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铝都银光亮五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15:17 《企业文明》

  一种博弈曾在这里演绎,一种繁华曾在这里沸腾

  它们越过无数春夏秋冬

  飘走的虽然逝去了,但留下的却永恒地留在了这里

  并镌刻在历史永不消亡的记忆柱上

  本刊记者:李万全

  透过历史滚滚的氤氲,一个渐渐清晰的镜头定格在了一幅景致别样的画面上。在绿荫点缀之间,一幅简洁明快的图案跃进了人们眼帘:为国家多做贡献、为社会多创财富、为员工多谋利益!

  多么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与其说这是西南铝的“企业使命”,不如说它是西南铝业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来,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擎使命大旗,把绚丽的结晶艺术地点缀到了“使命”的徽记上。40年的风雨兼程,40个春秋的斩关夺隘,西南铝人把铝都的热土渲染得多姿多彩。

  40年来,西南铝为各行各业提供各类铝材200万吨,产销量和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榜首,成为带动中国铝加工业持续进步、确保向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源源不断提供优质铝材的中流砥柱。

  半卷红旗映铝都,地杰人灵代代传。尽眺西南铝灿若星汉的发展史,遍数西南铝层出不穷的英雄事,不但令西南铝人为之骄傲、中国铝业人为之骄傲,而且也令中国工人阶级为之骄傲!

  永不畏难的超人力量

  从远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艰苦卓绝,“自力更生”传统就像黄河奔流不息的江水源源不断地涌流在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当国家一声令下要自行设计建造新中国第一座因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而被迫终止的年产10万吨的大型铝镁钛合金加工厂时,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建设者们,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战天斗地”的大旗。因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需要大规格铝合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多种多样的优质铝合金。从此,新中国的铝加工业翻开了崭新一页。

  争国格何惧艰辛 开先河不辱使命

  西彭地处重庆中梁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带。这里海拔高度虽谈不上巍峨壮观,但起伏连绵的荒山秃峻却举目可见。要在这穷山僻壤建立起一座现代化大型“三线”企业,这在刚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历史上尚属罕事。仅就工厂设计,从考查准备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整个过程就历时近10年。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参与者们既要顶住“文革”势力的冲击,又要正视国家“一穷二白”的现实,惟有把纯朴的事业情感转化为奋发有为的工作劲头。在暑去寒来的日日夜夜里,设计者们熬更守夜地绘制出了有效施工图9564张,张张图纸无不凝聚着他们艰辛的汗水与心血。

  1965年7月1日,一场“自力更生”的施工大战在西彭打响。上万名施工建设者们,把来自天南地北的呐喊集中抛洒在了这条东西连绵6公里、南北横贯7.5公里的山坳里。到1969年11月25日,当第一块大方铸锭在熔铸车间2号天然气炉鲜亮出炉时,那来之不易的浅浅笑靥才悄悄地爬到了建设者们汗迹斑斑的脸上。1970年7月1日,压延车间奏响投产凯歌;次年3月,12500吨水压机安装再传捷报。至此,中国第一座年产铝材24500吨、拥有熔铸、热轧、冷轧、精整、模压和挤压共6条主要生产线的大型铝镁钛加工厂正式诞生。祝贺伴随着欣喜在神州大地上久久回荡。

  抗干扰忍辱负重 求发展主动出击

  “自古英雄多磨难”。确切地讲,西南铝诞生在“生不逢时”的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蔓延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让企业亦步亦趋地饱尝了“动乱”之苦,8000吨年产量的艰难徘徊,虽然使企业稍逊风骚,但忍辱负重的文化积淀却深深地扎在了企业的土壤里。

  粉碎“四人帮”的霹雳一扫长天阴霾,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南铝紧紧抓住“迟到的春天”的阳光缆绳,主动适应国民经济转轨变型的调整方针,奋力进取,首次于1977年摘掉了亏损帽子,并在1980年实现了年产22500吨、接近一期工程设计能力的目标。

