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资自然:财富新动力论坛实录(7)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3日 18:23  新浪财经

  第二,传统的发展战略必然导致不可持续性,这尤其是我们为什么要投资自然,要搞绿色世界,要建成绿色企业的大背景。自然的价值,自然对于我们有什么价值,自然遵循特定的进化规则,而人类不能违背这种进化规则。

  自然是一切生命起源的摇篮,自然的文化和文化的自然是我们现存的一个现状。自然提供了人类活动的所有资源,自然承担了人类活动的一般污染物,生态平衡是人类活动的标准,生态文明是人类进化的基石,这是我们对人和自然的总体思考。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了七大压力,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土地资源供应压力、能源与水资源压力等等。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再看看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的背景。举几个例子,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33%的国土面积为干旱区荒漠区。70%的国土面积每年受东亚季风强烈影响,这是我们的现状,其它的不再介绍了,中国的资源占世界的重量,中国的发展成本以及中国自然灾害的频率,还有决策事物带来的损失等等,都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第三,未来的发展应当说互换生态文明。这里世界银行指出整个20世纪的100年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的石油,2650亿吨煤炭,380亿吨钢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未来我们整个世界的规模要增加4到5倍,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两到四个地球才能供应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办。

  从全球的范围看,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20%,人类在加剧自然的存量。全世界的碳足迹已经给人类的生存环境敲起了警钟。

  世界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在未来的30年仍然对应着人与自然的瓶颈约束期,表现在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等等,我们天天面临着。

  工业还在加速,我们主要好的产品应当说还不到位,中国和加拿大典型高层公寓热损失的测量,这是哈佛大学做的结果。应该说我们的损失是比较大的。

  2007年到2008年一年当中,在中国每建一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消耗土地0.8平米,需要消耗钢材55公斤,能源0.2吨标准煤,混凝土0.2立方米,墙砖0.15平方米。

  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等等,这些由于时间的关系数字不念了,也不再说了,这统统是我们现在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传统的形势必然导致不可持续发展可能性,生态文明带来了理性发展的光辉。我们投资自然的大背景大时期已经到来了。

  整体来讲,我们只有理解了生态平衡、生态精神、生态理念、生态伦理的前提下,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型才能完整的表达,同时也给投资自然建成绿色企业提供了最大的机遇。建设生态文明走低碳经济之路,从自然经济到集群经济,集群经济到循环经济再到生产经济,缔造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的设计只是战略上的设计,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家以这样超前的眼光和具体的魄力,以及由此而呼吁整个社会和政策进入到新阶段的带头的起模范和先锋作用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在政府导向上有一些的要求,在增长方式上当然也有新的理念,在发展模式上等等。总之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上个世纪传统发展观点向又好又快模式转化的创新与提升。是新一轮经济周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整体体现,也是最大程度获取可持续能力和理性选择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也不必要展开那么多,事实上,刚才讲的一切东西和整个人类进化的步伐应该是相一致的。当然,上述的观点不妥之处,欢迎在坐的诸位给予我商榷、批判、咨询。欢迎大家。

  主持人田溯宁:谢谢牛教授,我们请武克钢兄给我们做点评和讨论。

  武克钢:几位教授很系统地讲出了投资自然和企业的关系,我们企业家希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我们并购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程中对于森林的利用是极其资源的,但是有例外,是不是全中国都在破坏,是有例外的。从峨嵋山的有的地方是被保护的,有的几千年不动。

  第一是敬畏,不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是人对神的敬畏,如果敬畏就不敢砍树砍草。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讲的第二点,是它稳定,为什么庙作为寺庙周围的森林相对会保护,敬畏是重要的原因。庙是长期的产物,大家知道庙产是不敢动包括皇帝也不敢动。所以,所有权很清晰的时候,对于周围的保护会相对稳定。所以,这样的问题上教授们讲到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我这边讲到了投资自然,我就是一个起码我在东部第一瓢水,第一桶金有没有谴责,我捞到之后我去西部投资的葡萄园,我去的时候没有一间的水泥地、砖瓦房,而现在我们变成了国家级的观光地,随着高速公路到我这里,下一步像冯仑这样大的地产商一定会看上我的地。

  这带来了问题,当我投资的时候地不值钱,我去的时候你要多少的地我给你多少的地,变成了葡萄园。但是随着投入和产出,我当时有农场和农地,说不行你偷了国有资产,国家拥有的土地现在变成你开发出来的。投资忘了投资两个字,现在有巨大收获的时候找你扯皮了。以前土地1千万一亩就给了,现在9千万了,但是忘记了如果没有当时每亩地将近1万元的投资的话,作为土地是荒凉的话是不可能有产出的。

  所以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不自然投资自然是不是有回报的,云南有学家叫张家斌,(音译)他有简单的说法,如果要保护森林,要用现代的技术当单位生产的产出超过单位农田的产出的时候,人们必然会毁田造林森林会大幅度恢复了。这是什么概念?在我们的葡萄园的试验地里看到,我们不光是有葡萄。我们有生态的葡萄鸡,在葡萄下能养鸡还能养兔子。没有钱的话,所有的生态资源没有办法做了。大家知道投资是有回报的,如果没有回报,我的投资被人掠夺的话,政府包给农民,但是农民过去有十几次被痛苦的,包了几天收回的例子,包括我把所有的土地上的森林都砍光,因为我不相信所有的土地都长期地包给我。

  所以,投资自然是人的问题,制度的问题。

  主持人田溯宁: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一个问题的时间。

  没有问题的话,非常感谢大家能参与上午的活动,也非常感谢嘉宾,今天上午我们做了很多很有趣的讨论,希望大家离开的时候能记住自然是可以投资的,自然是可以交易的。我们能够逐渐建设好我们的生态文明,谢谢各位。

  ——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