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六大险企齐聚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共议保险业破局与新生

2021-12-21 18:45:24 作者: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12月13日至12月17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隆重举行,五天五场主题论坛,监管机构代表、权威专家、金融机构高管等80余位中国顶级财经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分享金融业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变化,探讨金融大时代中那些备受瞩目的发展新方向。本周,新浪金融研究院将带您回顾五天论坛中那些不容错过的精彩观点。

  主题论坛“2021金麒麟保险高峰论坛”于“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议程的第二天举办。论坛以“未来保险之路:破局与新生”为主题,上海保险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春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商敬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携手16位险企领导出席。

  任春生: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上海保险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春生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的主旨演讲。任春生表示,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保交所作为数字化“新基建”,可以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任春生指出,从监管工作要求看,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多次要求,银行业保险业机构都要抓紧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科技运用水平。从行业发展诉求看,保险作为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具有密切关系的服务业,如不进行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就没有立身之处,贯彻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的要求也就无从谈起。

  任春生称,服务保险业把握数字经济大机遇、实现数字经济时代大发展,是保交所的使命所在,价值所在。实践中,保交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问题,比如单家机构无法解决、单家机构解决成本过高、或者纯市场机构解决存在角色冲突的领域。

  具体而言,保交所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是“连接”——发挥金融基础设施公信力优势,促进业内业外互联互通;二是“场景”——发挥金融交易所的综合服务优势,多领域支持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标准”——发挥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职责优势,打造万物互联的“通用语言”。

  商敬国谈未来保险之路:在不确定的未来寻找确定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商敬国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未来保险之路——在不确定的未来寻找确定性》的主旨演讲。商敬国认为,对保险行业而言,轻装上阵,投资和保障相分离成为趋势,此外轻资本模式时代很快会到来。

  商敬国特别谈及“未来保险产品”这一概念。“全球ESG可持续投资的领域,可以说为保险业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不是一个很空(的概念),而是很实的,对保险业来讲是大有作为的。”商敬国说道。

  商敬国指出,保险行业的使命,从对个人或者企业风险损失进行补偿扩展到对整个环境和社会的风险管理的贡献,对保险业来讲其实是一个质的变化,这也将产生更多正向的溢出效应,也能打开发展的瓶颈。积极地成为一个环境或者社会友好的行业,会使保险行业对外的形象大大提升。

  商敬国进一步指出,保险业大规模的ESG的可持续投资,有可能成为行业未来业务增长的新动能,当然在ESG领域也有很多值得挑战的要落实的,但是保险行业是可以创造出下一个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只要保险业积极主动作为,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董克用:我国老龄化速度比大家预想的快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在本次论坛上指出,我国老龄化的速度比大家预想的快。65岁和65岁以上的老人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3.5%,并且这个数据的比重在今后的几十年比原来过去的20年要快得多,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究竟该如何积极应对?董克用表示,去改革开放以来40年,我国养老金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我们的第一支柱覆盖面已经是10亿多人了,这个数量级已经是全世界第一。”董克用说道:“但是我们第一支柱也面临这些挑战,比如说第一支柱中,我们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未来发展来看有压力,因为这样一个制度主要还是现收现付的。所以,第一支柱将来就是回归保基本。”

  董克用指出,现在的第二支柱,特别是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还不够大,覆盖面都不到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的10%。“扩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我觉得保险业义不容辞。因为我们的保险业在这方面作为受托人的职责是主要的,而且受托肯定都是我们保险来做,并且我们还要去选择那些资管,我们自己还要管好他们的钱等等,保险业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非常重。” 董克用说道。

  此外还有第三支柱。董克用称,因为第三支柱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而保险业提供的养老金产品是稳健的,不是这一年某一个时刻赚的最多,但是它长期来看是稳定的,国家有各种政策来扶持合格的养老金产品,保险业大有可为。

  郑秉文:惠民保承保主体或出现两种极端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惠民保崛起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潜在问题》的发言。郑秉文表示,惠民保产品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价格亲民的普惠性与商业保险补充性相结合,实现了商保对社保的衔接;第二个特征,城市地域的专属性与可保可赔的灵活性相结合,实现了商保对社保的补充;第三个特征,基本运作的商业性与产品设计的区域公共性相结合,运行起来像个“小社保”。

  郑秉文进一步指出,由于惠民保利润的形式主要还是以管理费的形式来出现的,在保险主体那里就会出现两种极端状态,一个极端状态就是赔付率过低。另一个极端的状态是赔付率过高。

  “就低赔付率来讲,如果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参保人那里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就会出现逆向选择,也就是说健康体的参保人逐渐会离开这个制度,而吸引这个制度的是非健康体。这个制度留下越来越多的非健康体,导致这个制度的保费必须得提高。如果要是不提高,赔付就要穿底,这样对制度的可持续性带来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极端的情况及其结果。另外一个极端情况就是赔付率过高。它的结果同样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你如果持续的赔付率过高,始终处于边缘的亏损状态,久而久之保险主体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郑秉文说道。

  郑秉文建议,虽然惠民保是一款商业保险,但是由于它的三个重要的产品特征,政府的介入也是应该的。问题在于能不能给保险主体留下一个合理的区间,也就是说它应该提出赔付率的一个合理区间,每一年只要在这个区间里,就达到了监管的要求,也就是要弹性地执行政府提出的这些要求,这样对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就会更好一些,灵活性更多一些。

