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6月5日C会场下午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23:39  新浪财经

  此外,温总理在英国时,对中英机构相关讲话精神也提到这点,因为现在民间有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和意识,觉得我们国家现在很有钱,有2万多亿的外汇储备,我们又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好象我们很富有了,为什么还要去国外融资,我们中国的A股或者将来的创业板上市就很好了,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如果你能够被选中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这种机会有多大?另外我们这个2万亿真能对我们企业进行投资当然很好,但是温总理讲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中国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银行用人民币买下来的,是中国央行的负债,而不是资本。我不知道怎么帮助大家理解温总理的话,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就想想温总理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是我们用人民币买下来的,不是我们的资产,而是我们的负债。我们很想帮助企业,但是我们这2万亿当中有很多资金不是我们央行可以支配的,所以不能用它进行投资。我没有最新的资料,但是我有2007年的资料,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年末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同时也公布了外国在华资产是1.2664万亿美元,这也说明了温总理的说法,为什么是负债。因为真正属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份额大约在2007年的时候是3千亿美元,只占中国外汇美元的30%和40%。另外我们也进行了对比,但是我们很高兴国家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很多政策事情上和其他政府不一样,这是一个不同。我们中国政府可以非常自豪地向外界宣布,我们是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我们有2万亿,美国政府的外汇储备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民间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在2007年的时候就是9万亿,你就可以看到藏富于民和藏富于国的差别。我去年对股市做了一个评估,现在回过头来,我没有办法有非常详细的资料说明,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还没有藏富于民,当我们中国的股市跌了60%的时候,我们的民众生活还可以照常。因为我们民众的资产并没有太多的放在资本市场,所以资本市场巨大的落差对我们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刚才上面还关于日本的外汇储备,也基本上是类似情况。下面我们就回过头来谈一下企业家应该关心的融资成本问题。我现在在国内碰到很多企业家,他们做得很好,他们也急需资金,因为体制的原因他们非常困难,他们的流动资金都发生很大问题,但是没有办法借贷,所以在他们需要资金的时候不惜代价,根本不考虑资金的成本,只要能拿到钱什么条件都答应。他们现在都是这样的态度。我们今天做这个讲座并不是为了鼓励你们不计成本地融资,我们希望跟大家交流,我们首先要确立融资目标,我们融资目标第一是满足资金的需要;第二是优化资本结构,在做的时候必须要有选择。我看到很多企业第一次做融资的时候,因为没有非常清晰地地考虑这些,所以就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就在这个架构下很难再改变,因为前面已经有了这样的安排,后面再想获得资金的时候几乎很难帮助他再拿到更优越的条件。这方面还是要讨论的,其他我们要考虑的就是降低融资成本。这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请这么多行业的专家帮助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第二,为什么要在华尔街融资?也跟我们国家关于融资的相关规定有关系,比如公司法有规定,我就不念了,大家都可以查到,企业的债权管理条例也有规定,这些规定都约束了我们企业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融资能力,限制了它的能力,这就是另外一个原因。为什么我们要争取在华尔街获取资金。

  关于财务目标,这个比较专业,我就不重复。在你获得资金的时候,除了你有很多让投资者可以心动的报表和数据以外,实际上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数字还是要注意。关于现金和流动负债的比例,负债和资产的比例我们有很多企业考虑得非常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错误安排,这个也是我们希望在你们开始考虑融资的时候能够把它纳入你们正确选择的范围。另外外部的融资环境,企业的资本结构、成长性、市场的竞争强度和规模,都对投资者和投资银行是否接纳你这个企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企业的内功,也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基本结构战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这几个方面都应该和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非常彻底地沟通,从一开始就把这些架构做好。当然,产品目标体系和技术,财务目标体系、治理结构与组织管理都要完善。上市获得资金只是整个过程一个非常小的目标,通过上市过程对企业进行改造,对企业将来所产生的良性影响要远远超过资金本身。

  我大概做一个简单介绍,我刚才说了,我们会用下半场的时间回答各位的具体问题,下面我们请Axiom Capital Management投资银行的董事Ben  Z.FANG讲解,谢谢!

