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有辨识度的成北科创高地

新都: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有辨识度的成北科创高地
2023年07月28日 06:15 四川日报
  • 鸟瞰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鸟瞰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
    航空发动机产业园链主企业——中国航发成发。航空发动机产业园链主企业——中国航发成发。

    □文弦(图片由成都市新都区新经济和科技局提供)  这个夏天,成都市新都区产业发展不断传来好消息——7月21日,新都区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出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其中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药业”)新都基地产值增长36.9%,成绩亮眼。数天前,科伦药业旗下的科伦博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带动新都基地投资20亿元的科伦区域总部项目尽快开工。  6月20日,由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与新都区合作建设的反推/短舱制造基地下线首台全国产化整机,意味着反推/短舱“新都造”形成生产能力。科伦药业起步于新都区,已在地发展27年。“新都造”反推/短舱制造基地位于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内的航空产业园,是新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如今已集聚飞机大部件、发动机领域的78家企业,是近5年来发展强劲的产业新军。  7月21日,新都区正式提出“构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到2027年,力争初步建成具有“新都辨识度”的成北科创高地,加速推进科创“从0到10”全过程创新,初步形成多元共兴、特质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路径已明晰,蓝图已绘就。新都,在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迈过千亿元大关后,更加坚定地以科创为引擎发展现代产业。“上天入地”从产业图谱看航空产业科创体系  讲起产业,新都人有一个形象的描绘:传统产业有“四桶水”,新兴产业“上天入地”。  “四桶水”,分别指“药水”科伦药业、“饮料”中粮可口可乐、“啤酒”华润雪花、“茶水”达利食品。这4家企业扎根新都多年,如今发展势头仍然强劲。2022年,“四桶水”实现总产值超200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近百亿元。不断地投入技改、扩大产能、升级产品,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上天入地”,则是指2014年以来新都发展的轨道交通、航空产业。轨道交通方面,以中车成都公司为龙头带动超过100家地铁车辆制造配套企业云集新都,曾创下315天从征地到投产的“新都速度”,成都地铁车辆的70%实现“新都造”、全国速度最快的市域列车皆诞生于此。航空产业方面,2018年1月与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成飞”)签约,航空产业园一期仅238天就实现当年征地、当年建设和当年投产,刷新了“新都速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下线了首个国产大飞机C919机头。未来,这里将年产不低于100架C919机头,以及其他型号大飞机大部件。  “现在,航空产业园每平方米投资强度达3万元,是传统投资项目的3倍以上。”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负责人说,新都构建“飞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民用大飞机”产业链,2026年航空产业总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5年时间崛起一个先进制造产业,无论是建圈强链,还是科创支撑,新都航空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都值得“打开来看”——通过梳理体系、肌理,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在科技创新中坚定信心,继续前行。  从时间轴来看新都的航空产业。先引进成飞集团,从“0”开始发展航空大部件制造业;再向前推进到飞机发动机环节,新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有飞机发动机研发,又有发动机制造的城市,拥有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航发涡轮研究院”)、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成发”)两大龙头。这两大机构同处一城,新都用产业、科创将二者编织进了航空产业蓝图。  从产业链来看,当下新都理顺了从创新策源到制造落地的大环节,正处于从“物理聚集”向“化学反应”转变的阶段。2020年10月,由省、市、区三级共同投建的中航发涡轮研究院科创中心投用,与新都共建航空产业建圈强链平台,打造航空产业云上科技未来场景实验室。  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四大主机所之一,中航发涡轮研究院在科技界号召力强劲,不到3年间,科创中心集聚高能级团队57个,高层次人才100余人;转化应用技术50项,落地上海涵鲲等产业化项目14个。以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为牵引,协同构建“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创新联动格局。7月26日,科创中心首次举行线上涡轮学术交流会,近3000人次参与。  在飞机发动机制造环节,去年6月,新都与中国航发成发签约,创新实施厂所、科资、企地“三个联动”,从机匣到叶片,打造本地航空发动机全产业链。今年2月,22万平方米的发动机配套产业园开工建设,目前已落地12家首批企业。总投资50亿元的成发科能燃气轮机项目已开展方案设计。  在飞机大部件制造环节,分3期建设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依托成飞集团的市场订单,委托其当“考官”,发挥“小核心大协作”机制,以1:4的比例精选配套企业,落地42个重点项目,其中不少企业是“单打冠军”“隐形冠军”。  如果说以上三大环节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那么新都在完善航空产业链上大力投入“产业公地”的举措,无疑是具有“新都辨识度”的创新之举。  这个“产业公地”分为两块,一块是突破工业母机关键技术,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两院一中心”(航空制造工艺研究院、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国产化智能制造示范中心),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更好地承接航空产业核心技术迭代外溢。  