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九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 > 正文
田薇:刚才我们谈的很多都是公司与别的公司,与别的国家,别的政府之间的所谓信任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可是实际上公司内部也有这么样一个信任机制需要建立起来,请教林正刚先生,我记得您在公司进化论的时候,写过这么一个序言,其中提到要建立具有创新型的内部机构,来建立一种信任,我想在座很多都是公司的高管,他们非常愿意了解公司内部这种信任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有请。
林正刚:我刚刚开始说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天面试的一个人,他有机会做高管,问到公司文化要求是什么东西?第一件事就是信任,因为没有这个信任你不存在。信任跟创新是什么关系?我在过去很多例子里面,小的团队放在一个房间里面,如果他们不足够有信心,大家不互相信任,创新很难创出来。我举一个很好的例子,往往创新都是,每个人将他们的好主意拿出来在桌面上来谈,大家擦出火花,但是没有这个信任在里面,我也不敢拿出来,他也不敢拿出来。还有拿出来之后,大家不能很客观去看这个,甚至能够接受他的比我的更好。所以这个基础上面,如果你在公司环境里,这个团队里面,你没有了信任,没有这个理念,创新也不会出现。
所以我们第一个在公司内部主推的一个公司文化,一定是信任,互相信任,否则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团体。
田薇:咱们中国人讲阶级斗争,在哪个公司都存在,哪个政府机关和机构也都存在。特别是现在金融危机状态下,人员流动非常快,各方面的人员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和冲突,我想请教其他几位嘉宾,我就不点名了,请教几位嘉宾在内部如何来建立不同同事之间的信任,以及建立非常好的高效率的机制?
郭尊华:我非常同意林总所说的,没有互信,基本上这个公司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因为在很低互信和高互信环境,不管这个领导他要讲什么话,写的很清楚,所有人需要听到的东西都写出来,在一个低互信环境,每一个员工说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他的出发点是不是有自己本身的目的?高互信的环境虽然你讲错话,其他所有员工就说,其实领导的意思是为了公司好。所以高互信是能够提高公司内部运行的速度,速度在这个竞争环境里头,你花很少时间在公司内部,花更多时间在公司的外部。互信不但只是一个个人诚信问题,刚才我第一个提到就是说,我非常相信我的兄弟,我哥哥在香港,不会说给我麻烦的,但是我绝对不会招聘他进来公司,因为我必须要招聘一些真正有实力,有能力,在这个岗位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主要的是要有这个实力,有能力,是否有这个心,为了公司整体利益去出发,而不是因为他的好朋友,在后面捅你的背。
孟先生:我讲一点自己的看法,从信任,从公司管理来讲,大家都做了蛮多研究,专家写书也很多,都是比较正面的。但是所有的公司,不管是内部信任,永远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一些矛盾。我自己的体会,从两个方面能证明:
第一,我们中国人讲话,权责利一定要分清楚,很多时候你信任这个权责有没有分清楚,这个利益是怎么样,所以这些蛮触动人的本性,大家不太愿意讲的,但是我觉得不管是企业管理,真正权责利的划分,当这个公司的领导人,权责利是不是分清楚,这个你嘴上讲得怎么好都没有用,最后员工是看你在权责利划分上面,是不是做的跟说的一样。
另外一个,外企公司这点痕迹比较深一些,很多时候看结果,可能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有这么多的阶级斗争。
高群耀:是,我有同感,公司做大了就有人,人多了就得有流程,有流程就得有批准,有批准就得有官僚,有官僚就得有阶级斗争,这个不是你喜欢不喜欢,是你躲不开的问题。大多数企业不是对手把你打倒,而是你自己把你自己打倒的,所以内部里边的流程是很重要的,实际上我记得柳传志说,他是兔子,我是乌龟,我走的慢的多,兔子到了目的地,我怎么都跟不上他,而中国是一块沼泽地,那就会赢过他。人员会有流动,就是我本土公司的一个竞争优势,也就是外企认为在中国没戏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能把这部分做好,对于外企来讲,或者对我们企业走向海外也讲,我自己感觉信任是最重要的,有了信任内部管理成本会急剧下降。
