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7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下午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22:27 新浪财经

  为搭建上市公司与行业监管部门、投资机构、分析师、财经媒体的高端对话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国上市公司年鉴》联合行业机构于2007年4月21日在北京举办“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北京峰会”。以下为2007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下午实录:

  主题:2007中国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北京峰会

  时间:2007年4月21日

  地点:全国人大会议中心

  主持人:

  “2007中国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北京峰会”,下午场现在开始!

  首先,我们有请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姜文涛先生给大家做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从公募基金投资管理角度看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的管理”。大家欢迎!

  姜文涛:

  谢谢大家!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各位专家、老师交流,我跟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公募基金投资的角度看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关系”,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关系,对公募基金来说是我们投资的基础。因为我们不管投什么上市公司,我们要知道这个公司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而且对估值来说不是要发生的事情是将来要发生的事情。要发生的事情是无法预测的,因为世界本身是无法预测的,我们知道上市公司在可能发生事情的时候他反映的模式、他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它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各方的优先顺序。可能对未发生事情的一个反应模式是更重要的一种信息,这种信息进行投资的基础。

  从公募基金的角度来说,我们理解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是三个层面:

  第一,作为证券市场制度和上市公司制度的一个基础的强制性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从法律和法规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上市公司必须进行一定形式和一定内容、一定方式的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这也是作为一个公众公司它必须承担的成本和负起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投资者关系的进展往往是国家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来促进事项的确立和实施,效果是不错的。甚至可以说在整个投资者关系的管理几个层面中,这个层面的进展速度最快最超前。

  第二,前面只是讲了上市公司必须做什么,投资者必须做什么。这个是上市公司愿不愿意做投资者管理,愿不愿意做信息的披露,投资者愿不愿意听取上市公司的披露,愿不愿意互动。这个不是法律法规和政府协会可以管得到的地方,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牛不吃草强摁头”,上市公司如果没有意愿或者投资者没有需求的话,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比如说我们都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里,要披露它的主营业务的构成,特别在年报里面要有一个详细的披露。

  拿一个汽车公司来说,他可以披露不同排量、不同目标的产品占什么比例,他也可以简单的披露本公司汽车95%,汽车以外的产品是5%,这也是分类的披露。我们看到大概有一千多家公司就是在这样披露它的主营业务的分类和构成,这对上市公司来说是最基本的披露,对投资者来说也是最基本的信息要求。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汇总披露,也就是说有一个要求的披露形式不等于上市公司就能做到或者投资者就能得到。

  所以,我想第二层面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层面的东西如果做的好话,应该成为一种投资文化,成为一种公司制的职业经理人的文化,成为市场经纪人商业文化的一部分。一种惯例成为文化的时候它维护起来比较简单,比如说放爆竹,放的人害怕,听得人也害怕,还耗费能源、污染环境,但是他听的话一年一年可以坚持下来。显然就我们的投资实践来看,良好的投资者管理还没有成为市场上普遍的接受和实行的文化,这个有上市公司的问题,也有我们作为机构投资者本身的问题。因为我们本身也要面对持有人关系管理,我们做的可能还不如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

  在没有形成这样一个文化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向前推进,它的动力在哪里?我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实用主义哲学是主导性哲学的主导经济主体中。我们作为公募基金,我们看投资者关系管理,到底整个气氛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判断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说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上市公司来说是合算的还是不合算的?因为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是追求意义的,一个好的市场机制应该是每个参与者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国民福利的增加。不好的利益,大家在追求利益的时候有外部的非盈利性。对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关系这个事情来说,做好了对整个国民福利有增加。

  举例来说,我们投过高速公路的公司,这个公司我们看好这个行业有快速的增长,但是公司不及时披露车辆收费的情况,我们派出几个研究员分兵把守一辆一辆的数,这个成本很低。我们几个人在路口上这样数车成本很高,显然公司不披露的社会成本高了,但是对公司本身来说这个成本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如果仅从公司的利益角度来说,在那个时候他不披露是合理的,但是整个社会的成本增加了。

