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湘穗:金融化的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5:21 新浪财经

  因为这一点,美国人比较聪明,我们必须要进行设计。什么时候开始的?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布雷顿森林体系原本叫怀特计划,他是美国经济学家,他跟美国财政部说,以后除了建工程之外,其他有关于战后安排都听怀特先生的。包括国务院和财政部对于未来战后世界经济秩序怎么办,在打仗的时候开始设计。凯恩斯比他设计得还早,搞了一个凯恩斯法案,这是站在英国立场上。如果大家有一个聚焦点,更多看在表面战争的时候背后关于经济效益的安排早就进行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这样。两边来回谈,谈了非常长的时间,最后有四个支柱:

  1、金汇兑制。以前有多少黄金发行多少货币。没有这么黄金就不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宣布临时放弃金汇兑制。既然已经放弃了金汇兑制,我要给你按回去。由你们各国负责,导致各国货币集团设计了美元跟黄金挂钩,35美元换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在一定波动幅度之内跟美元进行挂钩,这是准金汇兑制。是能够换黄金的,但是要通过美元换黄金。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国家之间短期的拆借问题,美国人做了设计,比如说规定,重大事宜必须要70%以上的国家投票才行。他自己控制的是33%,它只要自己一家否定了,全部人联合起来也是67%的票。现在有所变化,已经降低了。但是基本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世界银行,这是为了长期借款的安排。

  3、一个关贸协定。现在关贸变成了世贸,我们也加入其中。

  这四个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成之后,有一个特里芬悖论。如果美元要成为世界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如果美国长期赤字,就会动摇对美元稳定的信心,导致抛售美元。这就称之为特里芬悖论。你想要甲,就会出现乙,如果出现乙,整个就不成立。潜在台词,靠美国一个国家货币支撑世界货币体系,这是不行的。他是一个书生,但是他说对了。陆陆续续发生了10次危机,到了危机比较严重的时候,1971年的时候,约翰逊等都想处理,但是都没有处理好。到了1970年的时候,在欧洲已经聚集了一批欧洲美元,大概有3000多亿美元。但是美元黄金储备只剩下110亿美元。如果进行兑换,很快就不行了。尼克松在1971年8月份说,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基辛格来中国访问的时候,希望中国对越南施加影响,把越战停下来。为什么美元盯不住,跟在越南战争有很大关系。1972年2月份,尼克松来访问,都是感觉到非常困难,希望在政治上做一些行动,给自己做一些解套。他宣布不兑换了。1973年的时候,大家开会,美国不同意兑换了,就开始汇率流动。金汇兑制,美元盯着黄金,其他货币盯着美元。这两条不行的,金汇兑制就垮台了。

  有意思的是,本来是美国极其糟糕的一次威胁,因为已经盯不下去了,不能坚持换黄金了。但是一实行,他们发现他们占了很大便宜。发现,美元可以用印刷机印出来的,可以不需要黄金,他们可以印出来。当然,他有条件,其中包括其他的三根支柱还在(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关贸协议)。看起来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了,实际上,世界上基本以美元作为交易工具和储备货币并没有解体。现在全世界进行贸易的这一块大概是80%多由美元进行结算。储备货币是60%至70%。美元还是全球货币的核心。

  由于放弃了金汇兑制,就进入了金融化时代,信用极大的膨胀,因为美国国家的信用来保障。美国政府说你拿这一个钱是可以有用的,比如说我信用足够,写一个纸条,一万块钱拿走。拿着一万块钱的纸条可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会起作用?不是说写了条就行,因为美国基本经济加上政治、军事所有的大量做保障。你敢把我纸条不起作用,我的航空母舰会到你那儿去,我会让你变得妖魔化。它通过很多方式对你进行压力,迫使你就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