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5中国金融论坛”作为科博会的重要活动于5月12日-13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圆桌讨论1: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对是错。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请嘉宾先做下自我介绍。
文世韬:全民财富合伙人。
高盛涛:赛富科技,苏州市金融研究院控股机构,专门做供应链金融的风控。
丁辰灵:天使投资,同时做自媒体,写跟财经科技相关的文章。
在他的用户群里,接入很多春秋意义上认为的产品,逻辑思维里,跟洛金所合作,卖洛金所产品,谁抓得到用户,谁可以在后端接入更多的东西。
高海波:鼎赫集团高海波,医药和物流两个供应链为主,轻资产保理,重资产融资。
主持人:什么是核心企业?
文世韬:我们在做供应链金融通常有一个大、有一个小,依托小,撬动大的应收账款、货物,这个买卖认为是安全,或者供应链可控,但是真正做供应链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大型企业、核心企业账款难收,不一定那么配合你,包括条件和配合程度不见得那么好,这个时候发现作为中间企业,不光资金撮合,物流撮合,也挺好。这个观点对还是错?对。
高胜涛:存在一定就有道理,因为我们做这么多供应链金融研究,依托核心企业就是个大,跑不了,小企业跑了,上下游跑了,核心企业在这,抓住,资金闭环、封闭拿回来,核心企业作为依托做供应链金融核心的风控观点。核心企业为依托的供应链金融,对产业介入性不强,适合金融机构做这样的事。第三方金融企业、供应链、平台,另辟蹊径,否则掉到银行的坑里,可能以后就没你什么事了。
主持人:其实像新加坡的辩论赛一样,给大家辩论问题,可能什么答案都正确的难题,但是比赛要求就是要举出你的态度,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讨论到现在,人类没有讨论清楚恶还是善,得讨论。还是得请高总明确表态,认为对还是错。
高胜涛:对。
丁辰灵:大家都说对。我是供应链的外行。我很同意高点观点,基于像这样大的企业,普通第三方收款很难,理论上来讲,应收账款,如果如果发达国家可以在市场上打包买卖,专门写过美国、英国第三方台平台应收账款状况,实时竞价,打包买卖,一些机构参与进来。
中国可能因为发展原故没有到那么非常发达的状态,可能造成应收账款,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证券化方面的进展,并没有那么快。所以目前看上去,大银行、大机构做这样的事情,风险比较小,让第三方中小型机构承担,风险相对较大,我只说相对我知道、熟悉的例子,香港上市柯东新城应收账款卖给大银行,没有现金流压力,银行收到,向大的IC厂家收钱。
高海波:说点核心企业自己供应链金融的一个点,我接着高总的思路往下说一点,风险识别的角度,适用角度,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对的。首先我们为什么选择大,为什么选择核心,理论上比较好识别,它的社会公信力,在领域所占有的地位、规模,本身作为商业堡垒公司,相应拿到的一些手段,不如银行,或者不如纯正的金融单位,那么在识别的时候,可能需要另辟蹊径,核心企业可以赋予我们这样一些职能或者办法。从商业保理公司来讲,不可能全覆盖每个领域、每个行业,我们常说保理公司绝对不是百货商品,看似都叫应收账款,其实很多人说起来很简单,有上下游,只要有应收账款,理论上认为能还,这就是保理模型出来,后面去操作,但是真正在细分每个领域,或者细分每个行业。有一种形式风控,可能大家一说去做风控,六证一卡、三年审计报表拿来。其实我们觉得这些可能都是形式风控分离,实质风控基于我们某个领域的深刻理解以后,再看到核心企业上下游业务往来,可以帮助,保理企业,或者包括类金融企业,更好地识别供应链当中,这家企业,或者上下游企业在什么位置,基于他所处的位置,可以提供什么样服务,基于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可能能提供更多的报价,或者更多的业务创新。
