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财经》2005 > 正文
 

绯闻绊倒波音CEO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9日 14:46 《财经》杂志

  “他们(高级雇员)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公司形象的典范。”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说

  □ 《财经》实习研究员 康理诚 本刊记者 王丰/ 文

  3月7日晚上8点13分,波音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建民(David Wang)正与他的妻子一道,
在人头攒动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里等待一场爵士演唱会的开始。61岁的王建民此刻还不知道,一封来自美国波音公司董事长路易斯普拉特(Lewis Platt)的电子邮件刚刚发到他的邮箱,信中包含着一个令波音公司上下乃至全球观察家震惊的消息。

  “演唱会过后,回家的路上,我收到公司公关经理发来的手机短信:哈里斯通塞弗辞职了。”王建民对《财经》说。

  “棕榈泉出轨事件”

  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斯通塞弗(Harry Stonecipher)辞职本身,对波音全球15.6万名雇员来说,也许不是太大的新闻。毕竟,近几年来波音公司因种种丑闻而屡遭损失,这已经是15个月来第二次因丑闻而炒掉自己的首席执行官了。

  不同的是,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绯闻,而不是财务危机。

  3月8日,王建民在波音中国公司总部召开全体雇员会议,向他们通告了斯通塞弗辞职的消息,并回答他们的问题。从董事长普拉特发来的邮件看,导致斯通塞弗辞职的事实情节十分清楚:10天之前,波音公司董事会收到一匿名雇员提供的消息,68岁的CEO哈里斯通塞弗与公司的一位女性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婚外恋情。董事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证明消息属实。董事会随即要求斯通塞弗辞职,后者则采取了完全合作的姿态。

  波音公司宣布开始寻找接替斯通塞弗的人选。同时,公司现任首席财务官、56岁的詹姆斯A贝尔,将暂时兼任CEO和总裁职务。

  董事会的轻描淡写掩盖不住媒体和公众对绯闻的关注。随着《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主流媒体的深入报道,整个丑闻的细节逐渐浮现——导致已婚并有两个孙子(女)的斯通塞弗辞职的婚外情的女主角,是48岁的黛博拉皮博迪。

  已经离婚的皮博迪是波音公司政府关系办公室的负责人。据媒体报道,2005年1月,波音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集体到佛罗里达州棕榈泉度假,两人的恋情从此开始。美国媒体已经为这次假日恋情起了一个绰号——“棕榈泉出轨事件”。

  消息披露后第三天,斯通塞弗的妻子琼向法庭申请离婚,结束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与其他人一样,我简直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击溃了。”她说。

  临危受命

  性丑闻固然令人震惊,但对于许多波音中国公司雇员来说,董事会的决定似乎有些极端。

  “雇融们纷纷发问,(斯通赛弗)是个好领导,为什么仅仅因为这件事就让他辞职?”王建民说,他向雇员们解释,此事与斯通塞弗过去的成就无关,公司完全承认他的功劳。“但是,一旦出了这样的事,他能否继续领导公司?正是出于这样的担扰,董事会才要求他辞职。”

  与其前任菲尔康迪特不同的是,斯通塞弗的婚外情并未引起任何纠纷或利益冲突——黛博拉皮博迪并不直接向斯通塞弗报告,公司董事会也承认,斯通塞弗没有为他的情人牟取任何加薪或升职的好处。相反,这位波音老臣在很多雇员眼中是一位“受命于危难之中”的英雄。

  在他的前任康迪特担任CEO期间,波音公司被一系列丑闻包围——

  一位前CFO以日后提供高薪职位为诱饵,与美国空军一位负责采购的军官达成不当交易,后来二者均锒铛入狱;

  波音公司雇员被发现从竞争对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偷窃大量文件,从而击败后者赢得了一笔价值数亿美元的运输机合同。波音因而被美国国防部制裁,禁止其在总值10亿美元的卫星发射项目中竞标。这一禁令持续了15个月,直到斯通塞弗婚外情曝光之前的星期五才被取消;

  更有甚者,由于波音公司被怀疑与美国空军军官有不当交易关系,业已达成的一份200亿美元的巨额空中加油机租赁合同也被取消。

  事实上,本来已经退休的斯通塞弗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危机的时刻被召回公司,于2003年12月重掌帅印。在波音1997年与麦道公司合并之前,斯通塞弗曾担任麦道公司CEO,并在合并后担任波音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面对康迪特留下的烂摊子,斯通塞弗最主要的任务是重塑波音的声誉和形象。在波音的民用航空业务遭到来自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强烈竞争而军队合同又倍受打击的情况下,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波音的人必须无懈可击。”《纽约时报》引用一位波士顿证券分析师的话说。至性丑闻曝光之前,斯通塞弗至少在公司管理方面胜任了这一角色,空军解除了对波音的制裁,波音的股价也上升了50%以上。

  但或许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波音无法再承受任何其他丑闻的打击。分析人士说,波音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重新赢得它最大的客户——美国国防部的信任。在十分注重“家庭观念”等传统价值观的布什政府治下,避免让性丑闻进一步损害公司在政府眼中的形象,自然是波音高层包括斯通塞弗自己的共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斯通塞弗在董事会要求他辞职时毫无异议。

  “我认为,哈里(斯通塞弗)以非常专业和负责的态度处理了这次事件。”王建民对《财经》说。

  行为守则与形象典范

  在向波音员工解释绯闻事件的电子邮件中,董事长普拉特提到,斯通塞弗的辞职与波音的“行为守则”有关。

  据《财经》了解,波音公司约16万雇员都必须签署的“行为守则”中,并不直接禁止员工之间发生恋情,但要求他们不能从事“可能对公司造成尴尬,或对公司的诚信、公正和声誉造成损害的行为”。

