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论坛”,于2015年5月30日在国学馆报告厅举办。主题为“世界经济:探寻新的增长之路”。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表示,如果自贸区想将外资企业引进来,在政策上需要创造一个确定的投资环境,今年修改一次负面清单本身创造的环境是政策不确定,这个思路我觉得也不清楚。
以下为演讲实录:
佟家栋:尊敬的陈校长,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同学们,非常感谢人民大学,特别是杜校长给我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也称杜老板,杜老板让我到这儿来跟大家交流和汇报主要是谈欧洲的问题。
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国际经济当中的国际贸易,另外一个是国际经济当中的欧盟经济。
现在欧洲正处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如何形成一体化当中,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要推进一体化还是相当困难,推进一体化是比较难的。后来我也想讲一个比较小一点的题目,这样一个题目应该跟贸易有关,应该跟我们现在的发展,刚才包括我们几位前面的专家们讲到的,世界经济的恢复,中国经济的增长,乃至于我们如何搞好关系。我还是讲一下中国自由贸易自贸区,自贸区本来就是海关的,在中国做这样一个自贸区的时候,他加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我们在实质的到他实验的内容、东西和自贸区有什么关系。在这个过程当中,都有哪一些因为不是自贸区,跟自贸区本身带来的问题。然后就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区而不是典型的自贸区,谁来很重要,现在按照黄老师讲的意思,我们正在走出去,谁来呢,他靠什么来。而且,我们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前途,这个我已经讲清楚了,所以我不讲了。
关于自贸区呢,中国在设立自由贸易实验区的时候,这些背景大家已经都知道了,国际经济有这么国际经济秩序重建的问题,目前来讲就是这么一个改变规则同时竞赛的问题,国内处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因此,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中国不是简单的抵御外部的冲击,内部的压力,而且还要出一些积极的对策,而这种积极的对策就是深化改革,加快开放,除了一带一路之后就是自贸区。按照我们研究欧洲人的思路,自贸区一定是间接性的,间接性在欧洲自贸区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一个是2013年9月28号建了一个上海自贸区,然后接着是2015年12月12号建了三家自贸区。这3家自贸区除了上海120多之外,天津、广东、福建都在116多到199,这个自贸区在建设的时候,已经想到了可能承载的内容,他承载了哪一些内容呢,就四家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来讲,我们给他大体做了这样一个总结。就是他要做这样几个实验,一个是市场经济应该怎样建立起来,而且在这个期间有不太完善的市场经济向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当中,要分哪一些步骤实现,它的路径是什么,而在这一点当中,政府的职能该怎样转变,才能解决政府市场的关系问题。
第二,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贸易环境、投资环境,要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而且高效的运转起来。
第三,对外资企业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并实行管理上的“负面清单”。
第四,实验一个开放的金融制度,这种开放金融环境里,第一不想在中国一下子开放出来,第二,又想在实验区里面做一些这样的事情,然后慢慢的渗透过去。但是渗透的前提是风险可控。
第五,它这个实验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团队下,如何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一个创新国家的建设,大家看到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当中,没有一家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当中,不涉及到科技创新的。潜台词就是所谓创新国家的建设,而这里面刚才老师们都提到了关于这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六个方面要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面对国际竞争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这个四大自贸区当中,各功能区当中一定有一个功能区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的问题。
国家非常关心的是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国际化、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应该是完善的,不应该是扭曲的。关于扭曲的市场经济环境的问题,就是现在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第五方面四大自贸区出现的时候,这个实验怎么做出来的,中央在上海自贸区有了一定的经验,当然也有一定的教训基础上摸索的提出了新的三家自贸区当中,他实验方面需要做的几件调整。一个调整就是划定了上海自贸区由原来的28.78变成了120多,其他自贸区也都变成了大型规模的情况。其实这个意味着原有的几大实验内容,在28.78当中也是不错的,这个太小了。
第二,每一个自贸区的实验都划定了不同的区块,比如按照现有的4家自贸区,上海划了7个块,天津、广东、附近分别划了三个区块,这些区块的划分很多程度上就是根据你所实验的内容来做的事情。
第三,在自贸区里原来在传统概念上自贸区就是一个海关的特殊监管区,但是现在看,把自贸区又分成了两块,一个是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另外一个叫非特殊监管区。也就是说,这两大区域比我们典型的自贸区已经了距离了,但是它符合我们设定自贸区的规则。
第四,每家自贸区又按照各自的地区特征,明确实验平台的分工。比如说上海今后可能是金融区,微金融中心,这几大划分多层次的功能要赋予在4家自贸区上。
第四,在确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党中央又讲了两个方面的层次,一个叫建立一个典型的自由贸易区,还有建立国际化的高水平的自贸区,也就是这四大自贸区又分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上海和天津,第二个层次就是广东和福建。这个不一定对,但是我自己的理解。这就看出来了,中国现在的自贸区尽管是4家,但是它实验的内容是多样性的。在设计的内容上分块,还有在体现国内经济这方面又设不同的区域,有非关税,非海关管辖区的存在。第三个更强调的改革的高度。