那具体管理上来看,对中国这样的行当来讲,如果中国的CEO和海外的CEO,之间解决不了之间的直通车,不能定分期的目标,以达到某个分期目标来争得信任的体制,在中国想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强。
田薇:不仅是和员工之间的信任,不仅是中国公司内部的信任,还有中国公司本身和总部之间的这种非常重要的信任。刚才高先生提一个题,说是在沼泽地上要避免阶级斗争,您来回答一下。
陈黎明:他这个命题我回答不了,我只能谈谈个人感受。我个人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起互信,真诚是最重要的。我非常有幸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当中生活过,我曾经跟一个非洲的朋友,在非洲去问他们文化跟中国文化之间的一些对比,那么我发现即便是非洲人,他们的很多文化跟中国人的文化有很接近的地方,比如说家庭的观念,我们非常注重家庭的观念,非常注重亲情,非洲人也是一样。
所以人与人之间,不管你是什么种族,你的共同点是多于不同点,我觉得首先要记住这一点。刚才高总也好,孟总也好,都讲了一些流程规范,这的确都很追求。比如BP也是一样,我们有一个课程,企业集团高管都必须要参加的,叫多元化以及包容这样一个课程,所有企业高管都必须来参加。除了从制度上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对不同文化的一种认同,一种认知。
那么在一个国家去做这个事业,你一定要承认,这个国家的人对当地的国情了解是最多的,不要到了一个国家去班门弄斧。比如说像BP在本土化这方面,我们现在已经达到98.5%,那么可以说大部分的高管都已经本土化了,那么中国的人才多了去了,中国人才成长的确需要一个过程,这个也是事实。本土化的过程,我们也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把所有外国来的这个同事都要让他们走人,也不是这个道理。实际上这当中有一个平衡问题,那么你需要有一部分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培养一些中国通,将来他们回到总部以后,他们实际上变成你的资源,便于你跟总部进行沟通。
这方面,BP公司在这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工夫,我感觉作为石油公司当中比较早的一个中国人,成为一家大的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说话BP这方面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谢谢大家。
田薇:谢谢。思路很多,有关信任和责任之间的课题,实际上有一种原因很难逾越,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还有历史形成的人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我想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所谓的疑虑,大家对跨国公司的一些理解,很难脱离开这些固定办法和所谓文化的差异。现在经济发生很多变化,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在不断复苏,不断的前进,他们也会在世界经济当中得到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来处理以前就已经存在这种文化的差异?这这政治上的看法,历史上一些固定的看法?有请几位。
林正刚:我觉得中西文化的差异,我记得很多年前,在人民大会堂有一个专门是为中西文化差异的论坛,很有意思这个事情。当时我记得美国来一个外交部长,在讨论里面,我提出一个这样观点,到现在我还是坚信这个观点,这个观点在20多年来的中国,我认为这个是最后会形成,因为所谓全球化的意思,将来很多很多在座都会在不同种族国家里面工作,不一定是在国外。我们会在很全球化的环境里面工作,这种过程里面,我们的文化都会互相影响。
最后,实际上我认为不是中西文化,我自己认为,最后可能是高效跟低效的文化,因为最后我们做同样的事,我们在同一个舞台来竞争,如果我们的一些文化让效率降低的话,我们慢慢可能会改变这种文化。20多年来,我看到中国人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这些文化跟我们的文化原来不太相似,但效果更有效,慢慢就转过去了。外国人也一样,外国人觉得有些中国文化很不错,他们也在学,所以我认为中西文化这个会慢慢淡出,但是需要时间,我认为最后会变成低效和高效。
