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眼】上半年国有银行净利润普降一成 四大行高管同日回应市场关切

2020-08-31 21:32:47 作者:杨希 收藏本文
A- A+

  文/杨希 

  财报季收尾,国有大行上半年的业绩逐一揭晓。数据显示,虽然六家国有大行上半年均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同比正增长,但净利润无一例外均告负增长,平均降幅高达11.43%。

  今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于线上召开2020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四家国有大行的高管对市场关注的净利润、净利差以及资产质量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的发言颇具代表性:“今年的疫情影响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提供了一次实战性、真实情景下的压力测试。”而综合来看,国有大行的管理层均对稳健经营抱有信心。

  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表示,上半年工商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并不是工行自身经营能力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疫情防控、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快风险化解的结果。这是在实体经济面临疫情冲击时,作为大型银行应有的责任担当。

  在市场最为关注的资产质量表现方面,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有一定迟滞,预计不良贷款的暴露也会出现一定时间延迟,未来农行依然在不良贷款方面面临一定反弹压力。

  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经济金融都造成巨大的影响,现在还在持续影响全球的经济金融。建设银行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同样受到了影响,面临的巨大挑战。但作为一个商业银行就是要在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就是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

  此外,国有银行的资本补充也在展开。中国银行行长王江介绍,为加大资本补充力度,中行已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28.2亿美元境外优先股,资本充足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风险总监刘坚东也透露称,目前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已经批准通过2000亿外部资本补充计划,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六大行净利润普降一成

  数据显示,六家国有大行上半年均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同比正增长,但净利润无一例外均告负增长,且平均降幅高达11.43%。

  在营业收入方面,上半年国有大行中营收最高的依旧是工商银行,总计4484.56亿元,同比增长1.25%;最少的是交通银行,实现营收1267.87亿元,同比增长7.28%。在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方面,建设银行以同比增长7.65%拔得头筹;同比增幅最低的是工商银行,仅为1.25%。

  虽然营收同比保持增长,但上半年,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均告负增长,且平均降幅高达11.43%。此前银保监会曾发布银行业经营数据,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详见:-9.4%!银行业上半年净利负增长,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工商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87.90亿元,同比下降11.40%,净利润规模居六大行之首。净利润规模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为1376.26亿,同比下降10.74%。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水平相当,均在千亿水平,两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38%和11.51%。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净利润规模最小,分别为336.58亿和365.05亿。六大行中,仅有邮储银行一家归母净利润同比未跌破10%,仅下降9.96%。交通银行则同比跌幅最大,达14.61%。

  发布会上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表示,上半年工商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并不是工行自身经营能力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疫情防控、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快风险化解的结果。这是在实体经济面临疫情冲击时,作为大型银行应有的责任担当。

  谷澍表示,今年以来工行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减免收费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518亿元。其中,落实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利271亿元,落实各项收费减免政策让利175亿元,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让利72亿元。

  净息差水平较去年同期下滑

  半年报数据显示,国有大行净息差水平在LPR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提速、让利实体经济背景下进一步承压。

  上半年,净息差最高的是邮储银行,为2.42%;之后为同为2.14%的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的是净息差为2.13%的工商银行;之后是中国银行,净息差水平为1.82%。这五家国有大行净息差水平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六家国有大行中,仅有交通银行净息差水平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BP至1.65%,不过目前交通银行净息差水平仍处于国有银行末位。

  在半年报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都对净息差的下降给出了充分的说明,综合来看,疫情之下的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均导致了国有银行的净息差在上半年进一步下行。

  2020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065.49亿元,同比增加72.48亿元,增长2.4%,主要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融资力度,总生息资产规模增加所致。工商银行表示,该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加快LPR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98%和2.13%,同比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16个基点。

  上半年,建设银行集团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受存量贷款基准转换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债券投资和存放拆放等生息资产收益率由于市场利率下行低于上年同期,存款竞争激烈导致存款成本略有上升。净利差为 1.99%,同比下降 13 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 2.14%,同比下降 13 个基点。

  针对净息差的下降,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在本次发布会上表示:“净息差下降13个基点,实际上并不比预期的多多少。中国处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再叠加了比较严重的疫情的冲击,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纪志宏指出,具体来讲,影响NIM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半年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央行实施了大力度的逆周期政策,使得整个债券市场收益和货币市场运用收益都有明显下降,这个方面就拉低NIM有8个基点。第二个因素是贷款收益率下降。“一方面是LPR利率下行,还有是我们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还有贷款金融转换。重要的结果,贷款收益率比去年同期低了9个基点,拉低NIM也有5个基点这样一个程度。”纪志宏表示。此外,还有一般性的存款成本略有上升,纪志宏表示,这一方面对对NIM的影响有3个基点。

  针对未来净利差下行的趋势,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认为,探讨NIM进一步下行的幅度需要考虑中国整体的利率体系的复杂性,但综合考虑不会继续下行过多。“随着中国经济比较早地恢复,整个金融市场端的利率可能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上,因为市场的预期也正在发生调整。从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来看,也要坚决贯彻房住不炒的原则,这部分的利率水平大体也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所以尽管利差水平可能还会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但是我们认为不会下太多。”

  资产质量压力仍存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度末增加0.03个百分点。具体到国有六大行,除农业银行外,其余五家大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各行资产减值损失均同比大增。

  在资产减值损失方面,数据显示,工商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254.56亿元,增长26.5%。其中贷款减值损失1117.05 亿元,增加198.09亿元,增长21.6%。建设银行减值损失总额111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18%,建设银行表示,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银行集团资产减值损失664.84亿元,同比增加328.14亿元,增长97.46%。中国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该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上半年,农业银行信用减值损失991.23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817.82亿元,同比增加103.64亿元。农业银行表示,主要是由于本行充分考虑宏观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审慎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认为,今年的疫情影响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提供了一次实战性、真实情景下的压力测试。工行在“清淤”措施上落实两个持续。一个是持续加大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在消化包袱的同时,腾出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持续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果,实现“三升一降”,常规处置、常规核销与账销案存明显提升,批量转让规模降低,为资产质量平稳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发布会上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表示,疫情下银行利润增长受累于资产质量,特别是拨备的大幅度增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季度的时候,因为中国的疫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当时应该说我们的拨备反应的没有国外像欧美银行那样激烈。但是随着疫情,特别是全球疫情的扩大,我们进一步地释放风险,增强抵补能力,因此二季度增提的幅度有较大提升。”靳彦民介绍道。

  对此,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有一定迟滞,预计不良贷款的暴露也会出现一定时间延迟,未来农行依然在不良贷款方面面临一定反弹压力。农行方面认为,两类行业资产质量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是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二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比如出口占比较高的低端制造业等。农行副行长湛东升则指出,下半年农行将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避免风险的集中释放和资产质量的大幅波动;将加大核销力度,精准开展不良资产批量转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文章关键词: 民生银行 新冠肺炎

作者

杨希

杨希

新浪财经高级记者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