因此,我们有一点糊涂了,就不知道这样一个设计和这样一个实验,我们怎么来把它的内容归纳一下,就是它要干什么,我们在理解中国自贸区的实验目的是什么,按照我们讲是这样的,比如首先要实验在一个小的区块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在一个小的环境下,政府如何在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以便对全国建成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设立一个试验田,取得足够的经验,这是一个。
第二,实验在一个小的环境下,一个自由的、便利的投资和贸易系统,应该怎样有效的运行起来。
第三,实验在一个小的环境下,一个市场定位在开放的金融体系应该如何建立,而且如何做到核算。
第四,实验在一个小的环境下,一个市场经济和实体经济它的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应该有哪样的机制来促成它的实现。总而言之,其实他这样做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这样一个自贸区,是要在一个小的设计当中建成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这个具有示范作用,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目标比如像新加坡那样的大城市好不好,等等这些思考。
第二,他想带动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贸区的发展,其实它近期想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国门,长远来讲要寻找一个中国可持续增长的道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又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呢。首先,要按照自由贸易区的特色作为贸易港口、加工、集散、输出、输入产品的一个平台。其次,要引进外资技术实现投资的自由化。
第三,要按照离岸或在岸金融市场的要求建立一个足以将其他相竞争的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运营业务吸引到你这里来。假如说这样的,我们怎么使我的自贸区延伸到国内,怎么吸引周边的资金,从香港、新加坡吸收他们的资金到你这儿运营,你变成一个离岸市场,因此这里面自贸区的内容要既典型,也要有辐射能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里面就要建立一个金融秩序的建立,如果想参与金融秩序的建设,国内企业如何通过自贸区走向国外。外国企业如何进入自贸区,得有这样一套运行的规模。
第二,如何通过自贸区走出去,国外的资本又通过自贸区走进来。走出去和走进来的问题,在自贸区里要有一套运行的体系。当然还有如何参与国际金融秩序。
其实,自贸区既然是实现,摸着石头过河有一个大体上相近的意义,要想在小的模型下进行市场经济,又想建立典型的自贸区,又想对国内经济有辐射作用,这个东西要实现起来恐怕是比较难的。因此在一个自贸区里有海关监管,有非海关监管区,有一系列其他的分工和功能区。因此,其实这里面从我们政策环境的创造,它可能产生效果的对应关系当中,这里面有一点太系统,所以我们倒是觉得这样难以解决短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而一个自贸区的实验如果是你想做的话,那么它可以带动贸易和投资局部的增长。
中央政府讲了要进行制度创新,我们想不清楚究竟怎么样,但制度创新是重要的。但是不管怎么制度创新,我现在搭台的人和唱戏的是怎么样一种关系,搭台的人是这样想的,第一,要对国内的企业有吸引力。我们要营造便利的贸易环境、投资环境,便利的高效率的服务系统,便利的合理的市场,国际创新的环境,增加完善市场经济的环境,这几大块是我们想吸引国内企业的。因此,我们现在看相比国内现在比较扭曲的市场经济来看,建立自贸区,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可能对国内企业有吸引力。对国外的企业吸引力是什么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要给国外企业提供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便利,投资负面清单清晰化的便利等等,这一系列的便利可能是我们想给外资企业。
因此,如果想给外资企业这样做,在政策上需要创造一个确定的投资环境,今年修改一次负面清单本身创造的环境是政策不确定,这个思路我觉得也不清楚。如果是建立金融市场,想创造一个离岸和到岸的金融市场,这里面就要想我干什么,比如说科技创新,如果科技创新需要建立科技项目,新的科技专利,如何能够进入,赢得资金,如何能够退出等等一系列机制的建设,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监管还是不够的。
现在如果想让制造业进来,靠什么吸引它。比如说现在靠国内庞大的和潜在的市场,我们有很多机遇。但是具体来讲,具体到对这家企业是怎么样的,这是政府在讲自贸区设计的时候,他们想的这么一套吸引企业的办法。但是企业怎么选择,企业从外资企业来讲,外资企业的特点他们对市场经济完善的环境是一个习惯造成的,而只有那些在外资企业现在已经在中国,它感受到中国扭曲的市场经济环境的时候,才会对自贸区的环境有更大吸引力。如果从外面进入中国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在想什么呢,他们感兴趣的事,比如说这里终于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贸易投资管理。相对便捷的原材料进口,相对便利的投资和融资,相对便利的投资环境,相对便利的国外金融市场的建立,预期的国内潜在的市场和经济总量的增长,这些可能是外资企业最感兴趣的。
内资企业对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建设下自贸区的实验最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第一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
第二,相对高效的企业开办和审批。
第三,相对好的融资便利。
第四,外国外便利的联系,便于走出去。
第五,解决国内的还款压力。
第六,通过贸易扩大解决产能的问题。
第七,便利的跨境电商业务。
第八,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与退出。
我们看实际上这三家自贸区挂牌是4月21号,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多了,它的情况怎么样呢,据各个自贸区自己的统计,目前的情况是大体上包括上海自贸区设立的18个月,这个过程当中大体上国内企业进入和国外企业进入的,大约一个占80%,一个占20%,外资企业进入这个吸引力要小一些。显然,完善的市场环境对外内资企业的吸引力要大一些。而对于外资要相对的小一点。
由此,大家都在想那么一个事情,第一,我们这个自贸区要不要政策洼地,还是制度的创新,中国现在如果吸引外资企业,现在中国经济目前下行压力下,有多少有远见的企业愿意进到里面,既然有成功或者不成功的风险,这里面需要不需要吸引他来,给他一个风险的补偿。而这个补偿靠什么呢,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些事情。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