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罗亚尔:法国准备好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6:58 《财经》杂志

  法国对于接受“有权势的女人”一向保守,但塞戈莱纳罗亚尔成为史上距入主爱丽舍宫最近的法国女性

  □本刊记者 胡舒立/文

  53岁的塞戈莱纳罗亚尔比想象中更为平易近人。

  这位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候选人匆匆走进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二层的早餐厅。她个子中等,穿一身橄榄绿色针织套裙,棕色长筒靴,在一群身材魁梧、西装革履的法国男人当中,显得不很起眼。她面容优雅,气质自然,不经任何人介绍引见便径直走到我们面前,一边微笑着一一握手致意,一边用法文自我介绍。

  然后,她招呼我们坐到长条餐桌边,自己先选了个中间的座位坐下,又让正站在一旁的我坐在她身边。罗亚尔请来一起早餐的是十来位中国女性。大家甫一落座,她便提出,你们来讲讲中国妇女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吧。

  这是在1月9日上午9点半;罗亚尔结束了为期四天的访华政务活动,又刚刚参加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可以理解,首次来华的罗亚尔此时更想了解作为中国人的中国女性。

  身处法国政坛漩涡中的罗亚尔,也确因身为女性而面对更严峻的挑战。15个月前的2005年9月,普瓦图-夏朗德大区议会主席罗亚尔正式提出竞选总统的打算后,她所在的社会党一位政治家法比尤斯就发出疑问:“谁来照看她的孩子呢?”——这句话此后数以千次地被引用,成为法国政坛轻视女性的某种证据。

  女政治家的空间

  塞戈莱纳罗亚尔出生在塞内加尔达卡的一个法国殖民军人的家庭,出生后不久,她的家便迁至法国东北部的洛林地区。她是家中八个孩子中的老四,由于是女孩子,在老派的父亲眼中一直很受歧视。

  在罗亚尔上校看来,女人就应当一辈子呆在家里生孩子,他甚至对人称“我有五个孩子、三个丫头”,根本不把女儿当成孩子。父母

离婚后,母亲一度拿不到赡养费,不得不靠打扫卫生维持生活,后来兄弟姐妹联合将父亲诉上法庭,才为母亲争回了赡养费。

  塞戈莱纳罗亚尔自己育有四个子女,最大的已经23岁,最小的14岁。不过,职业政治家罗亚尔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她已经和孩子们的父亲、现任社会党主席霍兰德共同生活了25年,但一直保持同居关系。

  在此期间,罗亚尔事业发达,从担任前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顾问,到后来相继担任法国的教育部长、环境部长、家庭子女部长;直至2004年,她当选普瓦图-夏朗德大区议会主席,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个握有地方大权的女政治家。

  政治家生涯伴随着怀孕生子,罗亚尔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过,她深知兼顾事业与家庭的艰辛。

  1月9日,在北京共进早餐时,我们也问及此事,罗亚尔又显出诙谐,指着餐桌边同来的法国男同事们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男人们的帮助。”满桌中国女人于是一齐将眼光投向在场的四五位法国男士,迎来对方腼腆的笑。

  塞戈莱纳罗亚尔只能期望法国人已经有了充分准备,可以接受一个女性总统,但国际观察家们仍多少有些质疑。法国社会虽然先进,但对于在政治上接受“有权势的女人”态度一直相当保守。

  法国妇女直到二次大战之后才获得选举权,比土耳其还要晚十年。事实上,在塞戈莱纳罗亚尔当选普瓦图-夏朗德大区议会主席之前,法国只有一名女政治家埃迪特克勒松有过真正的实权职位——她在1991年担任过密特朗政府的总理,但在位只有11个月就被迫辞职。

  现实留给法国女政治家的空间并不阔大,这或许正是塞戈莱纳罗亚尔问鼎爱丽舍宫的努力时时具有女权主义色彩的原因。但过去一年来,罗亚尔在法国的人气不断升高。

  观察家们说,这缘于法国经历了近来因青年就业和移民问题引致的社会动乱后,改变现状心情强烈,已经失去了对“灰法男性政治家”们的兴趣。而塞戈莱纳罗亚尔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清新形象,正适应了这种求变之心。自去年来,她在民意调查中的得分不断攀升,最终在11月中高票击败党内男性对手,夺得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

  对大选信心十足

  “欢迎你们来巴黎!”在1月9日的早餐快结束时,这位现任的罗亚尔以巴黎主人的口气发出邀请,神情看去很是兴奋。我禁不住问:“你对即将到来的大选很有信心”?“是的,只有三个半月了。”她对获胜信心十足。

