极创新能源 东方早报:当前汽车行业的创新已经面临新的机会,技术创新的成果也不时见诸报端,但是无论是当前发展迅速的太阳能汽车还是已经开始投入部分商用的燃料电池以及混合动力汽车都因为成本高昂阻止商业应用,这些技术开始大规模商用会在何时出现? Steven:准确地说,我们很难预料这些新技术进入大规模商业运用的时间,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随着太阳能技术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使用成本,还是技术商业化研究都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升。 目前,对于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商业运用,各大汽车公司都是采用一种渐进式代替战略,作为一个过渡汽车创新技术,混和动力汽车除了成本较高之外,在技术上已经基本实现商业运用。 东方早报:对于普遍被看好的汽车全新技术,氢能源和太阳能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汽车的终极技术,但是你认为谁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 Steven:当然,这两种技术的研究都十分重要,但是在目前看来,氢能源更有可能主导未来汽车的发展。 汽车公司面临全面创新冲击 东方早报:我们注意到,近来北美市场的发展有点出乎意料,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丰田、日产和本田不断提升自己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蚕食本土汽车企业中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市场,你觉得这是日本汽车公司拥有全方位的领导能力吗? Steven:有一点我要提醒的是:丰田、日产这些日本公司在北美基本上已经实现全面的本土化,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员工,他们在北美的工厂都已经实现完全自主。所以,在市场定位以及组织结构上,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本土汽车公司都没有特别的区别。 日本汽车公司之所以能够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主要是他们在管理以及工业模式上发生巨大的变革。比如近来发展迅猛的日产汽车公司,他们的管理创新以及成本控制上的独到,使得日产迅速复苏和崛起。同样,丰田在文化和人员培训上的优势,使高层变动之后的丰田仍然持续保持着非凡的竞争力。 东方早报:《财富》杂志最新一期的文章中预测,50年之后的汽车公司中,丰田将成为惟一一家排行进入世界前十强的汽车公司,无论是通用还是福特都将被挤出现在的地位。那么,在日产主要崇尚的技术创新和丰田主导的管理模式创新中,哪种模式会代表未来的汽车公司创新格局? Steven:当然,日产以技术著称,丰田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在现代的汽车工业中,无论是日产和丰田,在创新的模式上都取得全方位的突破。所以,单一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不会占据公司的战略地位。比如日产公司,它在技术上领先其他公司,同时在管理上,新CEO戈恩上任之后,在产品战略以及企业控制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市场需要差异化创新 东方早报:具体到中国的市场而言,我们注意到,以大众、标致雪铁龙为代表的欧洲汽车公司市场份额逐渐走低,日产、丰田以及本田的日系汽车公司更加具有竞争力,那么,是不是表明日本公司更适应中国的国情,日本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Steven:当然,就我的经验而言,我不能肯定导致此消彼涨的原因,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市场领先者和先行者的大众和法国标致雪铁龙而言,市场的先导作用让他们忽视了很多基本的东西。但是对于后来者如日产、丰田等,他们通过差异化模式切入市场,在产品、竞争模式以及战略上具有后发优势,从而突破了市场竞争。 东方早报:对于本土的汽车企业,他们的创新要点应该瞄准哪些方面呢? Steven:虽然现在的中国汽车公司和外资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国内汽车公司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中国消费特点以及消费文化和习惯的认同,这点,在未来会起到主导性的作用。目前而言,更需要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