  善于“负重”的西南铝人从不妄自菲薄,伺机出击则成为他们的传统风格。当产能达标的喜悦在职工心中尚未褪尽之时,“二期工程”又吹响了号角。西南铝大规模引进安装了10000吨多向模锻水压机以及第二台2800毫米冷轧机和1400毫米冷轧机,累计引进国外设备与生产线36项,其中包括:铝焊管生产线、铝门窗生产线、氧化上色和中小管棒生产线以及3万吨水压机改造项目。企业综合产能大大提升,产品发展到17大类、90多种合金、834个品种、上10000个规格。西南铝产品倜傥地走进了美国,其生产的精密航空模锻件获得了美国波音公司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为波音公司提供航空锻件的厂家,并为波音公司生产了近万件精密模锻件。号称“亚洲第一环”的特大型锻环,当时只有美俄两国才拥有的手段与技术,由西南铝人锻造加工后亲手送上了我国自制的“长征”系列捆绑火箭上,成就了中国卫星的圆满发射。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让“亚洲第一环”风采更加卓著。西南铝还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提供的20余种铝合金材料,搭起了中国电子对撞技术成功的阶梯。到1989年,西南铝铝材产量连续迈上三个台阶,年产量一举突破了50000吨大关,利税达到1个亿。

  第一次创业被西南铝人用忍辱负重的勤劳书写出了新中国铝加工业绝无仅有的创业史。从他们脚下走出了一座初具现代化规模的大型铝加工企业。中国铝加工业开始在世界铝业崭露头角。

  自加压挑战危机 不气馁负重前行

  然而,市场经济的雷鸣无可阻挡地由远至近,计划经济的“御寒”衣钵渐渐失去“保温”功能,企业开始面临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从1990年开始,西南铝在边生产边技改的同时,由于投资体制改革及汇率的急剧变化,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总起来讲,中国铝业发展稍滞国际步伐。仅在1989年,我国铝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1/30,即为美国的1/8、前苏联的1/5。为了尽快改变这种滞后状况,用世界新技术武装企业,国家决定对西南铝进行改造扩建,并列入国家“七五”、“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22亿元之多。

  吸取第一次创业的正反经验,西南铝第二次创业以大视野、高品位切入,旨在抢滩世界铝加工业的高精尖领域。从1990年开始,他们先后对包括:冷热轧板、带材生产系统、扁锭熔铸生产线、薄板生产线、涂层成型生产线和铝箔生产线等在内的多个项目进行改造扩建,企业一跃成为了完全具备向市场提供铝及铝合金板、带、箔、型、管、棒以及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20多个大类、100多种合金、900多个品种、13600多个规格的铝加工综合能力居亚洲之首的大型企业。所形成的11条生产线,使企业产能由6.3万吨提高到了21万吨,销售收入将比过去提高6倍,利润提高8倍,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尤其是特薄板生产线的投入生产,填补了中国高精度、高性能特薄铝板带产品空白,标志着中国铝加工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时代。

  然而,技术改造在带给企业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却也带给了企业高额债务负担,企业帐面资产负债率逐步攀升甚至超过了100%的禁界线。不改造企业肯定活不好,但投入改造重负之下企业也难以痛快起来。然而,深明大义的西南铝人,宁肯过苦日子闯难关以求发展,也不愿意在不寒不暧中过“太平日子”。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考验下,西南铝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张弛有度,一方面秩序井然地加大生产经营力度,另一方面用生生不息的西南铝文化支撑企业永不气馁地负重前行。面对困难,广大职工并没有被仅有5000元——6000元的年薪低收入所动摇和困扰,相反所表现出来的“人心不散,干劲不减,队伍不乱,理念不变。”的超常人作风,使西南铝“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坚忍不拔达到了鼎盛。

  渡过黎明前的黑夜,一抹朝霞正从天边冉冉升起。

  永不言败的超常求索

  中国古老传说中“愚公移山”典故成为“持之以恒”精神的象征,因为万事惟有“持之”才能“功成”。面对困难永不言退,面对挫折永不言败,只有永远不放弃追求,才有可能最终获得胜利。西南铝在历经多年亏损的打击后,非但锐气未减,反而愈战愈强、愈战惊奇愈频现。从2000年起,西南铝重捶擂响了第三次创业战鼓。

