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眼】“失灵”的贷审系统和未能收回的1650万

2020-01-07 20:29:38 作者:金融法眼 收藏本文
A- A+

  文/周童

  为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银行通常设计有缜密的贷款流程。但再缜密的流程,也防不住别有用心的“串通”。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刑事判决显示,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科右前旗联社”)原理事长马某山“指派”下,层层把关的贷款审批系统形同虚设。

  马某山在担任科右前旗联社理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为朋友张某奎办理多笔大额贷款共计1700万元,最终导致1650万元未能收回,给科右前旗联社造成了特别重大经济损失。而对马某山言听计从,加速系统“失灵”的其它工作人员最终也难逃法律制裁。

  逐渐“失灵”的贷审系统

  马某山曾任科右中旗信用联社理事长,期间曾多次为朋友张某奎办理多笔大额贷款。2013年10月,马某山调任科右前旗信用联社任理事长。

  2014年初,张某奎找到时任科右前旗理事长的马某山,称在科右前旗好仁修路需要资金,想在科右前旗信用联社办理大额贷款。

  面对老朋友的求助,马某山明知张某奎不符合在该社贷款的主体条件,且明知张某奎仍有陈欠贷款尚未还清的情况下,出于个人目的,指派、强令该联社工作人员简化贷前调查程序,或直接提出不予核实抵押物的真伪,或在信贷人员明确提出抵押物不足值、不予发放贷款的意见后,仍强令信贷人员为张某奎发放贷款。

  马某山在在供词中指出,在科右前旗联社给张某奎营销贷款的目的,在于帮他借一些贷款,让他的工地正常运转起来,这样张某奎挣了钱也能还上中旗联社的陈欠贷款。

  在马某山的“义气之举”下,2014年5月26日至11月24日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马某山向张某奎营销并同意发放了姜某、隋某、唐某、孙某名下四笔贷款,共计1700万元。

  那马某山一人的强令指派,是如何让层层把关、多人审查的贷款流程成为走过场的呢?

  首先,来看时间线上的第一笔贷款。2014年5月,马某山指派王某去为张某奎以姜某名义贷款500万元。时任信贷大厅经理的王某、信贷员白某来到好仁三家子采石场核实抵押物后发现抵押物不足值、产权不清晰、建议不予发放此笔贷款。

  但王某担心被马某山埋怨,便让白某在抵押物评估报告里将抵押物价值标为800万元。对此,王某在供述中承认,因其害怕马某山,在没上贷审会前其让白某在贷前调查抵押物的价值上写800万,但同时标注抵押物不足值不建议发放。

  王某规则意识的淡漠和对上级的盲目听从,成为系统“失灵”第一道裂缝,而一面写着抵押物价值800万,另一面却又标注着抵押物不足值不建议发放,这份自相矛盾的评估报告却并没有引起贷审会的追问,也为系统彻底“失灵”埋下伏笔。

  该笔贷款未通过贷审会审核,该联社主任马某也未签署贷款核准通知书。面对这一情况,马某山手段升级,利用职务之便,要求时任信贷大厅副经理的丛某直接为此笔贷款授信。

  丛某在证词中承认,是马某山给其打电话让为贷款授权并当天就放款的,当时没有收到放款通知书。

  丛某在贷款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授信,发放500万元。丛某的言听计从成为系统“失灵”第二道裂缝。

  虽然已经放款,但贷款手续毕竟尚不完整,后续审查的过程中仍有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的可能。但身为联社主任的马某发现此事后却并未捅破,系统“失灵”的第三道裂缝由此出现。

  马某承认,后为应付银监局检查,业务员找自己补签名字没同意,马某山又找到找自己让补签,说这笔贷款由他负责收回,于是补签了字。

  王某也承认,贷审会审批是后补签的,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理贷款,明知张某奎不符合贷款条件还给张某奎贷款,是迫于马某山的压力等事实。

  在问题贷款放出后,抱有侥幸心理的马某最终选择妥协,补签了字。至此,这样一笔在最初评估报告中就明确标注“抵押物不足值不建议发放”的贷款最终还是放到了张某奎手中。而在开启这一“先例”之后,层层把关的贷款审批系统便已形同虚设。

  雪崩之下没有无辜的雪花

  在“失灵”的裂缝贯穿上下之后,系统运行也愈发偏离轨道。

  事实证明,马某山在此之后帮助张某奎又接某放出的三笔贷款再也没有遇到第一笔时那样的阻力。

  2014年7月,张某奎在办理以异地抵押时,借用隋某军、唐某名义申请贷款700万元,信贷员刘某和高某听从丛某转达的马某山的要求,甚至未进行贷前调查,未核实抵押物。

  马某则在明知这两笔贷款是异地抵押物且未对抵押物进行核实,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找马某山签了贷款清收责任保证书后,在贷审会上通过了这两笔贷款的审批,并签发贷款核准通知书核准发放贷款,最终致使650万元的贷款本金至今未能收回。

  高某在供述中证实,在为张某奎办理唐某、隋某名下的贷款时,曾想要去核实抵押物,但当时负责信贷业务的丛某告诉自己和刘某,说马某山不让去核实抵押物,直接办理贷款手续。

  如出一辙。2014年11月,张某奎以孙某名义办理贷款500万元时,因为又是张某奎找马某山办理的贷款,刘某便未对抵押物产权的真伪进行核实,遂填写了贷款手续后发放贷款,致使这笔贷款被张某奎骗取。

  系统的彻底“失灵”让问题逐渐放大并最终爆发。放给张某奎的50万元最终有1650万元未能收回。

  最终,张牟奎因骗取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马某山犯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对马某山言听计从却漠视规则的马某、王某、高某、丛某、刘某也因违法发放贷款罪分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文章关键词: 贷审 骗贷

作者

金融法眼

金融法眼

新浪金融研究院旗下金融司法案件报道组。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