所以我们集团向下,我们设立了轻资产的保理,也有重资产的融租。这些搭配,我们在医药领域、物流领域。我们自己的一个理解,或者跟同行的交流,更愿意某个领域当中,基于核心的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去做一个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随着四位这一轮对于基于核心企业供应链模式是对还是错论述,对于这个事理解更深刻一点,所谓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低,同时需求也低,所以收益也低,同时非核心的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其实恰恰风险高,对于我们给他们做供应链金融,同时需求也高,收益也高,同时这些核心企业,都被那些大银行、大金融机构去做了。
而如果想要做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反而这些小微企业,应该是我们的对象和创业的服务客户,可以这么理解。分析一下,这两类,因为一个企业存在,一定为行业和社会解决问题才有机会,请四位分析一下,未来真正在供应链金融创业领域,到底是基于核心企业的更容易做大,还是基于中小微企业更容易做大,机会分别在哪?先从高总开始。
高海波:接着杨总,刚才说了一个话题,听着很有感触。我们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是不是一定要做核心企业,举一个例子,神华,很大,上下游也好,平衡也好,在公司里有一个十字架理论,如果把供应链说成上下的话,可能是十字架当中的这个数,在神华或者合作方,认为是横,基于这个理论上来说,是不是一定要做这个点上的神华业务。我相信基于神华的名头,基于它的业务,在座多少银行瞪着眼睛盯着。
我们跟神华做业务,神华老总,在他认为开一张信用证没有任何成本,因为很多银行行长举着信用证、银承,在后面等着他。但是对于我能做什么,神华能帮我们什么,说的直白一点,基于神华,穿透审查的时候,可以帮我识别上下游相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往来。他们的风险识别,所以我们在说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并不是一定要落脚点在这个核心企业上,但是可以帮助你识别这条供应链上的风险,帮助你识别所谓的中小企业也好,或者相对神华来讲,叫中小企业的风险。
主持人:不一定把这些核心企业做成你的客户,可以帮你辨析客户,更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的长尾市场,塔尖基本上没有办法做。
丁辰灵:小微企业有发展前景,在供应链金融还是核心企业。避开这个话题,2015年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征信问题,高总讲识别风险,本质问题是如何识别它的信用,如何有重组足够的数据,然后让你说,在这件事情信用判断,对你来讲,愿意承担多大风险。过去发展,缺少完整的,不管大数据还是云平台,缺少完整的数据图,去识别、去了解各种错综复杂的这些企业之间的来往,然后包括十上面可能形成的市场化交易的手段,都是没有的。所以相对来讲,今天看到什么阿里也好,来做蚂蚁金融,做得好。相对来讲是因为他上面的很多所谓小微电商企业,数据在他那里,所以他可以干这个事情。一旦他决定跑这个事情,可以跑得很快。
同样平安跑出来做洛金所,做互联网金融板块也能跑得很快。虽然是外行,他自己对于他的风控,他从他的资产端到用户端,从头到尾打通闭环。
主持人:有非常好的征信数据。
丁辰灵:我做我自己的闭环,其他不管,也能做几百亿市值的企业出来,所以我觉得根本的问题在于,要么企业做这件事情的人,不管是谁,能够从上到下,构成自己的闭环,要么整个推进过程当中,有第三方体系,能够快速地推进数据与数据更强的数据征信体系,更加市场化的第三方,应收账款证券化交易的品太实现。这是大方向,至于哪个发展得好,没法说。
高胜涛:比较老实一点,我先直接回答问题。
主持人:丁总作为媒体人,不直接回答问题,兜圈子完了,讲行业外的事,对于互联网金融有参考。
高胜涛:在这个行业里很简单,这就是吃肉还是喝汤的问题,如果能搂得住神华,可能扑上去看,这是总行一级一把手扑上去干的项目,如果民间,干不过正规军,带拍照的金融机构,但是今天有互联网化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你吃肉,我们喝汤,互联网最大的优势,银行干20%,80%的长尾,中国5400中小企业,谁去干,这中间很多是小微企业。