  整合力内外竞发 破常规浴火重生

  不在常规中突进,便在常规中衰亡。以肖亚庆为首的西南铝新一代领导集体,把对市场经济的洞察能力捶打得格外敏锐:振兴西南铝的关键必须跳出“温水煮蛙”怪圈,与其守株待兔观望,不如勇破常规浴火重生。

  2000年1月31日,在重庆西亚大酒店浓烈的气氛中,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与西南铝联合协定,对西南铝原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实施债权转股权。债转股后,西南铝资产负债率骤然下降50%,压在企业头上沉甸甸的负担顿时减轻,企业获得了轻装上阵的发展机遇。同年12月,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组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由工厂式管理转制为公司制管理,集约化的新型管理将生产单位、保证单位、专业单位等四种管理模式送到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轨道上。集团公司于2000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股权结构多元化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最大的铝加工基地入户落地。

  止滑力拦截滑坡 “严细实”刷新管理

  企业发展如同物体推进一样,切断“退”路,才能开辟“进”路,企业没有“止滑力”就谈不上“前进力”。“严、细、实”的企业管理理念在西南铝党政领导的苦苦探寻下阔步走进了企业、走进了职工大脑。

  作为一种行为原则的“严、细、实”,它追求的是工作“实效”,强调的是精细“过程”,执行的是严格管理与操作。“严、细、实”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倡导“一个转变”即作风转变;实现“四个结合”即:把作风转变同提高办事效率结合起来、同提高工作质量结合起来、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同创造性开展工作结合起来。“严细实”理念从思想上灌输、制度上体现、行为上规范、工作上落实,一时间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纲领。新理念带来新变化,企业经济滑坡“嘎”然刹车。2000年,西南铝商品总量突破11.3万吨,一举结束了连续9年停止不前的亏损局面,初步取得了企业改制后的首战胜利。

  牵引力开新路径 新举措再造新人

  “止滑力”大力推进,“牵引力”同时升帐。由西南铝党政工团联合发起的“我为西南铝发展作贡献”的主题活动在企业上下全面推开。活动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生产创新等多个突破口推进,动员全体职工在加强管理、创新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创新营销等方面挖潜创新、再创新高。同时,西南铝还出台了《关于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考核激励的实施办法》,同步实行了对各类荣誉获得者的试行奖励办法,极大增强了牵引力度。“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集团公司党委发起的“学理论,强信念;学知识,强管理;学科学,强素质;学政策,强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使西南铝职工整体素质发生了质的变化。2001年,西南铝商品总量刷新纪录,完成铝材产量14.4万吨,同比增长31%,实现利润8000多万元。久违的成功让西南铝人着实品尝到了美妙滋味。2004年,西南铝经济总量再创新高,产销量实现21.4万吨,总产值同比增长17.7%,出口创汇突破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4%,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2.%和25.6%,产销率和货款回笼率分别达10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创国内同行业新纪录。第二次创业播下的种子经西南铝人15年艰苦卓绝奋斗后终于如愿以偿,企业胜利实现了达产达标。这是智慧与胆识的结晶,是西南铝人前赴后继的结果。

  人本观创新机制 人与企命运相连

  驾驭创造的主体是人。人本观的核心要点是在既尊重人关心人的同时还必须改造人,让人力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资源。机制创新便成为西南铝跨上历史新台阶的直通大道。

  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干、怎样干、谁人去干”的问题。颇显西南铝特色的“三项制度”改革正是围绕这一原则展开了“攻坚战”。科室管理的目标定量化、生产操作的成本优质化、营销工作的市场细分化,各个岗位通过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实施竞争上岗、岗位动态管理和岗位绩效管理,把过去提倡的单纯向“苦、脏、累、险”倾斜,转变到向关键人才、核心人才倾斜的导向上来,以促进企业核心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改革改于制度、化于心智、落于行动,让职工真正明白了“一分钟有60秒”的运用空间,昔日的“大锅饭”如同嚼蜡似的滋味再也没人愿去动筷。不同单位、不同班组、不同岗位的不同收入,吸引着职工向“绩优”冲锋。企业兴衰与职工命运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搭在一辆车上。职工人均年收入从1994年的5300元,到2004年上升到21000元;职工住房明显改善,由1978年的人均居住3平方米,到现在已出现一家多宅的情况。西南铝人少有的自豪深深地写在了每一个人脸上。

