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融资与创业板分论坛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8:45 新浪财经

  李仲亮:这个题我答起来很难,因为创业板我是望眼欲穿,因为我已经在境外上市投了一千多万了,走的也是不归之路,特别是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市场很差,对于我的上市来讲也是带来了一些难度。但是我觉得对于整个中国的企业来讲,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来讲,创业板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机遇,如果我不在这十号文件之前走了境外一条路的话,我可能也会考虑创业板。

  我很赞成李想说的,创业板是一个新事物,它在资本市场上的定位,它的融资市盈率是多少,能带来多大的价值,我们还在拭目以待。另外这个政策法规初期制定的条款已经改了第四稿了,到底最后脱稿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太清楚,首先肯定的是国家在资本市场上创造创业板这个窗口,是经过证监会考虑了这么长时间,特别在今年要正式推出来,有整个的宏观经济管理上的重大作用,同时也在调节中国资本市场的合理布局。这个我觉得从国家角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对我们这些中小企业,特别是这些可以说原来叫“鲨鱼苗”也好,就是今后也许是成长很大的企业,还是这些“金种子”的企业,就是他们当时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就选择的非常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他们缺资本市场的资助。这些企业我希望他们更应该多关注创业板,能不能借助这个机会,能够上创业板,当然我觉得更稳定的一个企业家应该不能为钱而钱,不能为上市而上市,这一点我希望也给大家提一点个人的感慨和建议。我觉得真正叫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时候欲速则不达。我觉得春天来了,但是春天也有寒流,我们要抓住春天这个播种的机会,我们更要关注秋天的收获,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申鹰:华兴资本的谢总,您也带领很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您听了刚才几位企业家的说法,您有什么样的感想,就想纳斯达克有高科技的特色,多伦多是一个能源的板块,咱们的创业板靠什么能力真正吸引住我们这些企业家,他能够有一些什么样的特色,包括刚才徐总说的亚洲企业定价中心,你觉得有没有可能?中国创业板有没有这个资格能够达到那个水平?

  谢屹璟:因为以前经常帮企业上市,到一点的时间点就讨论一个问题到哪里上,有的建议去纽交所,有的建议去纳斯达克,有的建议去香港,还有的说是据新加坡、韩国、日本,各式各样的都有,确实中国的企业现在在全球很多的资本市场都有上市。在9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做互联网的那一批,那时候去美国的原则肯定就是纳斯达克,这是不用我们多考虑的,因为无论规模也好,投资者的集中程度也好,还有监管的环境限定也好,纳斯达克是最佳的选择地。到04年的时候,有很多搞科技的企业去美国上市的话,纽交所开始吸引他们,纽交所也把他们很多上市的规则开始做调整,因为他们觉得以前要规模的限定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上去的时候可能市值才两个亿美元,但是在翻番的涨,所以纽交所开始很灵活的改变了策略,现在我们也看到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有很多地方已经是互相渗透进去了,所以也是一个很强烈的竞争。

  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这几年看就是首先这个资金流动性和流动量确实在上来,因为以前中国一直给人家的印象是我们很缺钱,所以很多外资的钱流进来,可是近三四年中国内部的造血技能,资金的流动性,自己开始增强,所以我们也看到创业板可能要开始退出。我想就是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上海的一个主板,深圳有一个中小板,现在又要推出一个创业板,其实这些板块各自的定义和要吸引的客户群,不管是企业也好,投资方也好,都是有他的一些特殊的内涵在里面,因为如果这个定义不是特别清楚的话,那么企业也不知道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板块去上,做投资银行也不会有明确的建议。

  谈到创业板我觉得可以首先借鉴很多国家一些次板的发展途径,比如说中国现在面临很多特殊的问题和特殊的机遇。举一个例子,新能源,新技术方面来说,这就是比较好的切入点,因为中国大的能源环境需要一个结构性的调整,国家提倡很多跟新能源、环保相关的一些技术和应用,一大批的企业我们也看到它们孕育而生,同时吸引了各式各样的境内以及境外资金前期的投入,像这样的企业我觉得可能是在两三年以后或者甚至更早一些在创业板尝试吸引公众基金的一个好的尝试点。

  申鹰:有一个问题想请问一下罗主任,因为我一直都特别佩服罗主任,您这边清华创业园一直坚持不懈做种子投资,为很多初创型的企业挖第一桶水,这是最珍贵的,其实我们发现,就是说创业板据说要开了,现在有很多的钱在涌向PE的市场,甚至现在有人说VC在PE化,很多人都在投成熟的企业,快要上市的企业,反而对这种刚刚创业的,嗷嗷待哺的企业反而还是找不着投资,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罗建北:关于这个种子期的投资,实际上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实际上也看到这个问题,就是说因为资本是逐利,这是它的本性,资本想赚钱这是谁也挡不住的事,但是实际上从企业成长来看,有的时候尤其是这种高技术的公司,刚才李想因为他们那个网络公司现金流很好,他自我发展滚动做的很好,但是有些像高技术的企业,实际上承担了一个技术专业的重任,就是说把一个技术真正的变成商业化的东西,实际上初期投入了很多的,如果这个时候他拿不到资金的话可能就死掉,或者说没有办法去实现自我滚动的这种高速发展,实际上资本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种子期的投资,实际上我刚才说的政府层面为什么说看到这个问题,就是说这个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在资本市场不是特别成熟,或者说大家还只是就想短期眼光想赚钱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是一种市场缺失,所以现在实际上政府是拿出一部分钱来推动早期和种子期的投资,像我们现在清华科技园有一个启迪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实际上这个管理公司管理的风险投资里面一部分就是政府给我们的钱,他们就是一种什么呢?叫风险投资的引导资金,这种引导资金就要求你一定要把60%的钱投在早期和种子期,我觉得这个就是说,这是一个政府的引导。