其实我们用这个长尾,用阿里的例子来看,余额宝[微博]一下能变成最大的基金公司,说明这个长尾未来蕴含的力量,或者价值是巨大的。所以如果我们站在我们现有的能力,我们现有的资源,我们现有的平台上来看,我们一定是鼓吹那一块。如果讲一些理由,很简单。因为神华或者核心大企业,总行级授信,一定同质化竞争。依托兑付、应收、存活,三个点,动员三种形态给钱。这种形态变化下,银行同质化竞争,大家一定拼酒量、费率、关系。
主持人:大客户靠公关。
高胜涛:所以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核心企业不买账,应收账款不给你,还不能跟我叫板,因为还想做我的业务。未来5400万中小企业,上下游供应链金融业务,才是真正的我们所应该去关注,也是未来最大的市场。换一个角度讲,这事怎么干,大企业,有信用的企业,依托信用干掉的事,已经让银行、大机构抢走,剩下的怎么办?高总讲得很好,顺着神华上下游去摸。把核心企业有所承载的功能,数据验证、回购、返利,对销售业务真实性的这种保障,到期回款等等这些责任。如果换成用供应链上的数据,用系统,用其他的交互或者交叉验证方式,这样来做这件事,然后再把平台级的供应链服务配套,这样去做一件事,可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文世韬:全民财富就在供应链金融,基于中小企业、核心企业都在做,核心企业体谅确实很大,银行账款也好,资金需求也好,确实很大。目前和柳工、徐工、陆虎全球首代,都有非常深的合作。这些买卖并不能接受现在目前中国的P2P市场,或者网贷市场的利率,根本吃不住。
主持人:高了还是低了?
文世韬:低了。真正中小企业需要流动资金,非常多的货,有流动资金需求,全民财富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控场控货,提供物流、场所,知道货物进出、上下游关系,成为贸易当中一环,服务中小企业供应链过程当中,发现这样的买卖好干,如果互联网金融未来,或者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未来方向,一定是中小企业,一定通常以为认为的垃圾债权,变成面民间可销售债权,更有意义。
主持人:过去一年互联网金融金融热,五家互联网金融,做股票的寻钱网,做娱乐化的营子贷,社交金融借点。去分期创始人罗敏是我的小兄弟,一年之内完成四轮融资,零估值到4亿美金。员工数量从零到四千人,只用了一年时间。非常可怕。去年5月份,我一个十多年朋友,以前也是做投资,拉我去创立一个互联网金融项目,做消费信贷。我没去。但是我上次再去深圳跟他一见面,这家公司人我惊呆了,员工已经达到七千人,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平台上消费信贷放出去的流动款项,已经高达70亿。估值已经过了10亿美金。非常可怕,当然我为他们高兴。同时我也觉得我们在过去很多行业,看着很多人起高楼,也看着很多人忽然倒塌。
最这个环节,请四位来一下互联网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互联网金融热情况下,应该用什么心态、方法,来从事这个行业,才是最健康、最长远,我们要争取是“剩”者为王。
高海波:最早这个词还跟海淀发改委聊天,叫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定位是这样,谁为谁服务,互联网为金融服务还是金融为互联网服务,当时有过这样的讨论。讨论了几轮也没有结果。今天再说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包括大家现在的定位叫互联网金融,我们想说冷思考,不要为了做互联网金融,而做互联网金融。
主持人:不仅仅贴上这个标签。
高海波:最终落脚点是什么,互联网金融大潮当中,验宾客还是突然倒下,不要头脑发热,大家都说互联网金融传导出去会有更多的互联网金融站起来,一年七千人,一年多少亿,会有更多的人站在互联网金融潮头,无论什么猪、狗买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时候,泼点冷水,不是什么坏事。不要头脑发热,舆论发热。