  我们考察的是,如果一个市场公司愿意做主动性的信息披露,愿意做更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不仅体现为一种整个外部的经济性或者说国民经济体系的福利的提升,而且提升为公司利益的提升的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气氛。举例来说,在节能这个事情上,我们觉得节能处于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的能耗是超标的。但是每个企业都知道能耗太大影响它的利益,降低能耗会增加它的利益,方向是好的,尽管我们目前的状态不好。环保就是不好的状态,因为企业如果它更环保的话没有增加它的利益,但是它更节能可以增加企业的利益,内部利益和外部利益要协调好。

  罗嗦这么多,其实不只是上市公司的层面了,内部和外部比较,也不是处于一个好的状态。从我们公募基金的切身感受上看,投资者关系管理,如果从01年开始算起的话经历两个阶段。全流通之前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我们认为它的核心就是满足强制性的信息披露的需求,上市公司完成了证监会、交易所要求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信息披露之后,就不太爱接待投资者了,也不太喜欢披露额外的信息。经常出现本公司未披露信息,公司开推介会完了,大家问到问题请到我们的年报中寻找大会,是这样一个不喜欢披露的状态。

  这个跟股权分置是有关系的,因为你不披露不披露影响的股价,而股价跟大股东没有关系,大股东及时转让股权的话也是净资产来算的,在关联交易和后来的全流通改革的时候独家谈判,这个投资者个别的沟通比较多一些。再融资是比较普遍的,基本上一个上市公司董秘给我打电话说,下周我去你们公司,我比较紧张,总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乃至于就是说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做的比较好的公司,前面几位领导、专家、学者都提到了万科是做的非常好的公司,万科在05年上半年的时候跟我们联系说下周到你们公司沟通一下,我们仍然感到很紧张,因为万科刚做完一轮再融资难道又要再融资了?最后,总经理跟我们沟通,介绍在宏观调控下万科怎么做,万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可能的风险是什么,潜在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我遇到第一轮没有关连交易、没有短期的利益关系的一次投资者关系的一个主动沟通,这只是从万科开始。到后面这种事例越来越多了,应该说市场是进步的。

  但是,总体来说在全流通改革之前,投资者关系管理没有达到主动性关系的程度,基本上是被动的信息披露的投资者的交流,这里面很坏的案例就是招商银行的转贷融资。招商银行是一个很值得人尊敬的企业,他的常务副行长写过一本书叫《资本风险市值》他的核心意思就是说,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银行的快速利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风险到底值多少钱?应该用多少钱弥补,在事前看不到,只有事后可以看到。评价一个银行的好坏不能看它的财务利润,要看它在资本市场的市值,因为成千上万的股东用它的投票行动来决定了银行的股价和它的市值,这个东西才是对整个价格最有效的判断。但是作为学者的招商银行领导集体和作为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领导集体,他的行为方式不一样了。

  招商银行当时提出了百亿转贷的融资计划,这个计划推出以后股价下跌了20%以上。如果说它是以市值为中心的,它显然不会这么做。如果说大股东的股票可以流通,大股东为上市公司筹100亿的资金,他自己在一两周之内先损失1、2百亿,他自己会干这种事呢?肯定不会干。后来招商银行转贷在机构投资者,就是流通股东,我们不仅仅用股票。我想更正一下主持人老师的说法,我们也用手头的票,我们也发了倡议。我们做了所有的努力,但是结果是失败的,因为大股东一票通过了决议,后来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但是这说明当时有一个制度上的缺憾,我也乐于谈制度上的缺憾,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家会把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责任更多的放在上市公司身上,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家一说就是上市公司不关心股价。

