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中国高峰会分论坛:地产预见(实录)

2013年08月17日 00:47  新浪财经 微博
由《英才》杂志社主办的“2013(第七届)贡献中国高峰会”于8月1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分论坛:地产预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由《英才》杂志社主办的“2013(第七届)贡献中国高峰会”于8月1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分论坛:地产预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英才》杂志社主办的“2013(第七届)贡献中国高峰会”于8月1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分论坛:地产预见。

  以下为论坛实录:

  冯仑:房地产的事儿大家都知道是个大事儿,你们都摊上大事儿,这事儿太大。最近我发现这事儿已经大到了关系到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在哺乳类动物当中,人之所以和狮子不一样,就是因为人会做房地产。为什么呢?我们在3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的老家在东非、在肯尼亚,我们在这个大草原上发现一件事情,所有的毛长的动物跟房地产没关系,狮子、老虎这毛特长,它们永远都在草原上待着,最多在树荫下待着,但是它们不往洞里去。

  最后在这个哺乳类当中,出现了一类动物,毛开始短了,特别是人,人之所以把毛蜕掉,是为了直立行走,持续跑步的时候散热比较好,这样的话狮子就追不上,因为人可以持续跑,而狮子只能短跑,人可以长跑。

  但这样一来又带来一个问题,毛一短以后,就出现一个事儿——冷。人就开始找洞,后来跟人类似的甲壳虫这一类的动物,带硬壳的,和毛少的像老鼠这些,都开始找洞。打了洞以后,人其实是需要一个特殊的空间来安全保暖、另外来达成自己繁衍的目标——就是造人的目标。久而久之,发现在洞里比较憋屈,于是在6000年以前的母系社会,在西安半坡这个地方开始了最早的用陶罐装死人,这也是一个特殊空间。另外再早一点,在黄陵这个地方就开始架木为巢,就是造一个空间,在树上,这就是人类最早的房地产。

  大家可以发现,因为这样,我们人越来越成其为人,我们因为在人造空间里面生存、工作和发展,我们在人造的空间里开会,在人造的空间里造人,在人造的空间里科学发展,在人造的空间里劳改、劳教,在人造的空间里开追悼会……我们所有的事儿都在人造的空间里,于是狮子30万年以后还在旷野里徘徊,它们不知道什么是房地产,所以它们叫狮子,我们已经叫人了。

  所以这件事儿太大,那么我们80%的时候是在人造空间里生活和工作,所以至今我们没有找到替代方式,所以未来20年不要说,1万年,估计我们还需要房地产。正因为这样,房地产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行业,我们只不过是今天从住宅时代进入了房地产时代。

  大家注意,这个提法非常重要。 最近我们一直讲叫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但是住宅仍然需要调控,所以也就是最近我们已经从住宅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房地产时代,连万科已经讲我们要成为城市的服务商。现在很少有一家企业说自己只是单纯的住宅公司了。

  所以我们只是时代做了一个变化,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房地产,所以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房地产这是一个大事儿,大家有信心,这活儿只要我们还叫人,房地产就是我们重要的一个事业。

  接下来这个事业有多重要,现在有多麻烦,请三位一起来发表意见。

  刘晓光[微博]

  说说地王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地产的市场回暖。大家看到了2013年的6月份到今天,北上广这几个大的城市,有很多地王出现,连万科也去张江拿地王了,大概47亿,也不是都拿,我们两家在深圳的前海就基本上退了,应该47亿的地他卖到77亿有问题,我想应该说明我们的地产回暖。

  回暖呢我想有很多例子了。我刚从一个房地产论坛回来,论坛的结论就是大家房好卖,不缺钱,这是一个概念。第二个来讲,海南和云南的房子特别好卖,我们的房子基本上卖得非常快。

  还有就是我们发现像北京,北京边上的天津的武清卖得也非常快,北京的一些北部地区的房价,基本上比去年高了1万块钱。

  在论坛上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未来房地产的新动力,就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讨论得还是很有意思的,就是为什么未来的房地产趋势还是好,还是一种好的产业,向上的产业。

  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我们讨论了几个观点。

  第一,中国小城镇的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推动。

  第二,中国梦还得具体化,除了伟大的民族梦之外,可能还得有房、有车这些问题。

  第三,刚需的存在,消费运动将来升级之后的新的趋势。

  第四,我们看到了很多转型,转型之后企业的模式发生变化,创造出一些新的产品,这样的话也带动了消费。

  第五,我的发现是,今后的通货膨胀,人民币的贬值也造成了房地产的需求旺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买那肯定他就有问题了,谢谢。

  罗振宇:

  好,我们再把题目显示出来,房地产回暖了吗?赞成或者反对。投下你们的一票。

  54%的人被刘总说服,认为回暖了。

  下面是谁?

  毛大庆:

  我先限定一下题目,因为刚才谈了半天从刘总到我这儿,一会儿到柴总这儿,说的都是住宅。咱现在把这事儿得说清楚,不是房地产。

  从冯总说有毛没毛的,他找的也是住宅,他也不是找商场去那里面待着。我要讲的话题:大家认为三年内是不是会取消限购?这个太刺激了是吧?

