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军:创新在中国非常困难

2013年09月11日 22:42  新浪财经 微博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中欧商学院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摄) 中欧商学院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摄) “大连微博之夜-正和岛夜话”于2013年9月11日在大连举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大连微博之夜-正和岛夜话”于2013年9月11日在大连举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9月11日消息,由新浪财经、正和岛、大连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共同举办的大连微博之夜·正和岛夜话在大连举办。中欧商学院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军[微博]出席,他表示创新对中国很重要,但是实现创新在中国非常的困难,他认为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支持创新的制度环境。

  刘胜军:我对创新两个观点,一个是创新对中国很重要,第二我觉得创新在中国非常的困难,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支持创新的制度环境。为什么创新在中国很重要?因为大家都关心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升级版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走到这样一个转折点?我们回顾中国过去三十年,如果简化一下它是一种要素驱动的增长,我们的劳动力,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环境,这些都是要素,这种要素推动的增长虽然带来了我们的成本优势,但是也把我们的环境与承载力,把我们的社会矛盾推到了一个临界点。

  所以,我们必须告别这样的一种要素驱动,走向一种新的增长模式。新的增长模式从哪儿来源呢?美国有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罗做过一个研究,长期来看生产要素只能解释美国经济增长的20%,美国经济增长剩下80%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因为技术进步也是一种创新,来自于创新、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确实到了应该向创新要生产力的地步。

  我对创新并不乐观,因为我们知道创新靠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到大连来,工人很重要,工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我觉得这句话当然是对,但是比工人更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我觉得是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未来要创新不是靠工程师,不是靠软件开发师,而是靠企业家,因为最重要的创新其实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像马云[微博]阿里巴巴[微博]所带来的颠覆式的创新。

  企业家精神它是一个对社会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在中国的今天却又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企业家精神面临两个非常大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说他们没有安全感,大家谈论企业家移民谈论了很多年,为什么企业家会易门?我们不需要太多的例证,看一下重庆唱红打黑的十室九告诉我们,这些企业家移民其实是有他的道理的。如果我们不能建立一个法制的市场经济,企业家获得的财富就没有安全感,他为什么去创新呢?这个创新就没有一个动力的问题。所以,企业家首先考虑我过去的财产怎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创新上,这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我们能不能给企业家创新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如果没有这个舞台企业家的才能也难以发挥。比如今天马云,还有很多的企业家,他们非常多的创意和创新的能力,但是他们却受到了很多现实的制约,马云为什么去做互联网?当然有偶然性,但是我们也看到其实最近几年中国异军突起的就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民营资本本来不想做互联网金融,他们想开一家银行,但是我们不让开。所以,他没有办法只能去找一些其他的力量去突破。

  我觉得我们中国经济要想下一步真正的新,我们是有非常大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什么呢?就是要打破央企的垄断,但是恰恰是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包括从今天李总理的讲话,包括一些其他的信息来看,对这个问题我是比较不乐观的,央企的垄断这个问题,对中国经济我觉得是我们发展创新的一个头号天敌。

  但是最近一些领导的讲话都用了一个词叫混合所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听了这个概念我头脑就很混乱,其实中国今天已经是混合所有制了,这是没有争议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他们不能站在一个公平的舞台上竞争,如果我们今天还是不敢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还是不敢坦诚的提出打破这些国企的垄断优势也好,或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好,我觉得我们这种企业家创新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所以,这就是我对创新比较悲观的一个原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叙利亚同意交出化学武器换取西方不动武
  • 体育全运男篮-广东胜山东进决赛 辽宁胜江苏
  • 娱乐法院驳回李方再开庭申请 曝4处监控视频
  • 财经房价现失控风险 住建部下月急查限购限贷
  • 科技iPhone 5c被指定价高:利好国产厂商
  • 博客原铁道部长刘志军都嫖宿了谁?
  • 读书解密:毛泽东长达4页的《个人履历表》
  • 教育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 每月拿2千工资
  • 潘英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正确方向
  • 安邦智库:中国城市经济面临全面转型
  • 谢作诗:为何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低
  • 叶檀:个税沦为工资税让中产最受苦
  • 徐斌:强美元是福音而非噩耗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如何改革
  • 张明:温州企业家为什么跑路
  • 赵伟:反垄断敢不敢碰央企?
  • 江濡山:新型城镇化是李克强审慎决策
  • 舒颜:你看得起电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