  直到现在,罗亚尔尚未提出自己完整的正式竞选纲领;人们更多地是从往昔她作为政治家的行事风格和言谈主张中,分析这位总统候选人的想法。观察家分析,罗亚尔在竞选中打的是“地方牌”。她在法国各个行政区巡回竞选,在参加集会时经常从台上走到人群中演讲,承诺将来会把权力从巴黎的精英下放到地方政府。

  法国的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执政已达12年之久,所以,她以在野党身份不断地说“右派必须离开”,强调恢复法国社会的“道德与公正”。这一切,加上她任普瓦图-夏朗德大区议会主席时在教育、劳动福利和弱势者关怀等方面的务实之举,人们也完全相信罗亚尔在内政问题上会坚持“左翼立场”。

  塞戈莱纳罗亚尔也在强调不仅要继承,还要创新。在欧洲社会民主党政治家中颇获认可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一直在较激进的法国社会党内遭到广泛批评,被讥为撒切尔的“秘密同党”。而罗亚尔在有意参选后不久即向媒体表示,她很崇敬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这种引起很大争议的立场,使观察家将她划入“中左”之列。

  外交领域被普遍视为罗亚尔的弱项。正因此,她的海外访问,亦被视为“提高海外知名度”之举。美国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欧洲主管查理库布恰(Charlie Kupcha)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不是访华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面积报道,美国人几乎没有听说过塞戈莱纳罗亚尔这个名字。观察家一般认为,罗亚尔的外交主张会与美国保持距离,而且在人权问题上比较积极。

  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则看到了罗亚尔在国际事务中的开放和善意。她对近些年来中法两国之间密切的合作关系颇为认可,但也明言如果当政不会完全照搬前任的对华政策。

  “在每个时期,我们都需要具有新意的对华政策。”罗亚尔说,“如果我当选总统,我将着重敦促更多的法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而且,法国政府将向中国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奖学金,以接纳更多的中国学生。我还会让法国人有更多机会学习中文,让每一所法国高中都可以教中文。”

  她坦承法国不应该惧怕中国的崛起,还认为法国企业应该保持自己的活力,增加来中国投资和创业的机会。

  “渴望未来”

  事实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对自己的施政主张滔滔不绝,强调新意主张探索,正是一种开放式的“塞戈莱纳风格”——法国媒体都普遍将她称为“塞戈”。

  她的网站名为“渴望未来”(www.desirsdavenir.org),设有博客功能,征集公众关于经济、就业和移民的看法。她在网上一章一章地写一本书,一部政治宣言,而且邀请公众参加写作。“这使公民编织政治主张的乌托邦之梦成为可能。”法国人这样评论,罗亚尔也由此被称为“电子弥赛亚”。

  她的网站在短短三个月里就吸引了8万人加入社会党,使这一左翼在野党的总人数达至21万。据说党员总数超过20万在该党历史上只有两次,一次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一次是在1981年——密特朗正是在这一年当选,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总统生涯。

  1月14日,就在罗亚尔回到巴黎后不久,法国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进行选举,党主席、现任内政部长尼古拉 萨尔科齐以98.1%的支持率,正式被推选为该党惟一角逐2007年法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

  人们普遍认为,富于魅力又富有争议的萨尔科齐正是罗亚尔的主要对手,媒体早有“塞戈对萨科”之说。属于“中右”立场的萨科齐与罗亚尔风格迥异,内政外交皆有丰富经验,执政主张鲜明每常雄辩滔滔,这也使他获得了大量好评。

  即将到来的竞选局面要复杂得多。如果现任总统希拉克有意参选,右翼可能分裂出新的派别,而且极右翼代表目前的参选决心已非常强烈,法国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竞选人。法国实行两轮多数制选举法,如果第一轮投票所有候选人中无人获得绝对多数(50%以上)选票,则只有得票率最高的两位候选人(或者占较大优势的候选人退出后剩下的两位最高票率候选人)能够进入第二轮决赛。

  法国已确定,今年4月22日为第一轮选举日,5月5日为第二轮选举日。人们设想中“塞戈对萨科”的局面很可能在第二轮出现,今年的法国大选仍充满悬念。

  罗亚尔的爱人霍兰德并未参加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的最后角逐。法国媒体甚至一度有传言称,罗亚尔有意在大选前与他结婚。在我们的早餐行将结束时,我随口问及此事。“为什么要结婚?”她反问;俄而,又说:“那样我会成为笑柄。”

  这就是塞戈莱纳罗亚尔,凡事自有主张,看去自然而且坚决。 一小时前,她在访华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已表示,当选后首个出访的国家,很可能就是中国。

  本刊美国首都华盛顿特派记者李昕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财经》杂志网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