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八届中国管理100年会首场论坛实录(11)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5日 16:40  新浪财经


  肖志国:我们过去保持在20%-50%,明年保守来讲会在30%左右,如果各种机遇把握好,我们应该是30%-50%的增长。

  王冉:就是在明年国内这样的情况下,您可以保持30%-50%的增长?

  肖志国:因为内需可以拉动很多的变革,国内要建设很多的机场、公路、地铁等等,国家都提倡环保,我们高科技的灯具发光材料可以借此得到认可。

  王冉:我也想问一下现在张新民先生, 4万亿的拉动内需政策里面绝大多数还是直接用于政府的投资和基建的投资,就您看来,这4万亿对于我们国家保证经济比较高速的增长,是不是真的可以起到提升的作用?

  张新民:我们现在投资强调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国家整个的经济结构,包括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怎么样合理布局,这是政府主导下的投资。短时间来说,是不是一定科学,我不敢说,因为这个科学决策好像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过程,但是短时间内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到了。

  如果不这么做,我们企业的投资要靠企业家敏锐的分析和对于行业长期的研究,我们的官员是不是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是怀疑的。因为官员很多的考虑到的是宏观的东西,对于资源的配置不像企业家的思维,要考虑一些专业的东西。所以,投资以后的管理、经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没有一个适当的市场需求存在的时候,而我们又要造出这样一种投资以后,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带来3、5年以后,甚至是更长时间的新的经济结构的失衡,甚至是新的一种调整的社会代价的巨大付出。

  王冉:刚才南鹏也提到更多的资本投资是针对企业而言的,那么在大的政府投资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问题,那么中间的环节其实是消耗了大量的资本?

  张新民:很难定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大家是购买力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问题,这个实际上不是简单的一个开几次会就能够做出很确定的决策的。

  王冉:傅总觉得呢?

  傅军:12月8号又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这4万亿确实给全世界,包括中国人民以振奋。但是,仔细去看,这4万亿拉动内需起的作用不一定很大。现在我们有一个感觉,就是政府很热,企业很冷,为什么呢?现在政府都认为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但是真正搞企业的人则感觉到现在这种市场的形势,特别是市场萎缩、购买力下降,我们感觉到通缩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个趋势是基础设施比较热,企业比较冷。现在大量的投资都是针对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我们认为这不是最主要的,主要趋势还是应该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么大的国家,如果中小企业不能稳定发展,就业、购买、税收都是很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趋势是现在国有企业热,民营企业冷。国有企业很热,国家又给拨钱,但是民营企业国家不可能给拨钱,所以民营企业的压力很大。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真正要解决问题,就是除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外,就是要考虑怎么样扩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怎么样扩大就业。

  我们认为拉动内需,最大的内需不是吃饭、喝酒,而是地产、汽车、电器,要靠这些去拉动内需。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