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具全球中国竞争力中国公司新闻发布会召开(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 10:08  新浪财经

  我真的有一个梦想,我觉得还算伟大的梦想,因为在今天我们中国的媒体做的各种评选里面,其实真正不要说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就是在中国特别有影响力的也很少。我们想想财富500强的评选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关注,全世界有多少人打破了头想挤进去,希望我们这个评选经过多年的努力跟塑造。今天我在下面也跟傅书记讲,我们希望有一天中国的企业,拜托各位我们一起努力推动中国的很多企业,当他们有能力证明自己的实力的时候,并且有好的经验分享的时候,他们愿意把案例贡献给我们这个活动。

  谢谢,拜托大家了。

  仇勇:

  下面我们留点儿时间跟大家做交流,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积极提出来。

  凤凰网提问:

  我的问题第一个提给常博逸先生,因为在中国除了目前还未放开的几大垄断行业,几乎每个行业的外资进入都会伴随着阴谋论的声音,您怎么看待外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收购。

  第二个问题提给中化工集团的傅书记,在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险主义,甚至是民族主义都在抬头,我不知道中化集团做好了怎么样的准备?然后您对这个时期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什么样的建议,谢谢。

  仇勇:

  我首先纠正一下,傅书记是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真的是两家公司,注意在我们的入围50强中,这两家公司都入围了,一定要纠正一下这个。

  常博逸:

  我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包括收购中国公司、中国品牌都是非常正常的商业行为,在欧洲这个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在欧洲有很多美国公司到欧洲收购当地的品牌或者公司,最后实际上只有两个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是一个平衡的选择,也就是既有外国公司来到中国来收购中国的企业,同时也希望看到有中国的公司走出去收购国外的企业和品牌。

  第二点可能是更重要的,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兼并收购、市场进入,不能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代价。我们不希望看到因为有某些公司的进入、收购、兼并,在市场造成了垄断性的力量,造成了持续的竞争优势,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这是我们不希望的。

  在这方面各地的监管机构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评判每一项兼并、收购、市场进入的时候,应该从公平性,从是否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在欧洲我们实际上已经有过很多次类似的这样的经历。

  傅向升:

  刚才说到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我们作为企业的体会也是非常深的,但是对于企业走出去方面,特别是今天的话题是国际化方面了,我觉得我们并购是一个方面,这只是一种国际化的方式,还有一个就是国际化当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就是作为企业的竞争力的问题,实际上我的竞争力要是不强,那我走出去可能也会向很多企业走出去以后,会走向了一种结局不是令人想象的那样一个结果,就是不是圆满的。

  我觉得化工集团在国际化和并购的这样一个过程中,以及在走出去的这样一个过程当追,它在注重国际并购这样一个过程的同时,还打造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做好自身的竞争力。所以说化工集团在走出去的同时,自身的创新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视的。应该说化工集团成立时间很短,但是现在在中央企业当中,它的创新能力按照企业产权和专利数量来排的话,已经排到了央企,就是138家中小企业当中,排在第四位,要说我们自身的竞争力,也是任建新总经理带领这个团队去努力打造的。

  化工集团成立的时间很短,五年前那时候还没有这样一个品牌或者商标,那么现在应该说在化工界,不光是中国的化工界,应该说中国的化工界看到这样一个标识的时候,它能想到中国的化工集团,所以我们说品牌的培育也是我们这几年在国际和的过程当中,也就是说在走国际并购的同时,我们在注重培育的一个方面。

  我们给企业提个建议就是说,我们在走出去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否则的话走出去是很难想象的,谢谢。

  仇勇:

  其实我还可以补充一下傅书记的一句话,其实现在在资本市场,在PE界中国化工业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品牌了。

  下一位。

  国际财经时报:

  我是国际财经时报的记者,我想提问一下陈婷女士和邓庆旭先生,我自己关注过一下,就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中国企业是不是很多真的已经到了一定要走出去的程度,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坦诚地谈一谈,有没有接触过觉得其实并不是很适合去国际化的这样的企业,他们还是走了这条道路,你们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另外有一个附加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过医药行业,因为我关注过中医药行业,他们也有不少是说国际化出口什么的,但是我这个就疑惑比较大,因为我觉得在中国本土中医都发展得不是太好,如果可以的话再评点一下这个行业,谢谢。

  邓庆旭:

  其实我觉得有一句话能很好地表达我的观点,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我们今天这个排行也是强调,如果你能国际化的话,你首先在本土就应该是一个很强的公司,如果你做不到在本土上领先,我觉得国际化也谈不上,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就是您说的那个,中医药行业是否国际化。

  国际财经时报:

  我不是说它不适合国际化,只是说在我关注的时候,我有点儿置疑他是不是这个阶段应该做这件事情。

  邓庆旭:

  其实我觉得从目前的角度来说,像中国虽然有一些企业可能还是一个垄断的状态存在,但是整个市场来说,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一个市场,所以说像中医这样,不光是中国了,其实像韩国、日本也都有这样的产业,它本身在局部来说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所以你说什么时候国际化更合适,我觉得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它从现在开始也没有脱离国际化。

  陈婷:

  我补充一下,就是我们企业界的一位领袖,柳传志先生,虽然联想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个人觉得他的困难应该是阶段性的,这也丝毫不影响柳传志先生在整个企业界的教父地位,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就是如果你发现你脚下的土地是坚实的,那你就撒腿就跑,所以我觉得国际化这个,就是这个时机把握非常地重要,如果说环境不适合,你就是有能力也不行,如果环境、水土各方都适合的话,真的要撒腿就跑。那我觉得中国化工集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五年的时候因为通过并购走到今天,确实在商业界是一个奇迹。那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很成功的,曾经很辉煌的企业,因为跨国经营,然后一脚踏进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然后确实很痛苦,可能就要像TCL、明基一样,他们都经历过非常艰难、非常痛苦的阶段。

  所以其实说国际化,为什么我这么强烈地呼吁大家一起来探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是你所处的行业可能有不一样的标准,你所处的企业发展阶段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很重要的就是自己首先得强大,然后你才可能走出去。

  第二点其实是很多失败的中国企业案例,因为有一本书叫做《大败局》大家可能也看过,其实很多失败的中国企业他不是饿死的,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哪个阶段做得太好没控制好速度,很多失败的中国企业是因为撑死的,而不是饿死。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