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少春:中国管理模式能让我们不怕任何困难(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11:38  新浪财经

徐少春:中国管理模式能让我们不怕任何困难(4)
  2008年,由金蝶软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08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活动。图为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徐少春。(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成功的管理实践,一般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我们经过研究,我们为更多客户提供很多服务的过程当中发现,企业文化是基础,再就是我们组织架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再上面就是流程管理,业务运营,战略管理,我们的愿景,企业文化是基础。如果说我们把这样一个管理模式的实践管理模式、成功管理模式体系大家理解好,我们把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梳理出来,我们就可以逐渐形成中国的管理体系。当然中国管理模式和西方、日本的管理有很多的区别,其中体现在中国管理讲合理性,情法理,有包容性、多样性等等。

  所以我们可以从前面几位嘉宾演讲当中发现,比如说九禾股份有限公司的本质是一个服务创新,当然它是一个面向农村饲料的分销渠道的创新,但是实际上抓住了服务,为农民创造了很多的服务,比方说他们检测,更多一些贴近服务等等,这是它成功的秘诀,这个背后就有一个管理模式。

  青啤做得很好,孙总没有讲到他们背后的战略管理,我们发现它的战略制定非常有特色,特别是它提出战略管理计划,每一个月做什么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比如12月份董事会批准下一年预算,1-2月份职员积分卡战略评估等等,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管理。

  我们看西风空气轴承,有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做到非常精细化的管理,大家知道标准成本管理是西方会计里面的管理思想,但是管理会计引入我们中国20多年了,能够成功运用的企业并不多,西风空气轴承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

  香港招商局,到今年实际上已经快136岁了,由李鸿章创建的一个集团,早期是北洋水师,渐渐变成招商局,其实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香港招商局面临很大的挑战,差一点倒下去。秦晓董事长在2001年提出重整一个招商,2004年又提出再造一个招商,香港招商局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好。从中国管理模式三个视角来看,它做到了什么?作为一个集团企业,我们最难处理的就是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香港招商局董事长秦晓有一句话,他说“他倡导的是和而不同”,这其实是孔子《论语》里面的一句话,他说我们追求的和谐并非是一种表面上的和谐,形式上的和谐,必须是许许多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经过充分沟通以后,经过长期互动以后,所达到精神上和理念上的和谐。他们这个团队的互动非常之好,但是每一位也有独立的观点。他把这个理念再渗透到每一个产业里面,香港招商局在亚洲金融风暴时间是20多个产业,最后经过重整,只变成了金融、交通基础设施及服务、房地产三大核心产业。这里面有大量的集权和分权评估和处理。

  同时,秦晓也创造性的提出了他的一个现代管理思想,也是我们中国管理思想的一个创新。他认为一个集团企业最难的事情就是做好现代企业总部的定位,公司总部的功能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的变量的管理和控制来替代净效益的极大化。他有一个函数,把公司战略、资源配置、组织、决策权等等都作为一些质变量,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函数可以产生一个效果,其实事后我在跟他交流当中得知,很大程度上有的作为生产单位,你只负责生产,有的外包出去,其实归根到底整个这里的外包,整个的生产,其实是不难的,但是要上升到这样一个管理思想,因为有的东西通过外包可以产生最佳效果,有的东西交给它产,把它作为一个生产单位,把集团所有生产放到这个生产单位就可以达到规模效益。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