陈黎明:刚才林总讲了一个话题就是,不同文化之间如何去磨合的问题,我的个人感受就是,中西文化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要刻意去放大这种差异,这个是很关键的。当然正是因为有着5%的差异,导致了很多的摩擦,我个人的体会就是,不要试图用一种文化去征服另外一种文化,你征服不了。最终他们两者至今讲趋同,一种文化跟另外一种文化慢慢的趋同,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这样一种文化。比如合资公司,很多合资公司文化既不类似于真正跨国公司,也不类似于国有企业,完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个很好。相互之间要包容,千万不要去试图征服。
孟先生:这个话题叫我想起一个长者曾经告诉我,这是一个故事,他说有这么一个村庄,里面所有人都是蒙面人,就是有一个正常人闯到这个村庄里面去,他是唯一能看到的人,结果生活了一段时间,他喜欢这个地方,最后决定留在这里,爱上了当地的一个姑娘。当他在那里生活的时候,这些人各种交流和做事的方式,他才发现他们有很多他们特有的一种能力,比如他的听力非常好,白天、晚上都一样,他们可以辨别方向,不会撞到墙上去,行动非常方便。所以在他生活一段时间,他才痛苦的发现,实际在这个社会当中,只有他是一个残疾人。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一个外企,一个多大牌的公司,还是中国企业多牛到海外一样,我觉得放下身段去学习,我觉得不要自以为是,您要在这里生存,恐怕是先学习最佳,让自己适应这里,而不要期待着改变什么,谢谢。
田薇:非常中肯,谢谢。
高群耀:前面几位不同方面来讲了,我从另外方面讲,我觉得这个文化差异我蛮赞成陈总讲的,就是不要刻意的夸大,因为我觉得这个差异肯定会有,但是大家怎么在日常生活、工作,我觉得在很多时候,现在从教育上面,我觉得是可以加一些这方面的因素。举例来讲,美国在过去的历史上,它的种族差异,不说跟外国的这种文化差异,只是自己国内的这种种族的问题很多,所以它一直从立法和各方面做了很多事情。
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所有的朋友都是一个震惊,所有人都认为,在中国发生不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少数的族群当上总统。我觉得确实是,因为从文化上面,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其实也蛮排外的,美国高中有一个课程,很多高中进来以后,它会专门教怎么样尊重不同的文化,这个尊重不管从性别、年龄、背景、族群,各方面都会有。包括今天讨论的命题也是,因为我们自己讲了很多是外国公司跟中国公司,中国公司、大公司、小公司,什么时候这些界限比较模糊的时候,可能这个世界会更好一些。
田薇:谈到教育的重要。
郭尊华:其实我觉得在中国,这个公司跟公司之间都有文化的差异。两年半以前,我负责亚太及日本地区,当时一个中国人到日本去,日本的同事怎么去接受,跑到澳大利亚去我也很害怕,很直接跟你说话,这种文化差异是否会让我很不爽,使我发生害怕的一些问题。当时我发现,最主要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怎么构建一个互信。作为一个领导,必须要非常诚恳,必须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要非常诚恳。像高总所说必须要很谦虚去学习,不要让我们的文化去征服别人的文化,我觉得应该是接受,总体的比较长远的目标为大前提,然后所有员工能够方向一致,或者跟我们合作伙伴的方向一致,然后非常诚恳,非常谦虚,也非常老实的实事求是,而不是把一些事情美化。
田薇:无论是每天在沼泽地上奔跑,还是每天来自总部的压力,我们怕到台上的五位嘉宾,来自不同的跨国企业在中国,他们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同时也非常愿意和中国,以及中国的企业和民众建立起互信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前进。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掌声感谢一下我们台上的五位非常、非常诚恳的嘉宾,非常感谢,谢谢各位,谢谢,祝你们一路顺风!
我们刚才这个环节,通过各位嘉宾的阐述,大家了解中国的发展和跨过企业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接下来欣赏一分钟短片,一分钟之后再次回到现场,来讨论第三个环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