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6月27日消息,2015陆家嘴(10.250, 0.19, 1.89%)论坛昨日在上海举行。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在《开放系列论坛二:金融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分论坛上表示,中国是全球储蓄水平最高的国家,企业走出去可以充分的借力我国资金优势,进行合理的融资规划,运用资本思维就是要以资本走出去来助推企业走出去,通过创新投融资支持的方式,综合运用股权、债权、基金、信贷、信保以及本币和外币等等多种的融资方式和多币种的融资组合,加速资金循环和实现投资效率的提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金琦: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与大家共同讨论“一带一路”中的国际金融合作话题。我很高兴地看到今天这一场的嘉宾都是我们丝路基金的股东,中投是我们的股东,还有开行,跟我们的股东单位在一起共同讨论这个话题,就更加有意义。
股东单位不仅仅是我们的股东,也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我们赋有共同的使命,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丝路基金也会跟正在筹建而且马上就要签署章程的亚投行正在筹建当中的金砖银行等等,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会共同合作。借这个机会代表丝路基金向金融界的同行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是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互联互通,资金融通将发挥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我们做好“一带一路”下的金融大文章一定要做好,我们作为丝路基金很赞成刚才李总所讲的非常重要的观点,作为金融行业当中,我们这样一个新成员,丝路基金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当中首先要解决好我们自身的作用和地位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成立半年来一边筹建、一边运营,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定位问题。
我想需要从三个层面来着眼,形成三种思维:第一点,要着眼于宏观层面,形成对接思维。“一带一路”的倡议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互动性,需要我们形成对接的思维,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就将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配置和结构优化。
因此我们需要与域内的国家发展宏观战略向结合,实现需求对接、责任对接、利益对接。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投融资的方式支持企业走出去,可以发挥中国资本与中国经验、高端技术和装备优势的组合作用,同时将国际领先技术引进来,在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实现与相关国家的技术、管理、文化和市场的相互交融、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赢。
第二点,要着眼产业层面,形成产业链的思维。“一带一路”的创意开创了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广阔空间。需要我们形成产业链的思维,长期以来我们对外开放都是以加工贸易出口带动为主,处于产业链条当中中后端。近年来企业走出去也是多以工程承包为主,管理运营不太多。债务融资比较多,股权投资比较少。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金融机构要支持企业实现海外投资由单纯的工程承包为主,向以BOT(建设经营和移交的模式)为主的转型。
走出去的激励机制要由项目自身效益驱动向拓展产业链的方式转型,通过装备走出去和产能的合作,带动产业资源整合,和技术的升级换代,从而提升企业运营管理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个,和跨境的合作能力,重塑竞争优势,实现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升级。
第三点,要着眼金融层面,形成资本思维,资本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需要我们形成一种资本思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以资本走出去带动优质产业和装备技术的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对外开放更高层次。
中国是全球储蓄水平最高的国家,企业走出去可以充分的借力我国资金优势,进行合理的融资规划,运用资本思维就是要以资本走出去来助推企业走出去,通过创新投融资支持的方式,综合运用股权、债权、基金、信贷、信保以及本币和外币等等多种的融资方式和多币种的融资组合,加速资金循环和实现投资效率的提升。丝路基金和近期宣布的各类投资基金都将成为股权融资的主体,以资本的支持来撬动更多资金的投入。此外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也为企业对外投资实现多币种、多元化组合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除了上述三种思维以外,我们认为资本走出去的风险防范也是丝路基金运行当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刚才李总也讲到很多对外投资走出去方面所考虑到、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丝路基金定位在中长期的开发投资基金,所以丝路基金与其他机构不同点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也不是一个政策性和援助性的机构,也是要遵循市场定价原则,以较好的投资回报来衡量和筛选优质投资项目的机构。
同时我们也要综合评价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构建投资的风险防控机制。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我想有这样几点:第一,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共担风险,我很赞成李总所说走出去主体是企业,支持企业走出去就要以企业作为投资和运营的主体,建立起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治理结构。特别是要明确项目投资以后,出资各方的经营管理责任,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实现投资的效益。第二、要设计合理的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国别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
在开展项目评估、筛选和净值调查时我们需要全面的梳理各种风险,在投资方案当中,我们也要充分的设计风险的缓释和补偿机制,这些机制就包括要充分利用主权担保、资产抵押和各类的保险机制,尽量全面地覆盖风险。第三,要设计合理的退出机制,作为以股权投资为主的金融机构,丝路基金做出决策时必须同时设计好退出机制,对于商业性较强的项目我们希望实现上市以后退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类中长期的项目,可以选择在项目进成并且运营以后,通过相当低政府转让、向企业主体的回购、公开上市、股权转让等等方式退出,并且实现合理的收益回报。
第四,注意遵守投资所在国的社会、文化和法律规范,不同国家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和投资产业都会制定不同的吸引投资的政策,同时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劳工权益、就业政策、产业保护等等各个方面也有各自的政策规范和法律文化。在选择项目时我们必须充分评估投资项目与所在国的各类政策、规范的一致性,避免发生不当的投资风险。
第五,还是要加强中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数据,到2020年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要8万亿美元,融资的缺口非常巨大。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区域内、区域外,还有很多相关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也产生了大量的经贸合作、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等等各方面的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投资机会确实非常大,合作空间非常广阔,需要统筹资源,提高投资效率。一方面我们希望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够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抗风险的合力作用,实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可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因为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定位都是各有优势的,所以这样的优势互补就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阶段开展合作。共同为项目投资提供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我们可以共同开创“一带一路”框架下互利共赢的大格局。
正如刚才主持人所说,丝路基金启动运行已经有半年了,这半年当中一边积极组建,一边推进业务。在公司功能定位、投资理念、业务实践等等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大家可能已经通过媒体了解到,我们在今年4月20号,丝路基金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与中国的三峡集团,以及巴基斯坦的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签署了投资巴基斯坦水电项目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从而推出我们的首单项目,也就是说丝路基金有了良好的开局。
在支持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投资方面,我刚才也说到中投公司、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和各类商业金融机构,很早就开始在海外开拓市场,在全球布局,经过多年辛勤的耕耘,他们在搭平台、打基础、储备项目等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的经验,所以刚才李总说到非常多的体会和一些看法、观点,都是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我们丝路基金是刚刚起步,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进程当中,我们还是真诚地希望继续得到金融界同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也愿意跟大家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继续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共同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