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6月27日消息,2015陆家嘴论坛今日在上海举行(第二日)。在专题论坛《金融法治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中国/香港/韩国/越南办事处管理合伙人Milton W.Cheng表示,法治监管本身是不够的,还有很多人在执法监督下还会违法。除此之外是不是有一个金融救济的机制,比如说个人、消费者、投资者可以自己拿起法律武器帮助自己。
以下为演讲实录:
MiltonW.M.Cheng:各位下午好,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够代表我们公司参加陆家嘴论坛,也许大家对对我们公司不是很了解,我们是最大的国际律所之一,在中国已经设立了办事处。我们有很多的投资者,还有很多国际的企业,增长的非常迅猛,我们和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合资的律师事务所。上海自贸区、上海市政府还有上海相关当局给我们发放了许可证。
刚才的几位演讲嘉宾已经非常全面的描述了金融消费者方面的一些挑战,随着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银行服务产品层出不穷。作为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代表,我想从我们的角度后退一步来讨论不同的问题。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都在讨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系。为什么要保护他们?我可能作为律师来说,稍微换一个角度谈一谈什么叫做法治。我想解释一下我个人对于法治是怎么看的,用哪些最好的方法来解决市场在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保护,我觉得最好是全面的整合式方式。
首先什么叫做法治?我作为一个律师,你问我什么是法治,我都会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有核心的原则是一样的,只要人们谈到法治都会谈到这些原则,良好的治理、透明度、问责制,参与法律流程的人都必须有问责,他们也希望能够推进所有市场主体的明晰性、可预测性、确定性。如果我要做一笔交易,进入一项合约,特点都知道我的权力和义务边际在哪里。在大部分国家法治如何彰显,比如说是不是可以保护产权有很好的法律条款,还有一些规则和法律可以让各方的法律合同能够实施和履行,还有一些规则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能不能受到保护。对于普通法来说必须要有助于高效的、适当的行政管理和司法管理,其中一个指标就是让消费者或者公众用成本有效的方法获得司法救济。
如果你让我比较一下香港和日本,或者说中国和英国,或者德国和美国,当然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通过法律来治理和法治是不一样的,通过法律来治理,就是治理机构发现了一些需求,看到了一些需求,然后他制定法律,政府使用这些规则来实现他自己的目的。在普通法国家我们是采用法治,政府也会实施法律,如果法治是一种文化因素,要求大家尊重法律,不仅仅是政府说可以做,你就可以做,或者什么东西不做就去批评政府。
我个人非常尊重的是法律关系。我作为一个监管者,是不是同意也为我所做的事情负责,是不是保证可以一致的行政。为什么我要谈这个差别,特别是我们之前的一些嘉宾也谈到了,如今社会变化很快,特别是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法治的存在被强调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可以带来稳定性,可以让所有市场主体更具有可预测性,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协议保护,可以在充满变化的社会中给我们提供一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尊重法治可以营造一种尊重法律的文化,也就是说如果金融市场里面所有市场参与者有一种合规的文化,有一种尊重法律的文化,从长远来说,根本上解决了缺乏自信的问题。
下面我谈一下如何应用到金融市场。当我们看到法律如何影响到监管以及金融市场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审慎监管方法,比如包括所有银行都有资本充足率,比如要包括中介机构有足够的能力来提供专业服务,保证上市公司刚刚上市的时候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净值调查。还有就是行为监管比较缺失。
刚才我谈了法治如何有助于整体发展,以及对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特别是通过监管改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比如说在香港地区,市场政府还有参与者可以通过磋商,通过立法机构制定一系列共同执行的原则。第二步要有规则。比如说非常详细的上市规则等等。第三步就是持续进行合规监管。第四步要实施执法。当然监管本身是不够的,还有很多人在执法监督下还会违法。除此之外是不是有一个金融救济的机制,比如说个人、消费者、投资者可以自己拿起法律武器帮助自己。
在美国可以进行集中投诉。如果你要告一个公司,比如100个投资者买了一个产品遭殃了,只要其中一个人作为牵头人打赢了官司,其他100个人也可以拿到相关的赔偿。总体来看尽管不同的法律体制是不一样,美国、中国、新加坡还有香港地区,还是有一些根本性的共性,归根到底都是希望能够尊重法治的文化,但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必须都要体现自己本身的文化、消费者行为、市场的做法,中国也不例外。对法律界来说,所有的人都有愿望也有责任来支持其他利益相关者,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者,还是中介机构,希望能够让整个金融系统改革顺利进行。我们的结果并不是说影响到中国的市场,而是对整个世界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