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色金融论坛开幕式第一阶段文字实录(9)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 20:10  新浪财经

  另外,EB的审核程序也需要改革,这个时间也是太长了。原来这个项目少的时候,可能排的时间也短,现在秘书处积压了很多,你得排很长的队才能提到他的议事日程。所以,这个工作也是非常缓慢,所以我们中国的政府也是非常着急,希望EB的审核程序要改革,一定要缩短审核的程序。这个工作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希望通过缔约方大会上,能对EB产生一些影响。

  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梅德文:非常感谢孙处长给我们做了这么系统、这么严谨的介绍。下面,我们有请主办单位—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北京市金融办主任霍学文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霍学文:非常高兴参加绿色金融论坛,绿色金融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概念,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

  金融是没有颜色的,如果说有颜色的话,就是美元的颜色是绿的。但是,任何的产业的发展,如果不跟金融联系上,很难有所发展,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贡献,其实是来自三个方面的:第一,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既有的金融支持途径;第二,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产品、设计、平台、方法;第三,透过金融与具体项目的深度结合,产生出一个新的、广阔的领域。我觉得金融和环保的结合,金融和碳的减排的结合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市场。换句话说,可以用创新的金融方法促进和推动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我觉得前几位演讲的嘉宾都非常好,他们的观点我都赞同。

  中国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非常重视,在这个3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的时候做了重要的指示,温家宝总理在2月1日专门采访的时候也提出我国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支持发展绿色经济,并且认为绿色经济是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个人对经济的理解,我以前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曾经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一个社会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我们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底层物质技术结构到了后来,我们进入了隆冬社会的时候,底层物质技术结构就是铁和泥,到了汽车时代就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汽车量和你所开发的高速公路。到信息化时代你这个国家带宽和用户的数量,到了现在我们整个社会是运转在一个高耗能的物质技术结构基础上。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的节能环保事业发展,我们的底层物质技术电力在低碳基础上,那个时候我们将真正改变我们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一定程度来讲,这次金融危机也许大家可以研究一下,与我们过度的消耗资源,既有的生产模式下要想获得更多收益要大量的生产产品,这样就会生产和消耗更多的能源。所以说我觉得现实的金融危机为我们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大家都清楚,在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借用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其中的绿色北京,就是响应着我们所提倡的低碳经济。那我们在去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的关于《金融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意见》里面,也提出了“绿色金融”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任务里面,也提出了要推动绿色金融这样一项具体的措施和要求。今天我们很多关心这个问题的专家学者、朋友都在,包括很多国际人士也都在。我们今年准备启动一项研究,大概会在明年能够初步成型,就是要在北京构建一个绿色金融的一个体系。

  我现在有一个感觉,我们现在的大家所谈的低碳经济也好,绿色金融业好,实际上都是专项的、个别的个案,但要真正推动整个经济的低碳化,金融必须跟上,金融的怎么能够跟的上?光靠银行、证券、保险业不行,需要很多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还有平台建设。所以,我们准备今年和相关各方启动绿色金融体系这样一个研究。大概会在明年能够正式启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构建这项工作。

  我们也希望绿色金融论坛作为一个常设论坛而存在,希望成为各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一个促进平台。

  最后,我将表达一个感谢,在北京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北京的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大力的支持。我们也希望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大家一起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进碳交易的发展,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最后,对大家的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梅德文:刚才我们霍总的表态,我们绿色节能论坛作为一个常设论坛,将来可能我们会持续不断地办下去,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关注、更多地参与。霍总为我们北京市的金融产业发展做出了非常多、非常大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有请本次活动承办单位——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演讲,大家欢迎!

  熊焰: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北京环境交易所参加绿色金融论坛!

