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和快乐是人的基本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 11:50  《职场》杂志

  未来和快乐是人的基本需求

  文/王舒婧

  专家评审 | 孙贺影

  美世(Mercer)项目咨询总监

  观点 1:他提供的未来,而你又正想要。

  现在年轻人对职业方向的把握要比前几代早很多,时间点的提前意味着在选择工作场所的时候,年轻人更有针对性。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却看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一家公司工作却看不清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对个人来讲是非常不舒服的。只有当“个人打算从事的职业方向”和“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方向一致的时候,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敬业度、工作满意度才会上升。

  我不可能笼统说哪家公司一定好,因为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你打算去哪个企业做什么。人没有目标的时候是被别人安排的,只有有了目标才能主动去选择,这是一个大前提。

  观点2:和“快乐指数”相关的事。

  一个人工作得是否快乐,和他的价值观在工作中有没有得到“施展和尊重”有关系。

  假设一家公司做事非常严谨,逻辑清晰,尊崇按部就班的价值观,而来的新人不喜欢墨守陈规、做事只看大面不看细节,进了这家公司之后就会很不快乐。假设一个人工作的“快乐指数”低,企业能提供给他的“未来指数”再高也未必让他长久地做下去。

  另一个与“快乐指数”相关的标准是:企业发布指令是否足够明确性。如果你收到的指示总是模糊的,或者在执行的过程才发现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快乐指数”也容易偏低。

  和“快乐指数”相关系的还有“否准时下班”,现在的年轻人清楚生活和工作的目的,也许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已经模糊,也许他们也愿意投入工作,但每个年轻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

  观点3:选择耐心对待你的“不知道”和“不清楚”的公司。

  我曾经带过一个实习生,他刚来美世的时候我和他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将来想干嘛?”“我不清楚。”他说。

  “那你的第一份工作想找什么样的?”“不知道。”

  “你都不知道那你来美世的目的是什么?”我问。“美世好啊,美世是家好公司。”他继续回答。

  “这些都不是重点,你为什么到美世来实习?”我有点急。“就是想获得一些经验。”他说。“获得经验对你达到自己的目标有什么帮助呢?”“嗯……不清楚……”

  “你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如果不受时间空间、财力物力控制的话,你最想做什么?”我没办法了,而此时,“我最想去华尔街做金融分析员。”他终于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如果你的数理逻辑和技术力都具备,你想做金融分析员,你现在这里实习能否帮助你走这条路?”我问。他似乎有所动,说要好好想想,刚好那时正赶上金融危机,他发现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的案例也会越来越多,而中国缺少懂得并购法律的人,结合目标和实习情况,他认为自己更应该去一些能提供他学习并购法律知识的地方实习。

  实际很少有人对未来有明确的设想,有了设想也不一定正确,好的“第一工作场所”应该有足够耐心去对待这些新人的“不知道”“不清楚”,然后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方向。

  选择公司时,哪些要小心?

  文/杨澍

  专家评审 | 刘峰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业务总监

  观点1:人资体制都不差,关键在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无非就是“招人、用人、留人、培训”。企业对招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它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接下来就看培训机制、晋升体制、薪资和绩效考核体系是否完善,员工离职和退休机制是否健全,这就勾勒出一个公司的人资状况,考察过程并不复杂。

  问题在于,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用人都是抓来就用,用不了找新的,你可以请咨询公司出一套又一套方案,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

  观点2:在外包中心里能学到什么呢?

  如果说几年前,拿到IBM、惠普的录取通知,大家一定会欢欣鼓舞,现在这些大企业正受到新公司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关注你具体是家什么样的公司?我进去做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像谷歌、惠普等企业一直以来的形象是标榜自己的工作环境好,高手如云,你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在国内设了很多外包中心,每年招一两千人到大连、上海做非常简单的工作。在一个外包中心学到什么东西呢?相反,到一个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内企业,不管是做游戏、互联网还是搜索,可能学到的东西会更多,自身增值空间更大。

  观点3:新兴IT行业的英雄“造假”

  我主要关注IT行业,IT又可分为传统的和新兴的,IBM、惠普、微软比较传统,互联网、游戏、专业网站等相对新兴。传统IT公司用人问题不大,新兴企业可能有一些问题:第一,他们的用人需求多样化的;第二,和新技术新市场结合,需要员工有足够的创造性。所以,在市场上能直接满足他们需要的人很少,企业需要的人才经常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就造成恶意地挖墙脚和薪水迅速抬升,很多二十五六岁的人在互联网行业却已经是总监级别的人,年薪二三十万,这样的时势“造英雄”,长期看容易有很多隐患。

