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信心之旅》合肥站图文实录(6)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9:46  新浪财经

  吴存荣:实际上我们很多产业链是关联的。没有直接进入但是相关的,我们合肥的汽车工业是十大振兴之一。比如说我们的江淮汽车JAC,实际上已经在我们十大振兴产业里面。还有小排量车,元月份卖到四千辆,二月份卖了五千辆,三月份卖了八千辆。合肥钢铁公司也列入了10大振兴产业的目录。新兴产业当中,还有电子信息产业。TFT,就是振兴计划里面重点支持的。除了十大振兴计划以外的企业,都有一系列详细政策的支持。更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这次金融危机对风险投资来讲,打击是很大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在现在的银行体制下,是难以获得融资的,需要政府来引导他们。或者鼓励企业做一些风险投资来促进他的发展。

  李扬:我想说出两个想法,一个你多次提到十大振兴计划,你要观察经济发展,列入的未必就能够发展,常常是不列入的异军突起。也就是一个大的参考而已。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情况有自己的重点行业,所以落实到市里面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他支持的重点。

  刚刚说道创新的重要性,美国上个世纪后15年,深前所未有的好时光,靠的是创新,但是破灭了。对我们的信心打击很大。艰难的走,因为我是参加过我们国家第一个七部委的关于科技创新体系文件的我是起草者之一。现在看起来,美国式的风险投资依托退出机制来支撑这一套体系,有用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你要把产业振兴的基础和希望全部寄托在可能会保障暴跌的市场机制上是有问题的。保障暴跌之中,尘埃落定你会看到,金融是受重创的。一个新产业出台,老的产业被新产业改造。所以从国家发展来说,我们要避免走弯路,完全依赖那个东西也不行。其实有很多的问题。原来是否认中国式通过银行来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因为银行本身是一个谨慎行业,所有的可能都摆在那里。一定要把东西估计到最坏,就不应该给有风险的。是防范风险的。但是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最近这些年发现,银行在保持总体稳健的前提下是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高风险投资的。银行有他的优点,他不会重蹈市场暴涨暴跌的覆辙。需要我们再贷款利率上放松。利率浮动上不是问题,在金融30条里面已经有,终生追究式,你一个信贷式放了一笔贷款就是你的。所以这就需要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我们的老路走不通,美国这条路走起来比较艰难,看来就需要我们有新的安排。现在国家也在鼓励,也是源自美国。还有一些结合性投资。都需要探讨,真正我认为在中国这种大的金融背景下银行一定要发挥作用。现在体制的规定是银行不能发生作用。其实这次调控很明显,中央已经把很多的权利给了地方。现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典当行火的不得了。但是风险投资不一定是金融机构做,所谓非金融机构是用自己的钱,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潜力。

  吴存荣:现在规模最小的有五千万。

  李扬:五千万足可以支持好几个企业了。

  主持人:有的企业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感觉是在大汗之外的毛毛雨。

  吴存荣:从金融结构讲,风险是放在第一位的。11月份我们出台了一个文件,统一担保业,担保发生的费用政府主要补贴,如果担保公司出现损失,政府补贴30%。让更多的企业去担保。这个里面我们仅仅是一个刚刚的开始。有的想创业没有资本怎么样?办一个贷款只有几万块钱成本很高,像这些事情,金融创新里应该有很多很多公司。在金融危机下并不是我们缺钱也是钱不流动。每个环节之前我们把信心注入进去,这可能是政府各方面所做的东西。

  李扬:金融的本质是流动。钱少的话流动的快也一样解决问题。

  刚刚吴市长讲的担保,担保就解决很多问题。担保也很特殊,是一个非常地域性的。担保所依赖的信息和银行是互相覆盖的。很多软信息,不可能规模化,做不大。合肥这样的地方就10几家担保公司。这次金融30条里担保这个词至少被提过五次,可见上面对这个事情很重视。定义为什么机构你不是很清楚。准金融机构都在摸索之中。希望有一些系统的能够支持担保公司的体系。同意作为一个法人,因为担保公司是不能融资的。充实担保的资金来源。现在政府花了不少钱,给了很多补贴,需要拓宽他的融资渠道。做下来之后,一项贷款业务,有银行这一管,风险就可以降低了。我们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主持人:过去很难推进的改革,在这个危机到来之后反而变的容易了。

  李扬:当然,改革就是在危机中,没有危机谁都不愿意改革。

  主持人:我们会不会有一个好的期望?

  李扬:理论上存在这个可能。早年,美国的硅谷我都去看过。中国有很多事情,看了危机还不够,像股指、期货,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把它上升到宏观调控的手段上来。作为研究者就不断的建议,需要有危机刺激到推出。

  主持人:我们来谈一下就业的问题,之前我们都知道,提起安徽的时候,安徽省是一个劳动力的输出大省,到北京、华南打工的人很多,但是我们今年年初在看劳动力输入大省的时候没有合肥。

  吴存荣: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比较好解释,从我们生活当中也发现这个情况。06年以前地方还提出劳务经济,07年是一个转折点,随着我们制造业的发展,包括城市建设的发展,发现本地招不到工,去年的时候还是比较紧张的,去年下半年形势有些变化,很多在外地就业的人员感觉到找工作有困难,回到家乡就业。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情。解决劳动力就业核心的问题靠发展,从合肥来讲,我们去年总共提供了九万多就业岗位。格力公司一个公司招了五千人,最近还要招二千人。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解决就业是至关重要的。合肥本身来讲,就业有一个特点,高等学院比较多,真正就业的难点是大中专毕业生。比如说合肥建筑行业,去年我们年底统计,44万民工在城市里面干活,今年可能还要40多万人,农民工在合肥小范围讲不是很大。

  主持人:格力去年增加了五千人的就业。

  吴存荣:大中专毕业生实际上就业问题是有压力的,但是更重要的各方面的努力,既有政府政策的引导,也有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实际上在一线生产单位还是缺人特别是我们服务行业里缺工现象还是有,更重要的是,包括学生家长、政府都要引导学生转移就业观念。同时要提供岗位的培训,现在大中专毕业生理论上学的比较多,实际技能也要加强学习。

  主持人:中国的沿海地区就业的矛盾非常的明显,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都返回他出发的老家,这样的问题看来在合肥并不是特别突出,而突出的是你们提到的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这个矛盾反而会变得比较突出。

  主持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这些问题,我们市里也想了一些办法,总的来讲,他只要愿意就业还是有岗位的。包括我们生产的第一线,包括服务行业,也许岗位更艰苦一点,工资低一点,但眼前解决就业问题来讲,上岗是最重要的。不是仅仅靠政府出个政策解决问题是比较难。

  主持人:李教授觉得这样大学生存量比较高的情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