  科学观扬帆启航 老设备重焕青春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成为引领企业大步向前的靓丽旗帜。在人力资本的武装下,企业资本如蛟龙腾起,挖潜改造成为西南铝的普遍倡行。

  一度闲置了20多年的8000吨水压机,建造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自动化水平低、设备控制精度差,因而被长期冷落。没曾想到,30年以后,担任中国特种型材制造的历史重任却落到了这台水压机身上。西南铝在通过多方力量的支持协助下,将这台老式水压机经过精心改造与配套以后,打造成了当今世界上只有德国和日本才能完全掌握车用大型铝合金特种型材生产技术的生产线。至此,我国完全依靠进口车用大型铝合金特种型材的局面宣告结束。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表明中国铝加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同行业的差距已经迅速缩短。

  6000吨板材拉伸矫直机和九辊矫直机,是20世纪70年代初诞生的,其生产的大规格铝合金拉伸中厚板为世界抢手产品,世界上只有二三个国家才拥有这种设备与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设备来到西南铝后就被打入了“冷宫”。当技改春风送走20世纪以后,昔日“冷宫”开始转暧,冷落了30来年的6000吨板材拉伸矫直机和九辊矫直机走进了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现代化配套改造的新战场。西南铝成功建成了亚洲第一条年产1万吨大规格铝合金预拉伸板生产线,它的诞生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该项目上的空白,并且可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瞄准国内市场和国际铝加工先进技术,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家电、建筑装饰、包装以及印刷提供优质铝材,这些年来西南铝不但成功地填补了我国地铁、轻轨所用多孔型材的空白,而且还成为中国惟一能提供全铝易拉罐料、高档瓶盖的企业,所奉献的PS版基在中国印刷业市场占据大部分份额,所生产的建筑装饰用彩色涂层铝板、铝幕墙板无可替代地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荣膺全国10大著名铝塑复合板生产企业称号。

  和谐观一路飘香 厂与社携手发展

  “优质、高效、低耗、创新”,既提供品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又创建人类“优质”的生存环境——西南铝经典的环境方针,始终秉承节约务实的传统,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低能耗、低物耗”。这一系列举措集中体现了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新貌。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大基础。仅在上个世纪,西南铝累计投入环保资金达2600多万元,先后建立起了9座废水处理站、3座酸雾处理塔、3台消烟除尘设施、50台防噪设施,使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和环保监测执行率分别达到了100%。西南铝连续4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以及中国铝业公司和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联合授予的降本增效、节能降耗“先进单位”称号。

  以稳定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和谐与厂办集体企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和谐与当地社区的共建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相辅相存关系,和谐的主旋律在西南铝内外唱响。西南铝主动参加了社会扶贫帮困活动,自觉承担起了为重庆潼南县捐资建校、为抗击非典向社会捐赠等社会责任,社会公益事业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中,西南铝先后分流安置职工800多人;为社会举办大型再就业招聘会提供岗位9388个,提供职业指导5546人次;帮助1332名因历史原因造成失业的人员全部实现了就业。卓有成效的再就业工作,使西南铝登上了“全国再就业先进企业”的光荣榜。

  企业和谐如春风荡漾,企业形象似高山伟岸。西南铝大踏步地跨进了第九批创造中国企业新记录的行列,这是从全国31个行业、312家企业申报的642项中产生的令业界骄傲的美誉佳称。企业吸引力源源释放,吸引着众多“孔雀东南飞”。如今,西南铝吸纳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600多名,其中,高级技术人才占9%,中级技术人才占45%。

  永无止境的超前跨越

  “生命周期”理论虽然圈定了生物生死兴衰的时间表,但超越极限再创新的“生命周期”决非史无前例。然而,极限是一个“坎”,是一个诸多生物难以逾越的“坎”。跨越这道“坎”,迎接你的一定是花明柳暗;倒于这道“坎”,收获的最多只能是“一声叹息”。西南铝领导深谙此理。他们没有让“生命周期”钳制自己的视野与行动,相反,创造一个又一个生生繁衍的“生命周期”则成为他们永无休止的勇敢追求。

