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还是大象?蚂蚁集团盈利水平碾压半数A股上市银行

2020-08-27 19:32:43 作者:新浪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文/奕臣

  随着招股申请书的公布,神秘的蚂蚁集团终于揭开了面纱,将其业务构成、营收情况等放在了阳光下,等待着传统金融圈的集体“瞻仰”。

  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母公司,旗下业务包括支付(支付宝)、财富管理(蚂蚁财富、余额宝)、融资服务(花呗、借呗)、保险(保险服务)、信用服务(芝麻信用)等,金融业务已覆盖了支付、银行、消费信贷、财富管理、基金及经纪业务、保险及保险经纪业务等多个方面。

  招股书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今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和725.28亿元,2017年度至2019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81%;分别实现净利润82.05亿元、21.56亿元、180.72亿元和219.23亿元。

  同时,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蚂蚁集团支付宝的月度活跃用户由2017年12月的4.99亿名增加至2020年6月的7.11亿名,年度活跃10亿+,月度活跃商家8000万。支付宝数字支付交易规模高达118万亿。

图片来源:招股书图片来源:招股书

  虽然“蚂蚁不想成为大象”,如今的现实是,蚂蚁集团无论是从客户数量还是盈利角度来说,早已超越了不少在传统领域“精耕细作”的金融机构。

  营收来自三大板块

  招股书中,蚂蚁集团披露,其营收主要来自三大板块,分别是自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以及创新业务。

图片来源:招股书图片来源:招股书

  2020年6月末数据显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占蚂蚁集团收入占比为35.9%,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比例为63.4%,创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占蚂蚁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为0.8%。

  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相对易于理解,是蚂蚁集团为国内及全球的消费者及商家就商业交易、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提供数字支付服务。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主要来自按照交易规模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和交易平台收取的交易服务费,就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收取费用、产生收入。

  那么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呢?招股书显示,其主要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

  蚂蚁集团表示,其微贷科技平台,服务消费信贷及小微经营者信贷需求。根据奥纬资讯研究,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微贷科技平台主要面向未被服务或未被充分服务的消费者及小微经营者群体,服务其尚未满足的信贷需求。蚂蚁集团通过平台促成的信贷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独立的信贷决策和信贷发放。

  理财科技平台则服务于理财需求。蚂蚁集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基於客户的风险偏好进行理财产品的智能匹配。其庞大的用户规模、技术能力使得其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提供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保险科技平台服务于保险需求。蚂蚁集团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持续的数字化趋势为保险领域变革提供了机会。如果具备充分且高质量的数据,任何存在风险的行为都可以得到保险保障。

  招股书显示,微贷科技平台的消费信贷交易规模约为1.73万亿,小微经营者信贷为4220亿,其合作的银行约有100家;理财科技平台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4.10万亿元,合作机构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保险科技平台上的保费及分摊金额已达到520亿元,合作的保险机构约有90家。

  盈利水平碾压中小银行

  从用户数和交易规模看,无论是微贷、理财还是保险平台,蚂蚁都已坐上了这个领域的第一把交椅。

  有人计算,蚂蚁集团2019年净利润180.7亿元,这一盈利规模为工商银行的17分之1,中国银行的10分之1,招商银行的5分之1。那相比A股其他上市银行,这一水平究竟如何?Wind数据显示,蚂蚁集团180.7亿元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半数A股上市银行。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与传统银行的差异在于其数金平台化的商业模式。蚂蚁营收的半壁江山来自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收入,2019年营收规模为677.84亿元,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收入的比例为56.2%。2020上半年,这一数字升至63.4%。

  2017年6月,时任蚂蚁CEO井贤栋曾公开表示,“蚂蚁的开放不走回头路,会将基本能力打磨好,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向所有机构平等敞开,没有亲疏远近。”余额宝、花呗借呗等蚂蚁旗下的国民级产品也全面向基金公司、银行等实现开放。

  招股文件披露数据,蚂蚁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来做三件事:最大的比例即40%将用于创新和科技的投入,其次是助力商家发展和数字经济升级,以及加强全球合作并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赵然认为,近来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大批金融科技公司选择登陆资本市场募资,确实是和当前的环境相呼应。在市场经历了从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一系列的基础制度梳理后,现在市场正好由收紧转向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整个环境也有利于金融科技公司去进行业务上的创新。

  赵然进一步指出,从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国内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以科技为导向的金融机构,都有大量转型的空间。譬如很多金融业务的展业,还是大量通过人力衔接,业务的流程的梳理其实还不健全,未来还会有非常多的展业机会,整体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布局科技股牛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文章关键词: 银行业

作者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