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家嘴论坛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一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5日 20:37  新浪财经

  [刘明康] 三是围绕形成协同效应实施重组。我们看一下中国当前的金融机构,大部分仍然采取了内部的部门制,不同的部门产品由不同的高管人员负责,相互之间很难形成协同效应。现在应当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对部门的设置、产品的设计实施流程再造和彻底的重组,真正围绕方便客户、满足客户的需要、迅速响应他们需求的变化来进行。相应地,在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成本转移、风险定价和利润分摊上,一定要建立一种机制,安排一些制度,来鼓励这种协同效应的长期养成,从根本上建立金融机构内部良好的客户至上的文化培育。

  [刘明康] 第二,与时俱进地实施简约化战略。所谓简约化,就是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科学的方法,将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以外的枝节因素、非核心的业务、非标准的流程尽可能地剔除,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简单的问题条理化,从而简化管理环境,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益。金融简约化战略是现代金融机构发展的新趋势,实质上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基础上,使我们金融企业管理行为更加具有科学形态的一种简洁化、标准化。

  [刘明康] 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早就说过,“能够简单便是伟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过于繁杂的定价评级模型和过于庞大的金融机构以及衍生的管道公司、平台公司,导致了大家对于风险的判断出现了重大的偏差,也撬动了金融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根基。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化和严重后果的不断显现,人们其实已经结束了前一、两年关于“全能银行”的讨论,开始出现重视简约化的经营发展方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推进简约化的发展战略,我认为主要要抓住三个重点。

  [刘明康] 一是组织机构小型化。组织机构的发展要考虑成本和风险的因素,最终由经营效益来决定,而不能迷信“大而不倒”的神话,不能一味追求规模,不能盲目搞机构的扩张,特别是不能通过放松风险控制和放大杠杆率而迅速做大规模,这就形成了泡沫,泡沫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样基础上培育出来的金融机构是不能长治久安的。有时候“小的才是美好的”。

  [刘明康] 二是经营模式简洁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说明,过于复杂的金融模式大大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实际难度,一旦失控,就会酿成不可预测的后果。任何经营模式都必须和风险管控的能力相适应,从国内外金融实践看,混业经营也基本没有成功的例子。保持经营流程和管理手段的简洁有效,将有助于让自己能够控制,让客户能够放心。

  [刘明康] 三是产品服务的专业化。从危机中美国一些大型、老牌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事实来看,金融机构的业务越复杂,风险就越难识别,越难管理。要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的服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我们的金融机构产品要立足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要立足于细分市场和充分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提高专业化的水平,坚持在自己的核心主业、核心客户、核心市场上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服务,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刘明康] 第三,与时俱进地实施创新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大力推进创新战略,是当今中国金融业应对危机,规避风险,实现科学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创新的战略,我认为要突出三大重点。

  [刘明康] 一是所有金融机构都面临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问题。两年以前,在危机之前曾经十分畅销的金融产品,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很多已经失去了回报基础,也失去了客户的信任,销售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适应现在市场的需要,开发创新出适合现在客户口味和风险偏好的产品,现在仍然没有看到在这方面实现了很好转型的机构。

  [刘明康] 二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在风险价格大幅度调整当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既要找准发展的地域重点,又要找准发展的行业重点,还要找准发展的客户重点。在全球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的GDP普遍大幅收缩,哀鸿遍野,但是新兴市场仍然是亮点纷呈,特别是中国与印度比肩成为GDP增长超过5%的经济体,这在全球来讲,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国内来看,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有丰富的生产要素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的基本面是健康的,特别是在国家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作用下,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后续的发展仍然具有强劲的动力。在行业重点上,我们要突出加强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和投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运行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在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中实现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刘明康] 三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加强风险管理的创新。长期以来,风险管理只是被看作为金融机构内部中后台支持前台业务发展的内部保障来建设,好像风险管理就是自己家里的事。现在需要从竞争战略的高度来加以重视这个问题,在这次危机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大大的提升,需要转变为金融机构比较竞争优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涵。衡量具体金融机构或某个经济体,或者地区金融体系的核心竞争能力,市场的关注点已经不再限于它在高增长、上升期创造的利润、财富、市场份额会有多大,给我的条件会有多么优越,而是更加关注在金融的冲击下、在危机中的生存能力如何,能不能跑赢大势,能不能实现自己的长治久安,能否通过高人一等的风险和内控管理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使我的钱通过他的运作能够安全。

