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败走迪士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11:47 《竞争力》

  败走迪士尼

  到1995年,CAA创立20周年的时候,公司已成为好莱坞整个演艺经纪行业的旗帜。奥维茨本人则连续三年当选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人。

  接下来,他做什么?

  答案可能有点出人意料,他垮了。他垮在事业与影响力达到巅峰之后个人的狂妄与别人的嫉妒。毕竟,一个再清醒的人,一旦光环过多过亮,也容易晕头转向,同样,没有人愿意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精英们更是如此。

  本来,奥维茨用20年时间打完江山,接下来只要用1/3的精力就能使CAA立于不败之地,但奥维茨不愿意这样,他需要新的挑战。

  作为演艺经纪公司,受行业本性所限,CAA做得再好,规模再大,也不过是几百名经纪人,年利润几亿美元,无法与

迪士尼、环球影视、维亚康姆等员工数万、年收入数百亿美元的巨头相比。

  如果能担任这些巨头的总裁,指挥成千上万的员工,支配数百亿美元的资源,对奥维茨来说多少还算是挑战。

  刚开始,奥维茨对这样的挑战兴趣并不高,但经不起巨头们的反复邀请,媒体无尽的猜测,尤其是两位合伙人的“捷足先登”。

  1994年,当年与奥维茨一起创业的伯金斯宣布离开CAA,自己创办一家制片公司。因为他也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不想留在CAA,40多岁就开始在奥维茨的光环下养老。

  更大的刺激来自梅耶。

  当年,正是一心想从威廉·莫里斯独立出来的梅耶拉拢奥维茨,并组织另外三位天才创办了CAA。1995年,梅耶决定离开CAA,如果这只是令奥维茨伤感,那么梅耶即将担任的职务则很让奥维茨痛心:梅耶即将担任MCA电影、电视、主题公园及音乐部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而此时奥维茨本人正在跟环球影视的母公司MCA谈判,报界也在天天盛传他本人将担任MCA的总裁。

  MCA挖走梅耶,当然不完全是MCA或者梅耶的主意,这里有好莱坞复杂的斗争,但这一招无疑相当于在整个好莱坞给奥维茨一记耳光。

  让奥维茨脸上发烧的还不止这些,报纸天天盛传他本人即将离开CAA,CAA即将解散,年轻主管们准备集体跳槽等等,谣言四起。

  奥维茨决定结束这一切,而此时,他多年的好友,时任迪士尼CEO兼董事会主席的艾思纳递来橄榄枝,请他担任迪士尼总裁,全权负责迪士尼的所有媒体与娱乐产业。

  外界普遍以为,奥维茨不会接受,但1995年8月,奥维茨正式宣布,他将辞去CAA的一切职务,转让CAA的全部股份,然后出任迪士尼总裁。

  整个好莱坞为之哗然。

  奥维茨离开CAA后,五位创业元老只剩下比尔·哈勃一人,他在两个月后也离开了CAA。

  年轻的土耳其人

  很多人都以为年轻一代很可能借机自立山头,CAA从此分崩离析,但这些人忘记了,奥维茨早在多年前已经想到过这一天,就在制度上提前安排。

  CAA非常平静而又神速地完成了新老交替,从奥维茨离开到新班子定员、新制度确立,全部当月完成。

  1995年8月23日,CAA宣布了新班子成员,一共9位,都是公司原来的主管,包括李·盖伯乐(Lee Gabler)、凯文·霍维恩(Kevin Huvane)、布莱恩·洛德( Bryan Lourd)、瑞克·尼西塔(Rick Nicita)、杰克·瑞普克(Jack Rapke)等。

  他们沿用五位创始人当年的合伙制度,由9人组成一个委员会,所有重大决策都通过委员会来讨论拍板,委员会内,大家人人平等。

  同时,为对外联络业务方便,委员会任命理查德·洛维特(Richard Lovett)为公司总裁。李·盖伯乐(Lee Gabler)、瑞克·尼西塔(Rick Nicita)、杰克·瑞普克(Jack Rapke)三人为联合主席。与CAA第一代人一样,都只是个角色,大家仍是团队普通一员,名片上不印头衔,办公室不挂牌子。

  与CAA老制度不同的是,新班子决定采用员工持股,除几位合伙人各持有相当比例的股权之外,其余股权由当时的CAA员工共同持有。

  两个月后,新班子正式上任,新制度正式上马,CAA又回归成人人平等、一致对外、整体划一的团队。

  新班子既年轻帅气,做起业务来又非常娴熟,而且极具杀伤力,不仅有CAA当年五位创始人的影子,更像传说中勇猛无敌的一支土耳其精英小分队,因此,很快就在好莱坞获得了一个特殊的称号:年轻的土耳其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