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坊主王晓京的商业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17:35 《英才》
“坊主”王晓京的商业模式 当12个美女成为产品 文·本刊记者 潘虹秀 娱乐界的事情,对比一下,似乎很有趣。 美国刮起了“中国风暴”。各大电视台、电台 “狂轰滥炸”着中国民乐,女子十二乐坊马不停蹄地上节目,开演唱会,“坊主”王晓京则频频做客电视台,接受美国名记名嘴的采访。 国内市场在复制着西方多年前流行的“真人秀”。每个电视台都在想办法复制“超女”。 迎合老外的口味似乎更容易挣钱。2007年3月,女子十二乐坊以年收入1.3亿,第三次上榜《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在文体名人中高居第三名,仅次于姚明(2.6亿)和朗朗(1.5亿)。 与此同时,选秀的幕后推动者——各种明星经纪人和经纪公司也频频走向台前,或担任选秀现场评委,或亮相电视访谈节目。女子十二乐坊的幕后推手王晓京不太喜欢被称为经纪人,他更愿意被称作投资人,尽管,他被业内公认为“中国内地经纪第一人”。 “捧红一个毁约一个 作为音乐商人的“老人”,王晓京自称很低调。他还是那一贯的经典打扮:一副宽边的茶色眼镜,一件白色的T恤,根据场合不同,也会是白衬衣。 “一个老外告诉我,你这种工作在美国叫作经纪人。”大约20年前,王晓京第一次听说了经纪人这个词。 1988年,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王晓京为老乡崔健举办了第一场演唱会。那次演出的成功是王晓京始料未及的:“那场面疯了,警察都不够,凳子踩坏了几十条。”摇滚乐奔放的旋律契合了那年代的躁动,王晓京被这躁动推动着,做起了崔健的经纪人。 因利益纠纷,王跟崔健最终分道扬镳。酷爱音乐的王晓京经常泡酒吧,听着各种音乐,也慢慢接触到港台音乐。凭着对音乐市场的嗅觉,王模仿港台风格,找来了陈琳,炮制了《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王晓京还破天荒地花了9000元,在各大媒体娱乐版上介绍陈琳。王晓京回忆说:“当时娱乐版很少,一般报纸就两版。也没什么人包装艺人。有段时间,各娱乐版通篇都是陈琳和艾敬。” 后来,王晓京还包装了指南针乐队,也是第一个将艺人罗琦“转会”的经纪人,“税后挣了120万元。”而当时,那英的出场费才400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各种经纪人和经纪公司慢慢多起来,港台和海外的唱片公司也开始进驻中国。 王晓京在这一时期陷入一个痛苦的怪圈:捧红艺人——艺人争利——闹崩——毁约。 王晓京是个比较纯粹的商人,不甘心只做“嫁衣裳”。他说:“在中国,艺人拿大头,经纪公司只拿小头。在国外情况正相反。”王认为这不太合理,因为经纪公司投入很多,资本需要合理的回报。 一个录音带改变命运 如果不是因为塔本一马,王晓京或许还沿着已有的轨道走着。塔本一马则认为:“一个破损的录音带改变了我的命运。” 塔本一马是王后来的合作伙伴。 这破损的带子就是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带。2001年,王晓京成立世纪星碟公司,找了13个学民乐的美貌女子(其中一名为二胡替补),穿着民族服装,演奏着民族音乐,这就是女子十二乐坊。 这次,吸取教训的王晓京没包装单个艺人,而是经营着女子十二乐坊这个品牌。 虽无艺人跳槽的忧虑,王晓京却遇上另一个麻烦。国内的一些民乐演奏家猛烈地攻击女子十二乐坊,认为这是用美女来哗众取宠,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民乐。 在王看来,国内市场并不是他的目标市场。他期望的市场在海外。 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华纳日本公司副总裁的塔本一马看到了那盒破损的录音带。那录音带已转录两次,塔本一马听的时候,已不是很清晰。不过,融合中西风格的纯音乐一下打动了塔本一马。当华纳公司不愿意对乐坊大投入时,塔本一马毅然辞职,通过翻译找到王晓京,问王晓京愿意不愿意跟他合作。 感受到塔本一马的热情,王晓京怀着赌一把的心理,与他合作了。 王晓京的赌成功了。 2003年,女子十二乐坊红透了日本。上至60多岁的老太太,下到十几岁的学生,都成了她们的“粉丝”。“你听乐坊了吗?”一度成了日本人见面的问候语。当女子十二乐坊移师国内巡演时,不少日本的“粉丝”包机追到国内。 巨额推广费红透日美 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大获成功后,又开始进军美国市场。王晓京对《英才》记者说他要“一个一个国家,一个一个城市地做”。 火了日本,红了美国。王晓京算是开了大眼界,他感叹道:“国内的做法基本是小作坊式”。 还未登陆日本时,日本大街上的户外屏幕广告上已是女子十二乐坊的天下。“一下子砸了5亿日元的推广费用。”王惊叹道。而在美国市场,女子十二乐坊广告更是频频出现在当地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这一切都是塔本一马的大手笔。王晓京称塔本一马为老板。上述推广费用基本不用王操心。王笑称自己是“零投入。” 当然,费用也不全是塔本一马一人出的。 在王晓京看来,他们是把女子十二乐坊当成产品来操作。这个产品随着全球的音乐产业链进入海外市场。在产业链的合作中,采取的是项目合作制。王介绍道:“我们是大股东,占70%;一家日本公司很喜欢这个项目,愿意加入,他们占15%;唱片公司占15%。大家在同意投资计划的前提下,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准备资金。” 乐坊的品牌推广、上电视节目、电台节目、开演唱会、唱片发行、唱片销售等,都有产业链上专业的公司分工做。也正是这种明确的专业分工做大了女子十二乐坊的蛋糕。 在产业链分工中,王并不认为自己是经纪人,而更喜欢自称投资人。王的投资就是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 拿民乐来说,王晓京对市场观察已很久。他发现日本音乐、非洲音乐、欧洲音乐、美洲音乐都开发出来了,都成了世界音乐。中国民乐却沉寂着,而中国的底蕴却是那么深厚。怀着对中国民乐的信念,王晓京琢磨着如何把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结合起来,如何将中国民乐传达给世界。在与朋友的探讨中,女子十二乐坊的创意慢慢形成。 女子十二乐坊一炮走红,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后,王晓京继续创造着产品。 他向记者描述过自己的成功之道:“我做事,首先自己要懂,不懂的事我不做。比如,音乐我懂,所以我能成功。另外,我做事也比较执着。”不懂的事由合作伙伴来做。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