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继续!碳金融、健康养老如何助力东北高质量发展?七位专家这样说

2021-09-27 19:19:27 作者: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文/舒泽

  9月17日,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新浪财经联合主办2021东北亚经济论坛成功举办。在主旨演讲中,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等十二位重量级嘉宾齐聚线上,围绕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探讨。(详见:十二位大咖相聚2021东北亚经济论坛,共议新发展理念下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后,在分论坛一、二中,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秘书长宋效军、中国保险学会党委副会长龚明华等多位大咖围绕碳金融、健康养老展开热烈讨论,为东北如何抓住“双碳”双碳机遇、如何强化保险保障功能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碳金融——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选择

  在分论坛一中,宋效军将东北经济现状个人归纳为“五个停滞”,分别为工业增长停滞,如东北三省出口额占比不到全国5%、投资增长停滞、研发创新停滞,如研发经费、科研人员投入不到南方大省5%、人口净增长为负,特别是新市民年轻人增长停滞、社会融资总额停滞甚至下降,如地方和企业信用债占比不到10%。

  宋效军表示,按照加速器原理,直接后果就是投入不足,经济发展停滞进一步走向“中等收入陷阱”。针对于此,宋效军提出方案:六管齐下,快速发展低碳经济。

  首先需要推动能源清洁替代,减碳贡献一倍。宋效军认为,“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功率高、运输量小、储存占地小的优点。所以,辽宁省要重视对核电站的建设、维护与利用,为国家经济和产业建设输送清洁电力支持。”

  第二,则是激活森林资源,固碳利用碳汇。宋效军指出,东北内蒙林区贮藏大量优质林木资源,全域森林面积接近9亿亩,森林蓄积量达50亿立方米,均占全国总量的27%左右,是森林碳汇的天然宝库。

  “因此东北可以紧跟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发展大潮,抓住市场机遇,用好资源禀赋,创新森林碳汇利用方式,积极参与到碳汇市场当中。”他说道。

  此外,宋效军建议,打造生态农业,领全球减碳之先。他表示,东北三省是农业大省,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比均达20%以上,而农业也是碳排放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之一。

  第四点,为支持减碳技术研发,抢占投资机遇。宋效军认为,环境治理是全球竞争新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权更关乎各国发展权,因此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就是掌握国际竞争话语权和主导权的关键。

  另外,加强建筑绿色改造,着手城市更新机遇。对此,他指出,可以利用人为设计和技术改造,集成绿色配置、智能控制等,最大程度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

  第六点,则是“注入金融活水,用活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政策”。针对于此,宋效军提议,政府部门需推动完善适应气候目标的碳金融制度、相关政策和市场机制建设。

  随后,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王辉军对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建议,地方政府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统一认识,用碳中和的理念引领工作部署,制定中长期绿色发展及碳减排规划;二是了解国家及行业激励或约束政策,为区域发展明确导向,预判能源结构和供需状况,建立碳资产管理制度;三是通过技术创新,给出区域碳达峰路线图,提高绿色管理能力,驱动尽早碳中和;四是通过产业布局,目标导向,通过碳达峰、碳中和指标倒逼区域绿色发展。”王辉军表示。

  同时,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也提出了三点关于碳金融助力东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第一,东北完全有条件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碳汇项目。张建平指出,近几年,我国持续加大天然林保护,意味着东北在林业碳汇方面已经积累了巨大财富。未来在全国的碳交易市场中,这样的资产有利于东北盘活资产并推进高质量的低碳绿色发展。

  第二,在新的形势下,东北未来新的发展一定要着力于推进产业结构变革,形成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张建平建议,鼓励那些高耗能和产能过剩的企业利用碳中和债等融资方式,大力发展低碳项目,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要优化碳金融的发展环境。对此,张建平认为,在实行低碳减排的背景下,要把绿色低碳经济作为东北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优先领域,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在东北地区的市场规模。同时,要推动东北地区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健康养老——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保险行业作为提供经济社会保障的特殊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安全阀”和“稳定器”的作用。保险业自身的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此,在分论坛二中,中国保险学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龚明华详细解释了如何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龚明华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对此,他为如何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了相应措施和建议。

  一是要强化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功能,使保险姓“保”,回归本源。龚明华指出,需要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积极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可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

  二是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机构转型发展,推广“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的经营模式。健康服务应以满足客户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龚明华认为,为客户打造覆盖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视频问诊、健康检查全流程的健康产品和服务体系,在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就医服务、康复护理等方面实施健康管理。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赋能背景下的保险行业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龚明华表示,保险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可以预测,新技术应用将推动保险机构涉及产品、营销、承保、理赔、服务等全流程的重新塑型,促进其专业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

  最后,是多方合作形成合力,进一步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外部环境。龚明华强调,要探索建立商业保险信息平台,加大医疗和保险数据的共享力度,以及进一步优化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个税抵扣额度,提高健康保险机构的税收优惠水平。     

  甲子养老董事长王友广随后强调,健康养老应该是东北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他表示,东北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尤其是,辽宁的老龄化率是25.7%,全国排名第一。对此,他建议如果能够以东北为据点辐射到北京,甚至往南走,服务全国的老人,这样就形成一个养老产业。

  而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则建议,东北在发展康养产业时要加大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合作,利用这些资源机构的优势和金融手段促进行业产业创新发展。

  他举例,比如与保险机构要加强合作,保险公司在参与构建康养产业体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解决不同层次客户未来长期的养老和健康资金的需求。其次,保险公司是个人和家庭医养资金的重要支付方,是企业和政府采购养老和健康保障计划产品的提供方。再次,保险资金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以及低成本性,能够为养老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文章关键词: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