  Ben  Z.FANG: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共享一些知识和信息,非常感谢主持人给我机会讲一讲我们的看法。

  第一,中国的投资是双向的,并不是外国的资金投资中国,这里面层次上有一些区分,我等一会讲一讲。

  第二,LP合伙人跟资金投资者的看法。

  第三,刚才主持人给我们讲到了,我们只是代表其中一些投行,并不是所有投行,我们看中中国的投资机会在于增长性的企业,我们稍微花点时间在这个上面把怎么做结构,公司方面需要指导什么,了解什么,需要做一些什么准备,跟大家共享一下。

  第四,大家都再讲美国的金融危机取决于创新太多,监管不利,中国创新太少。我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金融市场的工具美国用得很多,而中国还没有将来可能会有。讲一下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海外上市的情况。这些工具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东西,你用得好,监管好可以创造很多价值,如果监管不利,或者用得不好,这个东西也是害人害企业害投资者。

  第五,中国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基本要素。

  第六,中国的市盈率和美国市场的市盈率差别还是很大,是有效、无效还是半有效,我讲一讲我的想法。

  第七,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或者融资”,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讲一下中国的企业和投资者在海外做并购和投资的机会。这个可能对大家都很熟悉,我还是把它罗列了一下(PPT)。2008年,海外知道中国的资金是924亿美元,中国的企业或者中国的资金投到海外的是407亿美元。根据渣打银行的预测,2009年中国海外资金投资到中国应该在800—1千亿之间,反过来中国的公司投资到海外大概1500—1800亿之间。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可以看到,过去海外进来,投资中国的很多,2009年中国投资海外的反而更多,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可以稍微简单看一下,我想跟国家整个经济的结构有关系,尤其是金字塔性的结构有关。这里面要区分一下。我们在中国讲中小企业跟美国讲的中小企业概念不一样,人民币和美元转换一下,中小企业的资产在5个亿到50个亿之间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小的总资产在几千万美元。右边这一页上写的中国的资金投资到海外主要还是从大型的国有企业和主权资金,包括CIC资金往海外投,买矿产资源,还有一些中产阶层的企业。反过来海外资金进入中国投资的主要还是私营的中小企业,还有一些中产阶层的企业。可以看到,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早上有一位领导也讲到了,中国的信贷机制本身是不公平的,他总结为十二个字,爱富嫌贫,偏爱大型的国有企业。爱公嫌私,总是贷款给大型的国有企业等等。这些原因造成中国的中小企业需要钱,但是找不到钱,上市要等很多年要排很长的队,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公司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在海外上市融资,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等一下我给大家分享。

  这给国内国外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机会,就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这个是一个统计,新兴市场私募股权机构,他们做了2009年的评估,结果中国还是位居榜首,2008、2009年还是第一位,对海外新兴市场投资资金的吸引力来讲它还是排名第一,巴西原来是第四名,现在变成第二名。巴西跟中国其实有很多互补性——经济结构互补性。他们资源多,我们的资源相对少,他的生产制造能力弱,但是中国的生产制造能力非常强。他们畜牧能力很强,但是中国的畜牧能力很弱,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最下面的俄罗斯现在是倒数第一位,现在很多投资人都不愿意到哪里去。

  87%的投资者看新兴市场觉得还是新有吸引力的(PPT),中国排在第一位。因为有限合伙人有的要增加投资,有的要减少投资,在这些评比里面,中国还是排在第一位,其中一个是增加他的投资,在需要做修改的有限合伙人中间,它大概增加24%左右,总共合起来也是第一位,印度是第二位。刚才讲了稍微宏观的方面,现在讲更加具体一点。就是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或者海外融资两块,坐在谈判桌的两方,投资者看得是什么,合伙人看得是什么,一目了然,我也不想花太多的时间解释。

  最后一块,对于中国成长性的企业来讲需要避免的,第一是有毒性的投资要避免接收,虽然现在拿到钱了,但是接下来把你锁住了会有很大问题,所以不要把自己封死在那里。投资者最看中的是什么?这种欺诈性的行为是最怕的,你的审计结果、财务数据是假的或者夸张的,这一块是投资者最怕的,等一下我讲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刚才讲到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左边是从交易本身投资者和投资对象公司之间的对接(PPT)。首先看工业行业,第二,看市场,第三,地理位置,第四,增长,第五,发展周期,是属于初创期还是扩张状态。不同的投资者的投资年限不一样。大家都知道,VC时间更长,PE短一点。然后就是公司的增长率,这也是投资者关心的。你的投资率高增长率高,投资率低增长率低。第六,交易本身大小,有的资金一投就是3千亿美元。还有一块是比较好的对接,管理层的信用度和投资资金的认可程度,这个很重要。可能跟结婚家庭都一样,就像你有VC,或者PE投资者进来给他30%的股份,他至少要认可你的信用度,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