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供应链专场对话部分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20:27  新浪财经

  许立红:原来我最早是在天津一汽,它的前身也是在天津市最早接触PTS的企业,我们最初在推行PTS开始的时候,员工是很不理解这件事情,员工们想你又给我设定工位,又规定我动作,又改变我的器具,这一下子就不适应了,后来我们通过日本专家现场指导,亲自给他们做示范,逐渐培养一批管理队伍,一定是管理队伍起到了示范作用,就是有一小批人在现场给他们做示范,来帮助他们做改善,逐渐才会形成这样一种班长接受了、员工接受了,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实际上班组长的力量特别大,他说一句话甚至比厂长还要有分量。第一批接受这种项目和方法的人一定是最基层的管理者,让他们去来理解这件事情,让他们慢慢接受这件事情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氛围。

  提问:我想问一下,你认为一线的员工还是应该由班组长激励,还是其他人来激励,一线工人实际上是应该工作人员来作为主导,我自己来理解应该是一线工人做指导,我自己来看很多班组长干工作并不是做的最多的人,所以我觉得这种还是要由基层员工来激励。

  许立红:我其实是同意这个观点,基层的管理力量不可以忽视,就是很多基层员工直接领导是班组长,班组长在日常管理当中就是管十几个人,他的管理力量是非常强的,他要远比车间主任和厂长的管理力量要强,所以一定要他先接受,班组长再逐渐传递给我们的基层员工。通过更多的时间让基层员工来接受这件事情,这个时候才会从一种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接受。

  提问:当他被激励了之后反馈会从底下上来?

  许立红:从我经历过的情况是这样的,员工实际上愿意改变,关键是朝着什么方向来改变?如果不利于我自己,那么一定会拒绝的。当他逐渐认为这个事情的变化对我有利,那他一定是愿意接受的。

  提问:我认为从亚洲人的性格,我觉得包括日本人的性格,我们是不愿意提问题,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沟通,我们做航空领域,我们也经常到供应链里面去引导一些改善的工作,每一次我们都强烈要求一定要有一线的工人,但是我们往往把工人请来,我们很少听到他们给我的意见,他们从头到尾坐在那里,我们怎么激励他,他也不开口,很难真正把他的意见带到我们改善工作里来,所以我常常发现的、得到的信息全是一开始领导就有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是走了很多弯路。

  许立红:实际上在很多企业里面,在改善和被改善者之间,这两者如何定义?我做了咨询很长时间,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企业管理者实际上和员工有一层很薄的隔阂,或者是障碍也好,这个不是融为一体的,沟通上有一个断层,可以说是断层。

  提问: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不喜欢表达出自己的心思的。

  张冬:我可以举一个亲身的实例来解答一下。我在最开始接触精益的时候,我在上海一家工厂,我们当时推行战略或者理念的时候,我们选了一个小的生产线,在这个生产线有八名员工,我们当时就把这八名员工召集起来,我们和他们讲,我们要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帮助你们减少浪费,减少你的工作量,我们对他们做了基本的浪费培训,接下来我们是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件贴有改善的体恤,通过改善之后,他们八个人感觉他们和别人不一样,他们是特殊的人,他们被公司领导选出来作为一个标杆给大家做样板,从心里上他们有一种自豪感。接下来两个月就是他们帮助其他的员工识别这些浪费,相应的工具5S、标准化作业等等,他们接受起来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在一线的员工,你只要跟把这个概念讲一下,他很快告诉你,我有十个可以减少浪费的方法,到后来我们几乎每天可以拿到很多厚厚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做到怎么让他们说话,你不能通过一次开会告诉我们,我们要听你们的意见,他们是不会讲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