  [刘明康] 联系到上海,风险管理的创新也需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第一,上海的金融机构要迎难而上,做到增强人与IT信息之间的联系。在金融机构里,即使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没有专业化的人去认真地看、去运用,去准确的把握和解读,是没有办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机构内部各个层级的人员对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近年来,我们通过对信息科技的建设大量的投入,其实在上海有了很好的信息基础。比如说,银监会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大额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比如说,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这里面有很多的价值,有很多有用的风险信息,供大家参考。现在的重点应当是加强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运用,真正挖掘其潜在价值,提高信息的附加值,运用到市场上,运用到我们金融管理当中。

  [刘明康] 第二,就是要减少风险承担者和控制者之间的分离度。我们现在前台客户营销环节和中后台风险控制环节,岗位职责当然是要清晰,风险责任的界限当然也是要明确的,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的紧密沟通,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不是相互的分离,相互的独立,是更加重要的方面。

  [刘明康] 第三,建立基于机构内部价值链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文化。过去风险偏好在金融机构是千篇一律的。风险偏好在一个金融机构里面是一样的,其实不然,现在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必须深入的思考,必须要考虑不同的金融产品,不同的金融服务对象和我们的服务专业化的特色,要把价值链很好地分析和划分。在价值链当中所处的地位产品客户和服务的专业化不同,就会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要求。这些风险偏好要求的不同,价值链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银行业当中我们做理财和存款,当然就不一样,风险特征是不一样的,对理财客户的分析和管理就不能按照存款的办法去管理。因此金融机构要随时注意风险和回报的平衡,和价值链的精细化管理。上海的金融机构要想脱颖而出,首先在这些方面都要敢为人先。

  [刘明康] 女士们、先生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金融风暴中深刻思考,锐意进取,不断推进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中国金融业稳健发展作出我们崭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尚福林] 感谢刘明康主席的精彩发言。同样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安排提问了。接下来的演讲嘉宾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先生。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保监会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吴定富主席演讲。

  [吴定富]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2009年19号文件,提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这充分说明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内容。本届论坛汇集了国际、国内金融界的朋友,对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的走势和金融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讨,必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今天,我就保险业参与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以及保险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吴定富] 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保险业大有可为。第一,保险业可以在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要建设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功能齐全、具有全球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建设这样的综合性的金融中心,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金融行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吴定富]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比如说纽约和伦敦,保险业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和长期机构的投资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各种金融活动在功能上的丰富和空间上的集聚。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吴定富] 一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上海有勇于创新的保险文化,实力雄厚的保险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保险机构和竞争比较规范的保险市场,为保险竞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业管理和后援的服务中心。目前上海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37家,占全国保险公司总数的30.8%,机构的集聚为上海发挥保险业管理和后援服务中心的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在上海稳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试点。上海的金融机构密集并设有证券和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国九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五家设在上海。上海在保险业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此外,上海还有再保险公司五家,有能力在再保险定价和交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国际航运业是与海上航运保险共同发展起来,目前上海的综合保险服务能力与国际成熟的航运中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不断提升航运保险事业整体发展的水平。国务院19号文件对保险业服务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航运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保险业要从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高度,抓住政策机遇,加快航运保险的发展。这是第一点。

  [吴定富] 第二,保险业可以在服务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纵观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上海要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必须发展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同时,保险业的发展也会对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吴定富] 一是要服务上海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建设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就必须建设完善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有利于提升社会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效率,在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