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 正文
 

傅成玉可能择机赴美游说优尼科 与美政客面对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07:22 东方早报

  

傅成玉可能择机赴美游说优尼科与美政客面对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早报北京专稿 陈利华

  此前,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已经向美国国会议员发出信函,试图消除美国政界人士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担忧。有消息人士称,傅成玉也可能动身前往美国华盛顿,与美国政界人士进行面对面沟通。昨天晚上9时,早报记者就此询问中海油总裁周守为,据他透露,傅成玉目前还没有去美国,也未确定是否前往,“是否成行要看情况再说”。他告诉记者,此次
前往美国的高管中,并没有董事会的成员。

  据了解,为了同优尼科就收购进行谈判,中海油的首席财务官杨华和其他高管已经动身前往美国。双方的谈判有望在本周内正式开始。

  三天前,傅成玉曾就此表示,“如有必要,我会去华盛顿。如果和他们面对面谈,我相信他们会对中海油以及我本人有更多的了解。”

  为了此次竞购,中海油聘请了三家投资银行、三家律师事务所、两家媒体战略集团,还有一家德克萨斯州游说机构携手上阵。根据顾问的建议,中海油还在华盛顿和北京两地成立了有关办公室,以尽力赢得优尼科股东们的支持。傅成玉还考虑亲自前往华盛顿,会晤国会议员。

  此外,中海油还建立了庞大的智囊团队,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等著名投行和美国顾问团Public Strategies Inc.———这是一家被认为是能够直接沟通华盛顿的德克萨斯州公司,该公司高层Mark McKinnon曾在布什总统2004年的大选中负责媒体宣传。

  消息人士透露,2004年9月底时,对优尼科收购的分析和规划就已经驶上了“快车道”,中海油开始与投行接触协商交易。

  外电认为,从很多方面来看,中海油在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率先面对这类挑战并不意外。虽然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财务实力更强大,但中海油更灵活、更敏捷,与外国公司打交道时经验更丰富,管理风格也更接近西方企业。

  中海油员工只有2524名,与包括雪佛龙在内的许多外国公司成立了一系列合资公司,共同勘探开发中国近海油田。中海油的8名董事会成员中有4名非执行董事,均为外国人。董事会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今年3月,独立董事肯尼思-柯蒂斯对竞购优尼科的计划表示保留意见时,傅成玉同意推迟出价,让其他董事有更多时间仔细考虑。

  傅成玉上周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中海油的动机“纯粹是商业性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海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