  我们去调研的时候公司老总最自豪的一句话就是说我平时不看股价,我是做生产经营的,我们听了辛酸。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股改,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见到上市公司的高层,我们是要把几年的欠帐,他从来不披露,先把这个欠帐补上,剩下的20分钟谈股改。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更多的指责上市公司全流通体制,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不关心公司的股价,这个是投资者关系做的不好的症结,这个阶段比较好讨论。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开始关注股价了,可能就把烫手的山芋扔到基金的手里了,当上市公司努力做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力图实现市值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我们作为证券市场最重要的投资者,我们是不是关注这个事情?我们是不是给那些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公司以溢价,是不是给坏孩子以折价,如果结果是给坏孩子溢价,给好孩子折价,那就不是上市公司了。所以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我很幸运,如果明年来的话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接着汇报全流通后,全流通后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应该说我们感受到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主动性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大型齐放。我这里不做价值判断,投资者关系管理变的更好了还是更坏了,上市公司更诚实还是更欺骗了,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它变的更主动了。

  主动的原因:

  1、全流通。

  2、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这个也是对整个事件的促进。

  但是,主动的形式就我们了解来说,上市公司还是对股价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种关注不一定是处于对大股东、对流通市值的关注。我们实践感受到在以下方面关注最多:

  第一,股权激励关注最多,股权激励之前希望跌,激励之后希望涨,为参与分发的人挣钱。总体上市之前不希望涨,但是也有个别的公司,他有其他的利益,他希望涨。外资并购之前不希望涨等等这些例子。不管怎么说上市公司开始关注股价,我觉得这是值得非常惊喜的进步,真正的理想状态基于职业经理人责任和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关系的管理,是少数和个别的情况,万科的公司仍然在坚持做这个,这个公司在全流通之前也是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还是回到前面说的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我们判断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做主动性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利益问题仍然是不足的,但是比以前有进步。

  第三个层次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在国家要求必须做和上市公司想做这两个问题解决以后,才是怎么做。在座的有特许秘书企业会的专家,有投资顾问公司的专业人士。其实就上市公司当它肯做想做的时候,会有很多中介机构、社会力量和外部资源帮助他做,只要他愿意出钱,国家做的都很好。据说上交所有几十人每天读报告,看到信息披露不合规的地方立刻停产。包括第三个层次聘请外部专家大家很吝啬,很简单:

  受规模的限制,我们管100亿规模的时候一年提1.5亿的管理费,我看菜下饭,我管1000亿我有15亿元管理收费,这个是不同的规模、不同的阶段投入也不一样。

  接下来汇报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几个选择,和我们的理解。

  第一,在强制信息披露和充分信息披露的之间选择,我们肯定希望它做充分的信息披露。我们肯定希望它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这个月车流量多少,我不想分兵把守数车流量多少。我们希望是充分披露,在公平披露和分层披露的选择上,我们希望是公平披露。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感受到了大股东那里,他得到了服务,得到的信息披露是最充分的。

  第二,外企股东。

  第三,A股的重仓股东。

  明年有感觉,就是说一个公司我们派了两批人调研不清楚,但是打电话问问,第一大流通股东问研究员一清而楚,在三六九等有分层次的信息披露。

  另一个极端,就是有的上市公司说我公平披露,我只出年报、季报再没有别的报道,相当简单。当然在监管上这是一个难题,因为对监管部门来说,它既要追求公平披露,又要追求充分披露实际上是非常难的。

  成本优先和质量优先的问题,上市公司有的信息披露他不愿意做,他说统计起来很麻烦。但是如果做投资必须得到的信息的话,我们也要得到这样的信息,上市公司不提供。我们自己去统计、推断,所以从整个社会福利的角度,上市公司还是坚持质量优先的披露原则。我们看到凡是有外包的公司都是在信息披露做的相对比较好的。比如说华能国际集团,他对投资者管理做外包的服务。有的人有发言人制度,有一个大牌研究员对这个制度清清楚楚,假如说公司发布一个计划,他从北京坐火车去上海,别人只知道这个,而这个代言人就是说主要的券商研究员,他说今天到济南了,不在蚌埠了,说的清清楚楚,公司可能收购什么,发现马上收购,公司放弃收购什么,果然放弃了,有这样一个代言人制度,这个不太符合公平披露的原则。但是它确实是披露总比不披露强,所以寥胜于无,现象是这样的,我们只能接受,当然希望有改进就更好了。