  另外从我们现在这个团队来看,我们这个团队的特点就是有技术背景的,早期的投资为什么风险比较大呢?就是说如果你对这个技术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市场,今天徐新也讲到,第一是市场,技术和市场如果你把握不好,另外团队要看不准,可能你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们作为园区,恰恰有这样的一个优势,我们因为守着这些企业,我们对创业者的了解,另外我们这个团队懂技术的多一点,这样我们对技术的判断以及对这个市场可能也更好一点,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我们也能够规避一部分风险,这样为未来和下一轮的投资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所以我想这个地方就是说出了政府引导以外,可能将来大的资金也会分配它的投资的额度,可能10%到20%在早期,30%或者40%在中期和晚期,我想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是有这样的一个基金安排。

  申鹰:我想请问几位企业家,因为你们已经进行了成功的融资,我不知道在融资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特别为难的或者特别好玩的,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徐沛欣:我们融资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说实话,创业的过程之中很多都是故事,基本上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都是故事,但是回过头看的话,觉得已经不是故事了,是创业过程当中应该做的,可是对于别人来讲,因为故事的东西不一样,当然可能原理都一样。现在回头想一些东西,我觉得还有一些值得跟大家一块分享。

  第一个找什么样的投资人,对于一个创业者是很重要的,有很多找给钱最多的,还有一个就是对你的产业帮助最大的,所谓的产业投资人,还有一个就是有共同理想的。所以这几类投资人对于一个企业有不同的赋予,现在不管天使投资人也好,还有VC也好,PE也好,都需要有价值,但是能给价值的不太多,同时大家只能给钱,不能给价值。所以是什么样的企业,还有企业管理者,创业者本身的个性,包括你对企业和未来社会资源的把握程度,我觉得取决于你需要真正样人的钱,当然现在看来,我们三轮的投资人还都是比较不错的,包括第一轮的他们都是以前创造过非常好的企业,并且也是上市公司,他们其实对于我们来讲,第一点我觉得非常理解一个创业者在一个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东西和需要容忍创业者所犯的什么样的错误,我觉得这是我们从第一轮到第二轮感到不错的。第二个有一个非常好的董事会,对于创业者也是非常好的。当然一个企业的长远期规划和战略方向和短期的目标,往往长期和短期目标都有矛盾的冲突,决定这个公司的长期性是一个创业者要想的,但是通常还要满足投资者的短期逐利性质,因为这是一个利益分配的赋予,所以在掌握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冲突之间,我想一个好的董事会更有意义。所以钱不在于是哪个公司,是在于投资人的个人是谁和他自己的理念。当然罗总也说了创业基金,包括天使投资人,我想这可能有中国现状的一些东西,我们看一个基金到VC到LP,到天使投资人,我觉得中国能够有钱投资的人还是比较少。

  申鹰:炒股的人很多。

  徐沛欣:还有一个机制就是中国VC和天使人基金进来时间并不长,中国很多有钱的人还不知道如何掌握这个游戏规则,当你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规则看待这个风险,用什么时机来退出,什么时机跟投,这是一个游戏规则,中国目前没有教给很多人来做这个投资。再一个我们看待一个制度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能够进行投资的前提是《公司法》,是以《公司法》为基础,中国的《公司法》修改这几次以后,可能也刚刚成熟,被投资的对象刚刚成熟,所以不要期待投资人能够非常之成熟。现在可以看到政府拿出很多引导性资金来做前期的风险,政府来承担这种风险,来引入大家来做这个天使投资人,我觉得是中国政府对创业,尤其对科技发展的一个支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点。但是游戏规则和退出机制上和如何获利上,我觉得天使投资人的数量和规范性还不够明确,所以可能还需要像清华科技园这样的本身具有政府职能,一部分逐利性不是十分严重,肩负着一部分中国科技化责任的公司来做这项工作,谢谢。

  申鹰:有一个问题,今天上午徐新女士讲到,她对一个成长型的企业家谈,那个企业家领导那个企业也是行业前三名的,可能是行业第一,那个企业家说我不需要投资,说我这个企业已经是行业第一了,我企业能够靠自己的钱已经能够运转得很好,徐新就说你可以不投资,我们马上投一个亿到你的竞争对手,他可以拿这一个亿挖你的销售人员,你给你的销售人员三千块钱,他可以给销售人员四千块钱,他可以拿风险投资的钱去打品牌,因为我们看到很多的互联网企业都再融资,你为什么不融资呢?

  李想:我们想融资,只不过少了没有用,多了又没人给,所以现在处于这么一个尴尬的一个局面。因为融几百万美金没有意义,大了跟IPO没什么区别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特别尴尬的地方,所以我们自己还是看这个东西比较慎重一些。至于刚才讲的竞争,我觉得这个可能跟不同的行业有关,我觉得互联网有很多种,尤其像我们这种媒体加平台的,我觉得其实和电视台很像,你有多少实实在在的消费者,你就有多少的收入,也包括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产业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互联网竞争太激烈了,所有的聪明人全都在互联网上,所以每天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要往这个瓶子里灌多少水,尽可能把瓶子灌满,还要拿更大的精力想着给明天和后天造更大的瓶子,所以我觉得其实做互联网挺累的,而且现在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尤其在中国互联网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当然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以后会慢慢回来的,谢谢。

  杨劲:这个问题应该说我感触是最深的,因为我从两三年以来谈过几十家的私募基金,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真的是酸甜苦辣都体会多,我总结下来有三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