  阮琦:数字化转型是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阮琦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化转型是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主题演讲。

  阮琦表示,“加快数字化发展”已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转型,首先转的是科技,转科技的角色、转科技固有的思维,彻底改变科技过往只重需求、只重技术实现的被动定位。要求科技必须从业务的视角,围绕公司战略,深入市场,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与业务共同创造。

  阮琦称,数字化转型让中国人寿股份公司这样一个在总省市县都拥有机构,多层级、垂直型的传统企业,在组织层面实现了高度扁平化运作,各级机构的政策、资源都能在第一时间直达一线服务队伍和客户,并且能够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大大提升了组织的灵活性。

  刘挺军:保险+医养就是回归保险的本质,就是服务民生

  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保险+医养就是回归保险的本质,就是服务民生》的主题演讲。

  刘挺军在演讲中谈到,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面,整个保险行业都感受到真正的寒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认为这是短期或者中期的一个周期性的调整。但实际上这个背后是保险行业面临的外部市场和内部深刻的变革,它不是一个周期性的问题,人寿保险行业必然要进行深刻的变革。如果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中间丢掉了长期财富管理的基本功能、长期年金的功能,如果再丢掉健康险的市场,最后一定会被边缘化。这是我们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变革的方向在哪里?刘挺军表示,支付+服务、保险+医养,拥抱医养就是回归保险的本质,就是服务民生,它既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内在的规律,也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最主要是今天长寿时代已经来临,低生育率、低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和社会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变化,人口寿命持续地延长。所以,老年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均衡的。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要让保险发挥它的本质的功能。保险+医养这样一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它是用另外一种方式,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生活方式来引领人们面对长寿时代,能够积极地、自主地个人进行养老和医疗的筹资。

  李全:保险业现在需要的是“新生”

  新华保险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李全表示,“破局与新生”正是当下全行业上下求索的核心问题。这两年,大家一直在深入的找问题找症结,寻“破局”,但到今时今日,已经认识到局部、短期、点对点的破,不是解决之路,保险业现在需要的是“新生”,是道路、系统、全面的升级。

  “当前保险业要解决的是根本性、底层问题”,李全强调,保险行业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赛道的升级和重构。李全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路径而不是目的,其本质内涵是为满足人民需求而不断优化的发展路径。对寿险行业而言就是:细致的观察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推动供给侧改革;提高队伍收入,促进公平和进步,推动队伍转型;用好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推动管理提升。

  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李全强调,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 “人”,高质量发展是一条路径,不是财、物比拼,是创新和业能力。二是整体性思维。综合施策、系统推进,是整体 性的变革,不是一招杀出一条血路。三是持续创新,提升软实力。

  王光剑谈构建保险行业发展新生态:破茧新生 破壁前行

  太保寿险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剑在本次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共同命题。变的是环境变量,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带来行业发展新的矛盾;不变的是行业初心,回归保障既是底层逻辑又是必由之路。

  “粗放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路径和做法,在市场环境剧烈变化之下,反而成为阻碍行业转型发展的’茧’和’壁’”,王光剑强调,问题看起来千万条,归根结底是偏离行业初心和保险底层逻辑,唯有围绕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正本清源,回归初心,创新求变,放大优势,才能重拾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对此,王光剑认为,保险行业要立足“十四五”规划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稳健经营、价值导向的新发展道路上,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行业模式惯性和路径依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一是不破不立,通过动能转换、理念转换、模式转换三个“转换”,实现增强行业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效能、增强经营主体韧性的三个“增强”;二是立业笃行,保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之源。

  严智康:回归保险本源的四个核心问题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严智康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回归保险本源的四个核心问题》的主题演讲。严智康认为,行业有一个共识,就是回归保险本源的大势不可逆转,必须按照保险自身的规律办事,按照保险的本源要求发展。

  回归保险本源的四个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保险的立业之本,从业之本,展业之本和守业之本四个本源问题的一些思考。保险的互助共济本质,不仅决定了过去的保险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保险的未来。互助共济特性是保险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保险失去了内在的这个特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严智康表示,2006年出台的“国十条”就明确了保险作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定位,应该讲保险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同时,保险产品尤其是寿险产品属于相对复杂的金融产品。以寿险行业来说,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保险从业应具有从业门槛,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对保险行业高度的认同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回答好“从业本源”的问题,根本上需要建立对从业人员的标准。

  严智康认为,客户是企业的价值源泉。保险行业必须要顺应扩大消费、需求升级的发展趋势,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来重视客户,始终把客户放在企业经营的最高位置,围绕客户价值主张,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升级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差异化和品质化的保险、投资、医康养等综合服务需求,以一流产品加一流服务树立品牌、赢得客户,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保险的展业之本。

  王润东:“破局”是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阳光人寿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润东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主题演讲。王润东认为,中国企业包括中国险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在逐年不断地提升和加强。“破局”,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增速到提质的破局。其实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真正地按照寿险的规律前进,这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王润东表示,在保险行业,科技应用最核心的功能包括对客户需求的洞察。“这个客户到底要什么样的产品?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都是可以通过科技、通过大数据去做精准洞察的。同时后端我们可以对风控进行定价。我有一个强烈的想法,未来商业保险公司可以联合卫健委,对大数据做建模和分析,对我们的医疗险、重疾险的定价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包括对我们的核保风控都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单单靠保险公司自身的数据还是不够的,当然这需要持续共同努力地去推进这件事情。”王润东说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文章关键词: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