  最终,在企业的价值观层次,投资者关系管理到底是服务于大股东的利益,还是服务于公司的利益。从南方基金的角度来说,我们作为投资者对这个事情,我们也希望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者关系管理,但是我们做的事情也是非常有限的。从我们投资的模式上来说受投资者关系影响的有两方面:

  第一,信息披露的质量决定了我们是自上而下的投这个公司,还是自下而上的投这个公司,如果信息披露质量很差,当行业非常好,我完全忽略掉了上市公司的个体的情况的情况下,我才会去投他。比如说石化企业,我不管它跟集团之间可能是一根管子连起来,这个关连交易无法衡量和制止,从企业的结构上它不合适作上市公司,但是没关系,我自上而下的投这个公司,再差再不老实也会如利润,因为它增长的太快了,像现在的证券行业利润挡都挡不住。

  第二,投资期限的影响。我们所谓的长期投资,绝不是建立我们对上市公司长期事项都有信心的基础上,一个公司的长期事项谁能够看的清楚呢?万科当初是卖电器的,谁知道他现在是国内最大的地产开发商。长期投资除了行业选择外,很重要的是对行业的管理团队的信心。万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相信它这个企业在对待投资者的事情上,相对来说是公平的。反过来他对他的员工、社会、建筑商、客户也会相对公平,这样的企业才有大的发展。所以长期投资是离不开良好的投资者关系这样一个前提的。

  对上市公司来说,现在来看短期利益上肯定是管理股价的重点,还是结合股权激励增发收购这些情况。长期来看,做好投资者关系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能够培育长期投资者。培育长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公司的市值,金融产品有风险性、流动性、收益性决定的。我们实际上看到在过去的五年里,像万科的市盈率每年都低于房地产行业的市盈率,我也解释不了这个现象。

  第二,长期投资者对公司长期的支持,这个有很多的例子。作为投资者来说支持公司还是不支持,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这个事情会导致股价涨还是股价跌。万科最近几年他有一些事情推出来导致股价跌,但是他得到了南方基金的同意和支持,也就是说我们放弃了短期股价的利益,我们追求这个公司的长期发展。但是这个前提是我们抱着长期投资的利益对待万科,我们对他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信任,对这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趋向的信任。

  第三,对职业经理层利益的保护。因为再伟大的职业经理人也会犯错误,只要他在企业的时间够长,不管他做了多少努力,公司的股价都是大家的历史成本,职业经理人只要犯了一次错误,特别在全流通的背景下面临着被市场替换,或者这个公司被收购,面临着这样的风险。有长期投资者的公司,大家可以看到在国外的案例中有很多。就是说当长期投资者存在的时候,购并的过程对经理层的保护是最充分的,可以给经理层一次机会。当然,也只能给一次机会,但是如果没有长期投资者,一次机会都不存在。

  就我们公司来说,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大概还不够。我们一个是有专人负责跟上市公司的联系,跟上市公司有关的决策实际上实行的是集体讨论制度,我们实行三个原则,一个是公平,所有上市公司我们端平,关系好的要送,不会因为企业谈判的时候气势弱一些我们非多要几股,也不会后台强一些我们会少要几股。

  以前我们对上市公司怎么样,今后还是这个样子。长期原则就是当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冲突的时候,我们作为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短期利益。典型的就是万科的股改,别人是十送三,万科让华润十送三,他没有十送三那么多的持股,我们就支持万科做认购前证,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股改难题,我们看到的是股改后公司的发展,我们并不是在这个股改的前提上赚到多少机会变更的利润。当然万科在股改后股价是跌的,所以我们也买了一些。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坚持长期利益导向不一定吃亏。