  据报道,告发斯通塞弗的是一位波音女雇员,她显然截获了斯通塞弗写给情人皮博迪的一封电子邮件。波音公司担心这名雇员有可能将邮件公之于众,给公司造成公开的尴尬,因而在普拉特的主导下迅速采取行动,要求斯通塞弗辞职。

  即便如此,波音公司对斯通塞弗本人的婚外情也没有任何直接的批评,反而在致雇员的内部邮件中对斯通赛弗的业绩赞誉有加:“多年以来,他一直是这个行业中的巨人。他的辞职与公司的运营表现和财务状况没有任何关系。”

  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一再强调,斯通塞弗的去职既不关乎“违反公司行为守则”,也“与个人道德无关”。他说,波音公司以比普通员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斯通塞弗这样的高级雇员,因为“他们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公司形象的典范”。

  “所有的公司都应该清楚表明,性骚扰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作奸犯科者必然受到惩罚;但在此之外,具体规定则比较模糊,各家公司应该制定自己的规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副教授克里斯汀罗森对《财经》说。斯通塞弗事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不是一起男性上司对女性下级性骚扰的事件,而是双方自愿的婚外情。

  “与另外一个部门的雇员发生关系是否可以接受?与你的直接下属发生恋情是否可以?……在这些比较模糊的领域,比较好的办法是依个案处理。”罗森说。

  “在美国,出于对性骚扰诉讼以及负面媒体报道的恐惧,很多公司在办公室恋情的问题上正在逐渐变得更加严格。如果这种关系中的一方利用职权逼迫另一方,当然是不能容忍的。”哈斯商学院的本杰明赫马林教授则对《财经》说,“如果双方之间是上下级关系,我认为多数公司也不会容许这种情况。”-

  资料

  CEO们的脏内衣

  在美国各大公司中,波音公司的斯通塞弗是已知的第一位因办公室婚外情被迫辞职的首席执行官。但是,近年来对公司丑闻的调查,也陆续披露出一系列其他公司的CEO们的“不当恋情”。与斯通塞弗不同的是,这些性丑闻往往随着财务丑闻被披露而曝光,但也往往被财务丑闻所掩盖。

  ★美国《商务周刊》报道,在斯通塞弗之前担任波音公司CEO的菲尔康迪特,曾经与一位波音女性雇员发生婚外情。这位雇员后来被解职,并起诉康迪特“以不正当理由”将其辞退。后来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2001年,在美国监管当局和司法机关调查安然公司财务丑闻的过程中,安然前CEO杰夫斯基林(已婚)被披露与一位曾经审计安然账目的女会计师丽贝卡卡特有染。斯基林后来在安然公司董事会为卡特谋得了行政秘书的职位,年薪60万美元。斯基林后来离婚,娶了卡特。

  ★通用电气(GE)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经与《哈佛商业评论》编辑苏茜维特罗佛发生婚外性关系,并被韦尔奇的妻子逮个正着。

  ★因监守自盗6亿美元于2002年辞职的美国泰科(Tyko)公司前CEO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曾与两位女下属保持不正当性关系。他曾经把10万美元公司款项转给其中一位——凯伦迈欧。科兹洛夫斯基后来与迈欧结婚,并花费100万美元公款为她举办晚会。另一位情妇芭芭拉雅克则免费享用泰科公司在曼哈顿和佛罗里达等地的豪华住所。

  ★刚刚因涉及110亿美元欺诈案而被判有罪的前世通公司(WorldCom)CEO博尼埃伯斯,为反驳前首席财务官斯科特沙利文对自己的指控,历数后者的多起婚外情。而埃伯斯自己在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前曾公开与女下属约会,后来与这位下属结婚。

  ★1991年,纽约《每日新闻》报披露,花旗集团(Citigroup)首席执行官约翰里德与该集团公务飞机空姐、有夫之妇辛茜娅麦卡锡有婚外情,令华尔街大哗。花旗集团备感尴尬,董事会曾严肃讨论是否将里德解职,但里德最终保住了职位。-

  本刊实习研究员 康理诚/文

《财经》杂志2005年3月21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行情延续准备就绪
张恩照美国被诉 商界现场
张恩照其人 “托市”谣言不攻自破
财经观察 商界·动态
银行改革与上市,哪个该有时间表? 公司与产业
经济学家 中石化重组:小是非与大是非
钱颖一:理解GDP 中石化整合之辨
乔纳森·安德森:香港坐上人民币“过山车” 王基铭谈重组
文萃 茂化实华停产风波
观点评述 谁控制了张裕改制
哈继铭:CPI掩盖通胀压力 索尼的梦境与现实
评之评:CPI之短 绯闻绊倒波音CEO
经济全局 中国探索“卵石床”核能前景
上海“房贷新政”难产 财经速览
央行釜底抽薪地产热 焦点
预算审查何去何从 事件
市场与法治 中国周边
盘点人大代表议案制 科技风尚
毕玉玺一审被判死缓 人物志
万象 读者来信
汪丁丁:中国人的焦虑、不信任感与“柠檬原理... 财经专栏
背景:血色医患纠纷 随笔
法治·动态 姐妹少光棍多,乙肝病毒是元凶
资本与金融 价值的本质
山西“728系列案”始末 文学与拳击
如何跳出银行案件怪圈 读书
券商破产倒计时 《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书评:又见同心圆
沪深股市 《洗浴的历史》书评:洗,或是不洗
股权分置怨气之辨 逝者
香港股市 汉斯·贝特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