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兴市场经济论坛实录(6)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18:56  新浪财经

  可以看到,当人均收入上升之后,比如说像香港这些地方,汽车拥有量就会上升,怎么解决污染问题呢?我们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大家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乘私家车,这样二氧化碳污染也可以得到控制。

  全球气侯变暖是全球人的事情,我们也要作出我们的贡献,总之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涉及到很多的问题,除了城市化的问题还涉及到环保的问题。

  谢谢大家!

  彭希哲:

  谢谢叶教授的精彩演讲,你讲到中国城市发展的模式,其他的国家是很难仿照的。你可能也提到中国发展城市过去的模式,将来也可能很难继续下去。现在我们请嘉宾一起讨论一下,你们是否也这样觉得的吗?中国的城市发展的模式是很独特的,是取决于中国的独特文化特点,还是说它这样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国家呢?还有我们要讨论一下城市化的发展和总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刚才提到家庭拥有车太多,可能影响到空气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呢?

  斯科特:我想我对中国城市的了解是非常少,我没有实证的数据,我只能从理论模型预测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叶教授前面的讲解非常的精彩。我们在前面一讲中也讲到很多城市发展的模型,以及这些模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叶教授前面也讲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称之为城镇化的中国模式,它有一些独特的特点,特别像土地所有权还有城市的治理等等。这些都有中国的独特特点。不过叶教授没有讲,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了解这个城市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城市实际上是一种经济现象,也就是说,世界上把研究放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经济单元来考虑的,所以它是一个经济现象。我想不管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我们分析城市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这个视角。

  我觉得如果说我们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城市的话,我们就可以化繁为简,因为城市的问题是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我觉得在研究中国城市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把它放到一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结构中来分析。我们知道经济学家有很多理论,比如说当人均GDP收入上升的时候,城市化的水平也会上升。这是对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种因果关系是双向的。我想世界其他地方城市的发展有这样的规律,中国的城市发展也是一样。当然每个不同的地方,城市的发展会有它的独特性。但肯定也会有它发展的共性,比如说像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越来越多组成城市群,这个城市群又越来越多融入到了全球的城市群中。然后在全球的经济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比如说劳动力分工等等方面,它有它独特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的城市发展,说到底和其他国家的城市群的发展是异曲同工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城市化的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是并驾齐驱的。城市群之间的合作组成一个复杂的像马赛克一样的网络,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彭希哲:拉奎安教授你讲几句。

  拉奎安:首先非常荣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次论坛。我觉得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在特定历史情况下的一种发展。欧美,我们花了几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中国短短30年就做到了。可以感到从1979年到现在,城市化的进程是非常之快,现在城市化的水平为50%。我坐在这边听前面两位经济学家的讲解,我其实不大同意他们的观点,他们一再强调说是农村地区的发展,我一点都不赞同,因为你看我研究的就是城市规划,城市的发展。我觉得城市的发展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是要通过城市的发展才可以发展你的经济,你不能把你的重点资源放到农村去。如果我有4万亿的刺激计划,我这个钱就不会放到广州、深圳,我会把这个钱投资于那些二、三级的小城镇,来促进乡村地区或者是城乡接合部小城市的发展,提高中国城市化的比例,经济才能够持续的发展。

  当然了,跟中国的具体情况也要结合起来。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获得政权了,所以他对农村地区,对农民有特殊的感情。但是1949年到1979年有两大错误,一个是大跃进,一个是文化大革命。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其实是从1979年到现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就像邓小平说的,要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我们社会科学家来说,其实城市化不是一个因变量,它是一个自变量,它是原因,是它发展了之后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就像是一个经济学家所强调的那样,城市化是一个自变量,你要发展经济,那么经济发展是因变量。那么,有哪些因素有自变量可以促进因变量,经济发展呢?就像经济卫生的发展、城市化等等,所以我觉得因果关系要搞清楚,谢谢大家!

  彭希哲:本田靖教授要不要发表高见。

  本田靖:我不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我是健康卫生方面的研究者,我研究气侯的变化,我从气侯的变化角度来讲城市化的问题。为了应对气侯变化有两个法,一个是控制,一个是消除,就是IPCC组织认为气侯的变化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把导致气侯变化的因素减弱或者消除。另外,对于气侯变化导致的后果,我们去解决它。

  叶教授刚才前面也讲到了,现在地球上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降低温室气体。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东京有很多摩天大楼,他们就在海边上,海上本来可以吹来的风可以让城市感到清凉,但是因为这些摩天大楼使风不能吹过来。所以,我们要让水上的凉风吹进城市,降低气温。

  关于气侯变化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减少它的成因,一个是调整适应这方面,我觉得城市规划是很重要的,或者说城市规划的时候,我们要把控制气侯变化的方法考虑进去。我们在设计城市的大楼布局,或者其他的方面时候,就要考虑我前面讲的,比如说水上风可以吹进来降低气温。还有道路的布局,使得车不会很拥堵,不需要有很多的车,这样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以下降。有些天灾人祸,比如像地震,城市人口密集,如果发生灾难性的事件比如是地震,导致的伤亡就会很严重。

  在东京有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起重机,起重机把电缆给切断了,东京就断电了。如果说当时的气温是35摄氏度之高的话,就会导致一场灾难。所以,像这种天灾人祸,我们在规划城市的时候都要考虑到,不会使城市出现天灾人祸或者降低这种风险。希望我们在设计城市的时候能够确保这些天灾人祸不会影响到我们这座诚实的发展。还有像能源这方面,像我们前面讲的环保,也是必须在规划发展城市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觉得你们在设计城市的时候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谢谢!

  彭希哲:我觉得本田教授的观点是从环保主义的角度来讲的,就是说城市规划和设计怎么样把环保和提高能效的这些问题都考虑进来。我记得几个月前,有一些英国的科学家,他们估计一下,因为全球气侯变暖,海平面会上升。再过50年的话,人类最大的海边城市都会消失。那我们看一看对面的三位教授,你们怎么看的?你觉得这种情况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呢?还是说不可能会发生的。特别是斯科特教授,你非常关注城市群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有很多城市群都是在海边,如果在接下来的50年海平面上升2米,这些海边的城市该怎么办呢?这些城市应该样来应对呢?是适应这种变化还是采取措施来取消这种影响呢?

  斯科特:坦白来说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我是一点都不知道。如果将来50年发生的事情,就我个人来说,50年后的事情我是从来不考虑的。所以还是请拉奎安教授来回答。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