  现在,我们作为共同基金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遇到一个困惑,证券市场给投资者关系比较差,信息披露不足,甚至很坏的信息,我们鼓励坏孩子变成好孩子,我们不能靠五十多个人天天盯着坏孩子,这个成本太高了。最好的方式就是说好孩子有糖吃,坏孩子没糖吃,坏孩子为了吃到糖他就变成好孩子。但是,这个机制现在看没有了,就我们的研究结果来说,信息披露状况至少是跟公司的股价表现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近期来看,如果用近期的数据可能还稍稍有一些不相关,披露越差的公司近期的股价越好,这个是值得投资者反省的东西,这个不是投资者的问题。投资者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包括机构投资者。我们90%的客户是个人客户,而个人客户并不是通过退休金帐户、免税帐户来购买基金的,他就是通过投资性的帐户直接成为我们的持有人,这样的持有人结构可能是让国外的同业感到很恐怖的结构,这绝对是摧毁任何长期投资理念最佳持有人的结构,这样一定会有短期的行为,基金的持有人也会受到结构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努力改变这个。

  第二,主要在上市公司层面,充分及时披露和内幕信息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很多公司它在披露的过程中遭到了交易所的停牌,很麻烦。反而是什么样的公司最舒坦呢?除了定期、强制做的信息披露之外,不做披露的公司过的很舒坦,交易所永远不找它的麻烦。这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职业培训,通过更多的案例、更多的行业行为规范来把内幕信息和充分的、主动性的信息披露界限变得更清晰一些。如果90分以上是内幕信息的话,上市公司没有谁愿意拿出89分的,可能大家觉得60分就行了,如果清晰一点可能更好一些。

  第三,披露效率和公平披露的矛盾。因为公平矛盾还是指定把报刊的方式,这种方

  式的效率是不够的,是整个社会的外包为主来进行披露的。我觉得这块也需要做一些方式上的创新,能不能把对研究机构的披露也算作法定披露的方式,可以值得探讨。

  最后,培育良好的投资者关系任重道远,我们看到了进步也看到了困难,主要是整个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还是举步维艰的。不只是上市公司,包括投资者,长期投资和上市公司长期经营的理念这个已经形成,很难说已经形成了,我认为这个形成过程都是为时尚早。南方基金愿意和上市公司和市场内的朋友一道,继续为这个事业的做出努力,谢谢大家的耐心!

  主持人:

  感谢姜经理带来的基金经理对上市公司的看法,我觉得很有收获。他谈到了几个问题:

  第一,投资人谈投资市场的困惑。

  第二,上市公司从原来从不关心股价到现在开始关心,可能会过度的关心。我记得原来我见过中国石化的董事长,股价很低迷,但是他坚信自己公司的股价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大家认识,这里面还提到了一个问题关于主动性的信息披露。

  我们知道,证监会出了很多关于投资者的关系,他的名称都叫指引,我们上交所当时有一个叫公约所有的上市公司主体办不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自律公约。再就是通知,它属于一种主动性的、充分性的信息披露。而跟原来我们要求的强制性的、被动性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不一样的或者充分的说它是补充性的。而一般的姜经理说到管理公司要求披露的,不要求的我不做任何作为反而日子好过,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如果强制性的该披露的不披露会遭到谴责、停牌甚至一些高官的进入,这是相当严厉的。所以我们想到好公司都应该从这方面努力,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基金经理可以跟招商银行谈两个小时,中小投资者怎么办呢?上市公司的董秘碰到我谈困惑,那么多的机构每天打电话跑我公司,我们的信息披露和主动性的原则这个怎么把握呢?今天他来你来,我不接待他们有意见,基金经理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公司跑,而不是姜经理说的数汽车,巴非特他也数过汽车,他觉得美国的燃油添加剂有商机,他去数运输卡车有多少辆,于是他通过测算,这个公司的需求量以及它的增长性。