真正想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认为一定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早知道P2P的时候,很多人说这是草根创业,十几万、几十万买一个软件,架在一个平台上就可以了,坐等着在屋里收钱了,后来发现不是这个事。无论是风控问题,无论是运行问题,无论是支付问题,还是资金安全问题,还是发现随着在运营的时候,会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这个是在我们当中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本没有判断。所以在这一点上,还是冷静思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有可能把互联网金融做到“剩”者为王,这是最浅显的基础。当然能够成功,这是有辅助条件支持。都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过分地强调外部条件对于自己的支持。我想可能真是轰然倒塌其中一员。
主持人:丁总看的行业非常多,不仅互联网金融,其他行业的一些经验,各方面趋势也帮我们引见到互联网金融领域。
丁辰灵:高总讲的特别关键就是风控,这么多家新的互联网公司,各种资产,各种形式卖出,可能今天看上去貌似还OK,但是如果经济持续有些问题,或者假设会有一些预测。如果资产包出问题怎么办,很多公司做风控的时候,标准不够严的话,会出问题。所以风控的标准跟要求,其实是今天很多企业,甚至是这个行业可能要考虑的很大问题。
第二,从企业本身来讲,我们讲互联网金融根本是两端,一端是用户,一端是资产。究竟有什么不可替代优势,有没有不可被取代价值。我们都知道很多风投投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大家做一个网站。在上面说,我有12个点年化,在我这里买,给你兑现,有风险的话,第三方什么公司担保,当然会发现,可以在一个范围之内,用户,甚至在朋友圈,甚至大家为了竞争这些用户,贴息地在卖产品。烧的其实是机构的钱。最后如果说,这些用户真的是你自己的吗?某一天如果不贴息了,某一天你的利率没有竞争力,这些用户,不管你是什么公司,叫什么名字,哪个机构投资人,跟他们没有关系,卖给你。所以这是一个去思考的。所谓的今天的用户,是不是可持续,是不是真的是你的资产。
回到另外一点,如果用户层面上,不一定是不可替代,是不是资产包上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中间也会看到,当然会有企业说,我要专心地做资产包,要自己做资产包,然后控制一部分这样的资源,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挺好,有一些企业因为VC快速催熟,这边烧钱做用户,那边是资产包,这些用户是不是真的过得去,不知道。也有可能死得很惨。今天企业仔细思考,不是看到别人一年四千人,投了多少钱,创业是一个长跑,是不是真的能笑到最后,是不是能培养出,不可复制的企业竞争力,任何企业都是适用的。
主持人:所以再过一段时间,大朝退去,谁没穿内裤显而易见了。
高胜涛:总理到中关村喝3W咖啡,旁边人问你,味道怎么样?总理说,都是泡沫。包括刚才郭秘书长讲,上台之后发现,站着很多人,场地已经不容易,业内人觉得不应该这样,怎么会这么热闹、这么火爆。如果不开玩笑地讲的话,这个行业不那么好玩,和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就是我们刚才丁总讲的,烧钱对于最后搞到行业第一、第二,自然有狗跳出来,但是互联网金融不一样,没有找到那条狗之前,也许你已经不在这了。
主持人:狗没来,猪先死了。
高胜涛:所以我们看资产包的时候,如果按照我们的角度来看,资产包构成是什么,如果构成是主体是C,C端业务,资产包。我们其实圈里面有一句话说,基本上要靠天吃饭。如果资产包由B端的业务构成,要强调风控的作用,如果你有足够的风控能力,有好的风控体系,像高总讲的,树业有专攻。干风控,B端资产包如果有真正的风控能力是OK。
文世韬:这个行业还是重风控,去年刚刚出问题非常大的平台,我们试图把我们的资产包给他们,试图帮我们卖,他们花了两个小时时间,给我们2个亿授信,两个小时是不是足够判断一家,足够对一个模式、一个买卖判断,不够的。果不其然今年出问题,这个行业普遍是过于浮躁的。很多朋友现在自己创业做P2P,或者做网贷平台,今年做10个亿,明年目标一百亿,后年做一万亿。是不是可以找到这么多优质项目、这么多完善的风控模型,肯定是不够的。接下来托底方式是什么?找担保公司。但是担保公司是不是足够能够覆盖风控。
这个行业类比说,很类似于前几年团购。团购实际上泡沫以后,对民生是不是有影响,这个企业倒了就倒了,个人问题。但是网贷公司不一样,拿的全是老百姓的钱。还是要风控。目前所有的网贷平台,包括所有同行,建议大家走慢一点,把路走扎实一点。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