另一块“产业公地”,是航空制造共享服务平台“四中心”:热表处理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产品交付中心、智能物料中心。由新都国有平台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实现核心技术工艺集约共享,让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高能级技术服务。今年4月,随着热表处理中心投用,航空产业园投入全功能运营。数据表明,“四中心”的投用,使企业生产效率较入园前普遍提高50%以上。  总结航空产业建圈强链“从0到1”“从1到10”的有效经验,新都提出打造具有“新都辨识度”的科创体系,聚焦“从0到10”的全过程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有温度,离不开”打造强黏性科创体系  站在区域竞合、产业嬗变的十字路口,新都深刻审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创新并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抢抓发展机遇,慢不得,更等不得。新都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厚实,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新都已成功探索出“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建圈强链模式,全面构建起“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现代交通产业生态。科创引领、实体支撑、产业协同、要素赋能,新都意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  新都提出,要突破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现象,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促进科创资源对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大力营造“有温度”的科创环境,打造“离不开”并富有新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有温度的科创环境,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铠甲”。目前,新都正在进行现代交通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申报工作,意欲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专利技术中试孵化平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人才引育平台等五大平台,为轨交、航空产业科创建立保护通道。  在创新方面,新都立足以产业链拓展创新链。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离岸孵化基地”、异地用才等柔性引才方式,收集关键技术合作需求23项,榜单总榜金8000余万元,促成高层次人才项目签约3项。2020年至今,新都区拨付各级各类奖励资助资金共计1476万元,用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工作。  2019年以来,新都区获得中国专利奖3项、四川省专利奖10项。截至2023年一季度,航空、轨道交通产业企事业单位共拥有有效专利4142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园区”取得突出成效。2022年,新都区运行创新平台182个,其中省部级以上平台98个;转化科技成果11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亿元;2021—2022年,新都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过1亿元。  人才之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今年8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教授主导的智能辊压成形制造数字化示范工厂项目即将在新都投产,年底即可上规,将有力促进新都的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智能通信等多项前沿科技落地。  有温度的科创环境,助力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耦合。新都在成都市率先将首席质量官纳入人才评价体系,鼓励链主企业的首席质量官向链属企业提供技术输出,目前已认定中车成都、科伦药业等首席质量官137人。此外,还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认定不设名额限制,“以薪定才”“指标到企”,探索实施市场化人才评价。  新都围绕航空、轨交等11个特色产业链,聚焦10.28万重点产业人才,将人才评价与市场化薪酬待遇挂钩,“指标到企”给予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权,对产业链上下游不同层次薪酬标准和不同类型工种差异性进行分类核定,破除产业实用人才“以帽取人”倾向。通过两个用人创新举措,新都新认定高层次人才5636人。此外,新都联合高校、龙头企业开设技能人才“定制班”,新培育“成都工匠”24名,高技能人才4800余人。  有温度的科创环境,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投早、投小、投新、投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形成全生命周期基金服务体系,这是新都在金融助力科创方面的主张。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投集团”)作为新都国有平台之一,截至目前累计参与设立11只基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新都本土企业累计9家,基金投资总额3.86亿元。  金融支持有何作用?投资成立航空技术(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立航空”)是一个典型案例。香投集团自投及联合社会资本投资,共同为成立航空投资2.7亿元,企业预计新增厂房规模约3万平方米,在新都新增投资2个项目: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研制基地项目、航空发动机精密小零件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营业收入约7亿元,年上缴税收不低于1亿元。“每年保持不低于5%的增长速度。”成立航空负责人说。  打造“离不开”的科创体系,除了产业黏性外,新都还有一套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新都主张航空企业“起于成飞,不止于成飞”“起于航空,但不止于航空”,新都区委主要领导率功能区企业带着能力清单、解决方案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等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全面提升新都航空产业园服务国家重点型号产能提升的协作配套能力。  