  我想起几十年前我看过一本书,日本人曾经在中国的原油罐车上的灰尘的厚度,它大概的定位这个油田在什么方向,在东北的哪个角落,他从灰尘的厚度上测量。包括我们刚才姜经理讲的在高速公路上跑数它的车流辆,这都是一种价值投资、基本链的研究。但是现在很多人跑到公司挖题材,董秘接待还不满意,要董事长亲自接待。他拿第一手的资料,这里面上市公司也好、投资人也好都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当然这次股改让大家看到了,我用手投票,投票不行一锤定音。在非全流通你可以为了大股东损失100亿,这也是全流通改善制度缺憾性的内容。但是我现在很担心市场上已经开始有了,就是过度关心公司的股价,甚至于操纵。这个话题怎么论呢?所以我今天提到关于公司的市值管理不等于管理市值,不等于股价管理,这个话题我觉得我们施光耀先生可以讲一下,他今天来了以后我才知道,下面我们欢迎施总给大家做演讲!

  施光耀:

  谢谢主持人,谢谢主办单位,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前面几位专家、领导都是围绕着投资者关系管理来讲,我的主题我想跟投资者关系有关,但是想跳出投资者关系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汇报的主题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市值管理”,我的汇报分四个内容。

  记得在几年前我们聊天的时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香港的李嘉诚来北京公干,请北京的相关人员吃饭,吃完了以后要买单的时候大概是万把块钱,这单子是我自己买的,在场的官员、亲朋好友,当时也有人觉得这是在作秀,长江集团那么大的上市公司,他说真的是我买的。如果我把这一万块钱上到上市公司的帐上,我的上市公司会少一万块钱的利润,我这个上市公司的权益如果按50%算的话是五万,我愿意掏一万。没想到今天市值这个都是好像它来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现在正在我们市场中间正在逐渐的升温,升温的标志是整个市场中间事实的报道大大的增加。

  第一,最典型的是我们的新华社每个礼拜,如果我们以前报纸做股评的,它现在每个礼拜有市值评,是什么东西导致了市值的变化,每个礼拜会有这样一篇东西。除了这个以外,有关市值的话,前一段时间说沪深两市的市值超过了香港,市值要超过13亿、14亿了,有这样的报道,哪天大跌了,这样的报道在不断的增加。

  第二,我觉得我们上市公司的老总,开始高度的关注市值了。我前几天看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讲浦发银行的,说浦发银行在经营中间走过了四个阶段,最早的时候它们抓的存款,考核存款指标。后来抓利润指标,再后来抓的是利润加风控指标,今天抓的是市值指标。为了抓好市值推出了六条还是八条措施。今年一月份在人民大学的论坛当中,工行的行长讲今天我们有多少多少排名。

  第三,与市值相关的会议也接连不断,今天咱们这个会议是:“2007中国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北京峰会”,这个论坛里面竟然也加了市值的话题。两天以前是北京《新财富》杂志搞了一个中国漂亮武林的颁奖仪式,也搞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论坛。在五月份我们中心跟国资委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的金融研究所以及其他的新闻单位一块,我们要联合发起首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高层论坛。

  所以跟市值相关的会议或大或小,专题的也好、非专题的也好接连不断。

  第四,我们搞的市值关系研究中心国内是第一个,我们搞的时候我们想那么专业大家会关注吗?没想到我们筹建过程中间,我们跟很多单位联系,大家都十分的支持,打一个电话很多单位都是我们的支持单位,他们是我们的学术单位,大家很支持也很重视。