  我是一个找工作的实用派

  文/石丹

  专家评审 | 郝健

  智联招聘资深职场顾问

  观点1:要留住新人,情感不如透明

  我平常主要关注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的人力特征是:新人多,技术人员流动频繁,创新为生命力。因为行业发展速度快,所以,人数激增对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技术人员流动快,增长的都是年轻人。

  在很多传统行业中,感情留人的方式还比较好用。但网络公司就很现实,需要待遇或者发展来激励,情感因素不如现实的东西来得有效。它会要求你更透明。加上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公司消息传递得快,HR在面对这种状况的时候,需要他本身就是网络专家。

  观点2:透过人了解人,好过透过文化了解人

  在我的观察中,现在年轻人对新公司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适应人际关系。无论什么年代都会存在这些个问题。解决对企业“不适应”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制造实习机会,一个是寻找标杆员工,调查表示,学生们最渴望通过这两个方式“一对一”了解企业,而不是通过校园招聘会。学生最关心的往往也不是企业文化,而想了解薪酬怎么样、你需要我做什么工作、人际怎么样、应聘关键词是什么。

  观点3:不能忽视的性格适应性

  通常,企业的测评用三部分:性格、职业倾向、综合能力(指语言、数字、逻辑三种能力)。

  性格方面企业选用较多的是MBTI职业性格测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做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MBTI倾向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产生于:

  ■ 精力支配: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何处,从哪里获得动力(外向E、内向I)

  ■ 认识世界: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实感S、直觉N)

  ■ 判断事物:他们做决定的方法(思维T、情感F)

  ■ 生活态度:他们对外在世界如何取向;通过认知的过程或判断的过程(判断J、知觉P)

  职业倾向则主要依据霍兰德职业倾向,按照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将人分为现实型(R)、探索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E)和常规型(C)。这六种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每种类型的人对相应职业类型感兴趣。当然,人们在择业时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兴趣(你想做什么——兴趣倾向)、能力(你能做什么——个人经历)和人格(你适合做什么——人格倾向)。

  哪里有机会?

  文/石丹

  专家评审 | 孙倩

  万宝盛华(中国)华北区区域总监

  观点1:制造行业最缺人

  制行业的涵盖几乎能够应用到很多产业中,比如汽车、能源、化工、自动化、消费品等。我们这里把范围缩小到生产制造的工厂环境。这类企业,中国劳动力有成本优势,过去多年多跨国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对中国产业人才需求高涨。合格的人员并不满足高速的人才增长,所以供需比较凸显。我们公司做过很多短缺需求调查,在排名前十位的职位中,有至少5个岗位都来自制造型公司的管理人才、工程师等岗位。这类职位通常大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项目管理经验、西方知识背景、专业知识、项目管理协调经验等等。实际上,市场供应的很多人才是人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它表明亮点:企业需要给这些人员培训成长空间;而对求职者说,应该抓住实践机会来增加经验。

  观点2:从奖学金项目看公司信号和机会

  现在越来越多公司跟学校合作,做奖学金,赞助一些优秀项目、学生,开设一些课程。企业通过这些办法,让初级员工了解企业的“感觉”,等他们正式进入企业后,会加快融入速度。

  反过来说,如果你对某些企业感兴趣,不让多关注他们在校园的作为,加入进来。一方面能获得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融入做准备。

  观点3:归属感的营造更在团队中和生活中

  在制造行业或餐饮业这些拥有大量基层员工的企业,他们有特殊的沟通方式,强调团队归属感,希望彼此有共性,更满意。比方我知道一家汽车制造商,一线工人家人生病需要住院押金,公司知道后立刻给员工拨款,送他这笔钱,让他救急。什么是快乐工作?它不仅仅体现在工作过程,也体现在生活中。

  观点4:激发人的潜能,去适应相关工作,成功比例不高

  性格需要顺势。尽管我们说有些性格可以培养,但对求职者来说,行业的选择可以很自主,性格则不然。性格是由内而外发生的。通常来讲,你找目标职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的个性因素。我们也试过激发人的潜能,让他去适应相关工作,成功比例不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