与此同时,新都面向规上企业派驻“企业管家”,主动服务,对各类诉求快速响应。新都创新“面对面”政企交流模式,完善“企业管家”制度,深入推进“12345亲清在线”和“企业管家”双轨运行,不断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新都区加快建设科创引领实体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兼顾“可行”与“可能”、统筹“当前”与“长远”,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从0到10”盘点新都那些“硬科技新成长”的科创企业  了解新都产业,会提到一个词叫“热带雨林式”,意思是说产业门类丰富、中小企业众多。新都是省内发展工业起步较早的区域,如今仍是生机勃勃,国家划分的41个工业门类,新都就有27个。  在这片产业森林中,“参天大树”般的巨型企业不算太多,但“乔木、灌木”般的高低丛林生长茂盛。拥有硬核科技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企业潜藏于密林中,“小而美”“小而肥”的“专精特新”企业、潜力股等茁壮成长。现在就来看看,这片“热带雨林”里都隐藏了哪些科技“未来之星”吧!“从0到1”,科创领航追求高度开掘深度  “太阳鸟飞过的地方,鸟语花香城市中徜徉,遇见自己未来的模样……”一首好听的《城市的翅膀》,成为成都大运会主题推广曲之一,其制作和发行方就是新都一家年轻的公司——成都乐链科技有限公司,主打“区块链+文创产品交易”,拥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音乐版权保护一站式服务平台“音乐蜜蜂”。  数字经济关系未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的加盟,为新都产业增添了新动能,他创立的成都数字经济创新研究院拥有院士2人、教授及研究员10余名、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0余名,可谓高手云集,手中亦握有多项“从0到1”的原创技术,并成立了深思有形(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新都,同样属于科技明星企业的还有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创新能”)。这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陈维荣领衔的科技企业,是国内最早研发氢燃料电池的企业——2013年,成功研制国内首辆氢燃料电池站场调车“蓝天号”;2016年,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列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并在唐胥铁路正式开展商业运营。  荣创新能在大功率燃料电池领域拥有国家级科技成果,拥有大功率燃料电池领域内的大量论文、专著、专利。2019年,欧洲科学院院士宋永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思宇等也正式加入公司顾问团队。  6月中旬,30辆熊猫公交汽车亮相新都街头,这是新都区首批氢能公交车,车身上的燃料电池系统由新都企业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研氢能”)研发。新研氢能位于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内,于2022年11月正式投产,已具备年产1000台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承接成都市氢能公交示范项目并担任牵头单位,并在“成渝氢走廊”建设中发挥作用。  氢能源产业集群,是新都近年来打造的下一个产业风口。除了荣创新能、新研氢能,还有2022年6月开建、投资百亿元的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全国每三座加氢站里,就有一座是‘厚普制造’”,正在新都建设的氢能产业园,未来将建成一个国际领先的氢能装备产业集群和氢能应用生态圈。“从1到10”,产业龙头拓展规模壮大实力  27年扎根新都发展,科伦药业堪称产业“常青树”。从生产大输液产品起家到生产仿制药、创新药,科伦药业不断刷新“从1到10”的产业宽度,如今已是拥有3家上市企业的大集团。2018年,科伦药业凭借大容量注射剂的全球优势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截至目前,科伦集团已申请专利4000余项。  2020年以来,科伦药业持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在新都基地投资30亿元进行产业升级。一期建设创新制剂生产大楼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投产,二期建设科伦区域总部,打造创新应用中心、智能协同中心,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30亿元,企业营业收入将超百亿元,税收约8亿元。  6月16日,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网优联”)二期项目投产。自2021年6月16日落地新都,这家链主企业创造了两年产值过40亿元的佳绩,也是四川首家5G智慧工厂,带动了16家网通企业聚集新都。二期项目于今年底达产,届时日产各类网通终端产品将达30万台,占全球产能的1/4。微网优联将“深圳效率”与“新都速度”结合,将“从1到10”拉出满格效应。  另外,新都还有开拓欧洲储能市场的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新都5年即争取上市的航空配套企业成都永峰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正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同时,新都还有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科创策源地,有联合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希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组建7亿元的技术产业链基金,进一步做大油气服务等领域科创基金,助力知识产权成果落地转化。  无论是“从0到1”,还是“从1到10”,新都注重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力求用“有温度”的科创氛围、营商环境,打造“离不开”的产业土壤和生态圈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航空产业 产业园 成都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31 威力传动 300904 35.41
  • 07-31 华洋赛车 834058 16.5
  • 07-28 华勤技术 603296 80.8
  • 07-28 蓝箭电子 301348 18.08
  • 07-28 盟固利 301487 5.3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