  就像霍主任刚才讲到的,绿色金融论坛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前景,非常广阔的一个话题。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过去200年的人类文明,或者是我们所说的现代化,是基于碳燃烧的一种文明。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所有的能源取自于煤、石油等碳燃烧的过程。这样一个燃烧的过程,一方面对于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提升作用,我们由过去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的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信息化社会,人类的生活质量取得的巨大的提升。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方方面面都意识到,现在这样一种文明状态、现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一方面讲资源供给,很多国家测算的按照现在这样一种能源消耗下去,30到50年。当然,科技在进步,会产生一些新的能源,但是现行的以煤炭、石油等碳元素为基础的文明模式难以维系了。同时,这样一种文明模式,对于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破坏,也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

  据有关环保专家测评,中国目前的水气等环境损耗,折算成价值,相当于我们中国年GDP的5.8%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损耗。同时,它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所生存的地球造成灾难性的毁坏。全世界都在觉悟、全世界都在行动,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将发生,甚至已经发生。现在一个重要的信号可能发生在美国,奥巴马美国的新政,所谓的奥巴马新政,大家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在奥巴马新政中,能源占为极为特殊的位置。奥巴马政府09财年的预算赤字在1.75万亿美金左右。但是,他承诺到2012年,就是3年后,他的财政赤字会在5240亿左右,在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大量子弹的时候,他用3年的时间能够削减赤字1万亿左右,这里的基理何在?据专家分析,这里的财富转换和技术供给,大约来源于能源方向。

  现在已经有一些信号在告诉我们,奥巴马政府要对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型工业国家收取能源税,美国正确可能会大规模削减他的石油进口,它可能会启动一系列的新的能源技术和新的能源方案。这是一个周期的信号,对于中国非常关键,对于人类非常关键。因此,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绿色金融,实际上就是应对经济危机拉动内需的钥匙何在,点燃世界经济发动机的点火钥匙何在?大约是在能源,新能源的应用。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核心是经济问题。那些超标准排放温室气体,超标准排放污染的企业的利益是什么?核心是一个利益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能源现状,要采取行政的、教育的、法律的办法,更要采取经济的办法,就是要使那些承担社会责任,支出巨大成本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排污排放的企业给予适度的补偿,为那些不进行改革改造,超标准排放的企业给予经济的惩处。这应该是一个经济的手段,中国很多事情的起步依靠政府的政治手段,但是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经济的力量。

  实际上,这样一个理念也是北京环境交易所设所的基本理念。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经济的、利益的转换与补偿机制,一个转换补偿的平台,使中国的企业排污权的交易、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能够在这里进行,使中国与国外的企业的资金、技术的交互可以在这里进行。因此,北京环境交易所,对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市场、对于排污权交易市场、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关注,正是基于市场化的作用。

  有的朋友说起来,近1年左右,国际CDM的价格产生了巨大的波动,由最高接近30欧元,现在不到10欧元。很多的朋友问,怎么应对、怎么理解?我们认为,一个权益、一个卖品的价格,不是由形成它的物质财富的累加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也无法简单地由评估来决定。一份权益的价格,应该是由充分竞争状态下的市场来发现。

  在这里我想到了,十几天前在这里发生的一件事情,奥运会的开幕式道具缶在这里拍卖。这是一个故事、是一个案例,据了解这个缶的制造成本大约4000元人民币左右。评估机构按照它是一个道具它已经用过了,评估折旧1100元人民币左右一个。但是,在这里举行了三场拍卖会,两场现场的,一场网络的拍卖会,分别出现了第一场3月8日,第一场1000个缶在这里拍卖,平均价格5.2万元一个,最高价格7.06万。第二场网络拍卖,90个缶一个一个拍,当然是品项比较好、号码特殊的,均价到了14.2万一个,最高价22.8万。整个奥运缶拍卖结束下来,它们的总评估值是106万。最后,拍卖的价值是1.19亿,增值了112倍。一个卖品的价格,不是由它的物质成本决定的,物质成本只值4000元。也不是评估能决定的,评估价值是1100元。而是由充分竞争的状态下,出价最高的买者定的,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市场的基理。

  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复苏,随着全球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的发扬,我们的CDM市场会进一步的活跃起来。北京环境交易所,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对于中国的CDM交易,起到更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