  第五,我们的市值真的成了市场的热门话题,现在坐下来谈更多的谈股票以外更多的谈市值,我们很多机构在做市值。帮助他们不管是再融资反正做一点市值管理工作等等。

  最后,我感觉市值也成了我们公司估值的重要目标。我记得很清楚,去年上海有一支股票大量的被QFII看好,他们进来的标志是什么呢?它跟马六甲海峡,咱们港口的吞吐量是什么样的关系,市值比是什么样的关系。因此,决定我们的选股准,在市值热、升温的同时,我这段时间主要在研究这个问题,也接触了公司的老总、行业的专家,我个人觉得有一些值得商榷的东西,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当我讲市值的时候,很多同学会说市值不就是股本和股价吗?我说不一样,市值它的计算方式就是股本乘以股价,但是这只是外在的表现,我们看到的是公司的综合市值或者是价格的集中体现。记得前不久我跟中信的执行总裁交流的时候,他觉得市值就是一个综合的基金,你要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他们也把这个作为重点来抓。

  第二,市值的差别把它理解成为股价的差别。的确,股价的大小、涨跌跟市值的大小关系是密切的。但是我认为真正决定市值的不是股价,而是股价背后或者影响股价生存的因素,考量的市值也不仅仅是像股价这样规模的指标,其实还更有一种健康类的指标。

  第三,把它认为是市值管理,市值管理是不是叫管理市值呢?有的人问这个问题问我的脸红,管理股价这个问题能管理吗?上午的经营专家也讲过了,股价是两个东西决定的,市场的价格你没有办法左右,你要管理股价。其实这里面我想市值管理的确需要关注股价,为了市值、为了股价直接参与了,有的直接打起来了。

  股价的形成,大家都知道它是由市场形成的,我们作为公司来说,还是从市值管理的角度来说,是不能、也不可以管理它。

  第四,我认为是市值管理迎合市场,甚至迎合市场主力等同起来。因为有主力、有市场良好的环境支持咱们市值市场环境。这里面的确我们在市值关系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市场的因素。其中市场的周期、高低、偏好等等。但是我们认为,我们考虑市场的因素绝不等于是迎合市场,而且过去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单一的迎合市场,最后的结果往往也不是积极的。这个方面的教训多的是。市场希望是股本扩张性的,你要送股,回过头来盈利能力的承担,有没有这样的盈利能力,有没有创利能力。

  第五,把市值管理等同于迎合市场的同时,又进了一步,既然迎合市场市值管理不能做了。其实,市值、市场特别是市场主流的那些欲望、要求,我们不能迎合。但是我觉得不迎合并不等于不理睬,更不等于我们在制度管理上不能作为或者不可作为。市场是我们的上市公司,我们上市的环境是我们的价值实现的平台,在市场里面不管是估值的准、投资的偏好或者是其他的人气或者是规律,如果你不理它,市值你的价值和公司的价值、股东的价值就不理你。

  第六,市值管理等同于追求股价的最高化,你搞市值管理股价就最高,这个我们也明确的认为,虽然股价的上扬对提升市值有直接的影响,但是股价的最高化并不是我们市值管理追求的目标。

  第七,把市值管理等同于投资者关系,甚至再演绎发一篇稿子,搞一场见面会,咱们要加强投资者关系,咱们搞两场见面会发几个稿子。我们认为市值管理离不开投资者关系。但是,市值管理的内涵远远要超出投资者关系,投资者关系并不是市值管理的全部内容,它都是我们市值管理的一个手段或者是一个方法。

  第八,把市值管理等同于投融资项目,市值管理讲了之后,四个东西,咱们要变相增发,管一管。下一步要搞管理层激励了,咱们搞一搞,我要搞融资计划的时候有这个需要,没有这个计划的时候就没有这个需要。其实,我们的市值管理如果管好了,的确它可以服务于我们的投融资项目,但是管理市值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执行某一个项目,它是一个长期的项目。

  第九,市值管理等于中国特色,很多我熟悉的朋友跟我讲,国外怎么没有市值管理呢?市值怎么管?的确国外没有市值这个词,但是海外市场有价值管理,甚至有价值管理理论。因为在成熟的市场里面,价值就等于市值,市值就等于价值。在成熟的市场里面,在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已经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我举一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例子,我们跟境外的国际上著名的经营集团有一个合作的

