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六轮谈判无果而终 美方威胁继续特保措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8:16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 程刚) 被各方赋予很高期望值的中美纺织品贸易第六轮谈判无果而终。来自美国贸易谈判署官方网站的消息证实,双方此轮谈判未达成任何协议。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商务部尚未就此次磋商情况发布声明。 美方首席谈判代表戴维-斯普纳在随即发表的声明中表示,“我们刚刚结束与中国举行的旨在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全面协议的谈判,但没有达成能够满足我们国内制造商和零售商需
此轮磋商原定时间为10月12日至13日两天,但出乎观察家们意料的是,双方于今天中午即提前半天结束了磋商。而且,中方迟迟未对磋商情况发表声明,双方亦未公布下一轮谈判的时间与地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注意到,这与前五轮谈判形成了鲜明对比。之前双方曾多次延长预定的磋商时间,并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出分歧缩小和希望进一步磋商的积极愿望。 梅新育同时注意到,戴维-斯普纳的声明只字未提取得了什么进展,以及是否将进行下一轮谈判,反而近乎赤裸裸地向中方发出了威胁:“我们将继续在适当的情况下采取这样的措施。”“这不能不让人猜测,是否双方已经各自亮出了最后的底牌,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继续谈下去了?”梅新育说。 此外,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今天援引美国商务部纺织服装办公室网站的最新消息显示,美国4家纺织业和工会组织又于当地时间10月11日向美国政府递交了针对中国产棉制毛巾产品的特限申请。截至目前,美业界已就中国24项纺织品(涵盖42个类别)提出了特保申请,美国政府已受理了其中23项申请,并对其中的10项产品实施了特限。 梅新育博士认为,这些迹象均表明美方在今天的谈判中继续坚持其强硬立场。但他表示,鉴于美国国内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且无视国际准则的倾向,此次纺织品争端之初美方行动过于高调以至于骑虎难下,第六轮谈判失败也不足为奇。“短期内,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调整自己对中美纺织品争端解决方案的期望目标。”梅新育建议说。中国政府原来所期望的“次优”目标是达成类似中欧备忘录的协定,在不牺牲原则的前提下,以可以容许的较低代价为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赢得一个稳定的环境。假如事实证明这项期望目标无法达成,那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在继续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着眼于其他目标。“这些其他目标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可以是通过这一次的激烈争端让日后美国不会再肆无忌惮地对我国其他商品横加限制。”梅新育说。 从去年10月22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袜类商品实施特保措施至今,这场争端持续时间已长达11个月。来自海关的统计显示,由于美方对中国纺织品设限,部分出口品种已陆续达到全年的配额限制,这导致中国纺织品退运进口大幅增长。 除了封关带来的直接损失,短期内看不到双方达成协议的希望,还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上弥漫的不确定性。由于美国对中国一系列纺织品实行限制措施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前已出现了美国采购商减少在中国的订单和将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的现象。这也令中国的制造商不敢轻易接下来自美国的订单。 福建石狮盖奇集团董事长王衍筑告诉本报记者,为了绕开美国方面的限制措施,该公司不得不忍痛将事先预定的两万件成衣出口改为出口利润微薄的面料。 一些像盖奇这样原本希望扩大业务的中国纺织企业开始将部分产能转向其他国家,以躲避专门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配额限制。“我们不得不在印度和越南新投资生产线。”王衍筑说。还有一些中国企业则将新增生产线设到了蒙古、柬埔寨、孟加拉、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本被视为中国纺织行业的竞争对手。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测算,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的设限,中国纺织品至少减少出口美国20亿到30亿美元。这还导致超过16万的中国工人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