  但是刚才刘晓光同志已经说了,其实取消不了限购,因为大家还要去买。我首先把观点说一说。

  三年内房地产限购是否会取消,如果这个答案是说全中国哪里都不限购,那这个答案我肯定不同意,三年内不会哪儿哪儿都不限购,但是你说会不会有那么几个地方限购,很多地方不限购,这有可能,这首先是我的观点。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要说几个态度,一个是刚才晓光讲地王的问题。有地王的地儿一定是限购最激烈的地方,这里道理是非常浅显的,因为没有开发商会因为他认为这个产品、这个面包卖不出去,而去拼死拼活抢面粉。他一定认为这儿有大量的市场存在,所以才敢去抢这个面粉回来。

  这个问题的背后事实上我想说几个数字。中国的城市、城市化现在到了50%几,事实上城市化的质量是非常差的。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质量,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论城市化的话,估计这个城市化率估计也就是20%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过去20年里头,我们的新增城市常住人口,除了农民工以外,大概是1.4到1.6亿之间,这1.4到1.6亿之间如果我们研究人口移动规律的话,大概这1.6亿人全部都进了大约50个城市,这50个城市里头基本上32个是省会城市,我们所谓的中国的几个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只有18个发达的地级市,而这18个地级市基本上全部位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这四个省。

  所以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规律来。在过去的20年里边,人口移动的指向性,就指向这50个城市,而中国有680个城市,我们可以说有620、630个城市事实上是没有人口移动吸引力的。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说为什么会这样,特别是刚才我强调了那50个城市里面,那32个基本上都是在行政级别里面非常高的城市。这个背后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中国的政府在参与资源配置上,所有的力度大概在世界上都是最强大的,第二个就是行政级别决定了资源配置。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想这些城市的土地背后的支撑,远远不只是那块儿地和房价的原因,更多的是它背后带来的一大堆的教育、医疗、科技、文化、资讯等等的城市软实力。而这个软实力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政府的参与分配,由于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由于资金的快速集聚、人才的集聚,使得这些资源已经被集中在了这50个城市,而这50个城市资源的固化程度只有越来越严重。

  我们再看看国家的调控政策,今年是调控10周年纪念,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调控,这个应该说今年是整整十周年。第一次调控2003年,今年2013年,其间一共进行了43次有指向性的政策性调控,颁布了大于150余份文件。这150余份文件里面,每一份儿文件,大家可以翻出来看看,大约都谈到了城市数量,从最早的36个城市到后来提到过的70个城市,但是我们取一个最大的平均数,大约50个城市,也就是意味着我们所有政府调控的指向,也是这50个城市。所以政府的调控、人口的移动、地王的产生,我们谈的全是这50个城市。我想先定义一下,而这又是代表着住宅。

  这个里面带来的思考是什么?这个就是我们国家其实长时间以来的老百姓面临的这几个大的问题:投资渠道非常有限、社会保障极度滞后、优质的资源高度集聚、分配非常不公,包括对未来生活的恐慌,以及城市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这五件事儿决定了这50个城市到今天仍然难以摆脱供求关系的强烈矛盾。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想说,我们今天的限购政策,它的指向是不是就为了调控房价?我的答案绝对不是,尤其以北京为例,它的限购政策的背后,其实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强力的政府政策来掩盖分配不公的问题;

  二,其实是限制人口的快速集聚。

  我们试想如果北京不限购会怎么样?我们今天到处在埋怨PM2.5、埋怨马路上堵车,埋怨学校上不了,埋怨医院看不了。如果我们再不限制人口,我估计这个城市是没法待了,没法待他也待。

  我在结束我的观点之前,我讲一个故事。

  我在去年某高校的校园招聘会上,讲万科的校园招聘,为了响应国务院的号召,让大学生回到故乡去从事工作,于是我们关闭了很多大城市的就业的岗位,开放了大量的三四线城市的万科的就业岗位。这时候台下站起一个学生来问我,说我是什么什么大山里面考到北大来的,我们那儿半个世纪就我这么一个学生,我到了北京这个学校,我告诉你我就没想回去过。

  他接着说:那么我觉得毛总,我今天听明白了,我认为你这样的人应该到我们家乡去建设,我应该在北京待着,因为这资源您享受了40来年了,您可以走了。

  但是我不愿意走,对不对?他又要来,所以于是乎需求是无止境的。

  所以这个背景下,我觉得像这类城市取消限购,恐怕带来的问题还不是房价问题。所以我们都痛恨这样的行政手段来调控一个市场行为,但是在今天的问题没解决以前,非常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谢谢,完了。

  罗振宇:

  您的答案能不能再明确一下。

  毛大庆:

  三年内全国取消住宅的房地产限购政策,我把这个定义都加上,没有可能。

  罗振宇:

  北京呢?