  高起点引领潮流 大目标掷地有声

  “致力于持续改进,不断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致力于与客户形成战略合作、战略联盟,共同搏击市场;致力于中国铝加工业的发展,立志引领中国铝加工潮流,始终成为中国铝加工业的排头兵。”西南铝高起点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集中体现了中国铝加工业的非凡气度和问鼎世界尖端铝业的强劲攻势。

  按照中铝公司“跨越式发展铝加工”的总体战略思路,以赵世庆总经理为首的西南铝新一届领导集体,把实施集中化的成长战略,全力在改造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振兴、在不断完善自我中做优做强企业作为未来的宏大愿景,努力把西南铝建设成为以铝材生产为主、相关产业为辅、资本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管理科学化的大型铝业集团。企业发展目标清晰可见,到2006年,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力争使铝材年产量达到3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到2010年,铝材产量将达到50万吨,营业收入创造100亿元;到2015年,产值突破200亿元,进一步做优做强铝材主业。届时,西南铝将成为中国铝加工业一位强悍无比的勇士冲刺在世界铝业的竞技场上。

  信息化再造流程 产学研立体推进

  永无止境的企业流程再造,既是企业管理进步的标志,也是企业科技水平的再现。“数字工厂”作为现代企业必须打造的新型模式,在西南铝全面登陆。

  纳入国债重点支持的西南铝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管理信息化和工业过程控制信息化两大部分的建设,实施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实现“管理咨询和产销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绩效监控科学化”。“数字工厂”为西南铝的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晋升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西南铝技术中心,通过“产、学、研”的立体协作,陆续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38项、新技术开发66项、推广应用110项,完成军民新品3680项,有20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和市级科技进步奖,有41项先后50次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称号,有2个产品5次获得国家金质奖、4个产品8次获得国家银质奖。在中国工程院士、铝加工专家、我国现代铝合金模锻压技术开拓者之一曾苏民主持下,先后研制出了100多种新产品,创造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有1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2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目前,西南铝72%的产品达到国际水平。“西南铝”商标荣获了由《中华工商时报》等17家全国性报刊媒体及互联网举办的“中国国际商标大赛”评选活动国内商标10大“中国最具潜力商标”称号。

  “1+4”横空出世 西南铝做优做强

  早在1999年10月,中国铝业总公司铝加工发展研讨会专门就“西南铝热轧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论证”进行了论证,提前将西南铝现有热轧生产线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热连轧生产线方案摆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上。2000年3月,“热连轧”项目被国家经贸委列入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重点产品和技术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2002年5月22日,获国务院批准。“1+4”项目的横空出世,标志着西南铝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热连轧生产线是我国第一条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年产30万吨高精铝板带箔材的“热粗轧加4机架热精轧”生产线,是占领我国铝加工制高点和代表中国铝加工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它的建成投产,将使我国铝加工业跨入世界先进铝加工行列,彻底改变我国铝加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档铝板带材箔材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我国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高档铝板带箔材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004年9月16日,中铝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6月,热连轧生产线正式竣工投产。

  以全新面貌诞生的中铝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能向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挺进,其管理的扁平化、绩效的超常化令人叹为观止。一个仅有300名职工、30名管理人员、却以年产30万吨以上高精热轧铝板带材的绩优企业将以更多的精湛馈赠世人。

  2002年5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莅临西南铝考察时指出:“我们国家能在世界上站得住,关键是我们有这样的企业!我们有这样的产品!”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许多像这样具备很强技术能力的国有企业,一定要下大力气,把企业办好、办强。”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与殷切教诲,既是对西南铝所获成绩的巨大鼓舞,也是对西南铝发展方向的光明指引。

  凌空新世纪,世界铝业征战的硝烟正挡不住冉冉升起的一轮朝阳的金碧。在寒冬与新春更替改变着岁月的征程里,春华秋实的芳香正飘洒在西南铝业的头上。回首40年,西南铝业创造的辉煌正光照环宇;面向未来,西南铝业正神采奕奕地向着“做优做强”目标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又一个崭新的篇章一定会在西南铝人的手中一气呵成!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