  毛大庆:

  更加没有可能。 估计他们都不愿意听,但是这是事实。

  罗振宇:

  没有北京户口的你们更要投票。

  这是今天投得比较高的一个,我还是想努力一下,毕竟现场37%的人反对。你们凭什么反对呢?

  下面请柴志坤讲最后一个话题。

  柴志坤:

  我说的这个问题是关于房产税的事儿。三年之内房产税是否会全面实施?

  实际上这个问题跟前面两个问题都是相关的。我的观点是这样,我觉得房产税确实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讲非常应该征收的一种税种,但是在短期内全面征收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或者说困难也是很大的。

  第一,从目前来看的话,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征房地产税?就是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这个依赖性太强,如果有房产税征收的话,随着土地出让数量不断下降,北京、上海现在已经出现这种情况,随着房子建得越来越多,也随着城市化率越来越高,房产税无疑是补充城市建成以后,对城市维护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从这个角度来讲,征收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我们国家的税一直是,认为消费环节征的太少,个人环节征的比例,在整个税收中占的比例太低。企业征收的比例又相对很高,我们的企业征税比例是超过整个税收总额的50%,但是我们的个人税收这一部分,大概只占到20%几。在发达国家,美国、欧洲这些国家都正好是调过来,他的个人税收应该是在50%左右,企业税收应该是在30%几。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如果征房产税的话,无疑对我们的税收整个结构调整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么现在一方面国家提出来要降低企业的税负负担,但是不能够把资源变小,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觉得房产税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而且对于税收结构调整来说也非常有益。

  第三个好处是说,房产税征收可以增加有效供给,很多我们业内的朋友、同行也在聊,就是征房产税以后,到底对于房地产市场什么影响?短期来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可能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说的话,开征房产税,确实可以让市场长期获得一个更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

  咱们仅从一个角度来说,开征房产税以后,很多人现在拿着的房子,就更愿意拿出来租。有些朋友担心说开征房产税,是不是会给持有房子增加很大的负担呢?咱们还都是讲住宅,从住宅来说的话,很少有人买住宅是拿来收租的,更多的还是看未来的资产升值。如果你拿出这个房子租的话,你的租金收益哪怕2%、3%,你也可以负担房产税、物业费,你持有的成本都可以负担。这样的话更多的人会愿意拿出来房子租,这也是国家希望的一件事儿,持有房子的人应该去把持有的这些资产变成市场的有限供给,来缓解市场供给的压力,尤其是一线城市。

  但是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又提出来,可能短期内征收的难度又比较大呢?因为房产税是一个牵扯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这么一个税种。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不去做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不去做很多不同区域的试点,一旦推出以后产生问题的话,这是一个牵扯面非常大的一个税种。所以我相信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部门对全面推开房产税,是会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的。

  另外就是说,大庆已经把我的问题回答了,大庆说三年之内,不可能在全国全部取消限购政策。那么我想房产税跟这个限购政策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如果开征房产税的话,限购政策应该是取消的。如果不取消限购政策的话,开征房产税意义也不是特别大。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说,开征房产税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短期内全面开征房产税的可能性不大,谢谢大家。

  罗振宇:

  我能不能追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三年改成五年或者是八年,你觉得有可能吗?

  柴志坤:

  我觉得会逐步推广开。我们刚才在下面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房产税很大程度上有点儿像个调税,个调税的推出从讨论到征收,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一个时间的。刚才下面一个老总说,个调税光上人大会就上了三次,所以到五年、三年的时间是不是能征收,我不敢说,我只是说短期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罗振宇:

  好,三年之内会征收房产税吗?赞成或者反对,现在投票。

  反对开征是吧?这又是中国式民主。谁不同意他们讲的,谁愿意说两句。 没人。好,那最后我们让冯仑先生把三个问题做一个简短的判断。

  冯仑: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觉得大庆说的都是很科学的,然后晓光说的很激情,老柴说的很理性,我们有了科学、有了理性、也有了激情,这件事儿就都全了。房地产就是全户事儿,屋里屋外,白天站着晚上躺着就这么点儿事儿,都齐全了,又要理性又要理性,还要科学,这件事儿人类才能够把房事做好。

  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法官招嫖案爆料人:曾有人顶包
  • 体育U14国足负东帝汶 恒大国脚规定涉嫌违法
  • 娱乐梦鸽已提交控告程序材料 被告逐条批驳
  • 财经杭州经适房上市交易 增值部分55%归政府
  • 科技iPhone全球演义:美国制造已死?(组图)
  • 博客韩寒:老师冤枉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学区房价疯涨:10年前总价不够买1平米
  • 谢百三:不要怪老百姓去抢着买房
  • 曹凤岐:中国如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陈九霖:让董事会时刻睁大眼睛
  • 陶冬:中国楼市小阳春与冰河期
  • 姚树洁:欧洲走出双探底危机
  • 李光斗:各国军队招兵的美女营销(图)
  • 刘纪鹏:经济学者应该学习中国大妈
  • 苏鑫:楼市结构性机会在哪
  • 罗天昊:投资补课并非中西部突围良方
  • 冉学东:被绑架的人民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