  项目,当谈到涉及到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境外的集团明确的跟我们要求,说这个合作伙伴需要有什么样的信用指标,他不能是坏人,不能有前科,不能有这样和那样的非议的东西。我说这依据什么,肯定要找品牌好的嘛?他讲我们可不能事情还没有做,咱们的市值跟这个合作就多少亿丢了。人家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他的主要标准想的是我的市值。这个市值是自觉行动,前面我讲的跟李嘉诚的讲的一样,整个李嘉诚李氏企业讲的一样,我们要研究。他是典型的市值管理,我牛市的时候怎么管理我的市值,怎么经营我的市值,我熊市的时候又怎么管理我的市值。我们做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有可能的话把这个做成一本书给大家推荐。

  第十,认为市值跟股价有直接的关联,股价又是可以被操控的。因此推断出市值的标准不可取。的确,股价存在着可操纵性,而且这种案件也是时有发生的。在我们的市场环境里面,恐怕发生的案例比国外高一点。但是我们觉得几个理由认为,操纵了一时操纵不了一世。价格不可能长期背离价值,它是一种供应价格,在国外是不是这个标准其实已经被广为通用了。国内很多的主体也开始采用这个东西了。比如说我们股权激励、股权支付这种订购行为等等。

  市值管理我们到底怎么理解呢?我们的理解市值管理应该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它的最低体现是:

  第一,它是一种全新的标杆,是我们在后股改时代的全新标杆,这个标杆它是我们公司的实力,我们团队的能力以及我们资本的效率的具体的象征。这个实力包括支付能力、盈利能力、其他的竞争能力。

  第二,这个全新的标杆,它也是反映我们公司战略的科学性、运营的健康性、资源的匹配性、未来的成长型、团队的优异性、市场人气的高亢还是非高亢的显性反应。

  因此,我们认为市值它应该是我们公司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市值管理我们给它出了一个定义,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商榷也希望得到在座各位的指点,它是上市公司以市值为基础综合运用企业的经营管理、公司的金融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法和手段顺应资本市场的规律,科学与合规的实现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管理工程。这里讲市值为基础,它是以市值为信号,又以市值为考核的指标,又以市值为衡量我们标准的这么一个基础。所谓综合运用其中包括我们的综合管理等等手段,实现了我们公司和股东的价值最大化。

  在市值的管理中间,我们认为大体上来说可以把它分为三个核心的内容:

  第一,最大限度的创造价值,创造价值是我们经营管理的弹头。

  第二,最大限度的实现价值。

  第三,最大限度的经营价值。

  有这三个东西,如果说我们创造价值做的好,其中包括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发展战略做的好,肯定会出现我们市值的成长。但是如果光有了价值创造而没有价值的实现,显然这可能会出现一种价值的低估,投资者的不认同,这里面怎么样做好信息披露、怎么样做好投资者的关系和媒体的关系等等的工作,使得我们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由于市场不是我们左右的,市场是有规律的。我们的价值在市场中的实现,公司又不不能直接左右或者决定的,这里面又有一个价值的经营问题。就是说在牛市里面我们怎样实现我们公司的价值或者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在熊市里面我们又怎样去实现我们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我们被低估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我们有没有别的方式呢?能不能搞一点回扣,能不能搞一点别的行为等等,这是一个价值的经营。经营好的话除了价值的创造,价值的实现以外,还能够赢得资本市场的成长机会和发展机会。

  这是市场的规律,牛、熊市中间。要做好市值管理,我们觉得是不是可以分四个主要的步骤:

  第一步,我们公司必须要跟踪市值变化的动向,它是我们做好市值管理的基础。如果我们连市值动向都不了解,肯定它管理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说以市值探讨为基础。

  第二步,我们要弄清市值变化的原委,是什么东西影响我们市值价格的高低,是内因或者是外因,弄清这些原委是我们管理的前提。

  第三步,搞清了原委以后我们做好市值的管理。

  第四步,实现我们市值健康提升,这个是我们管理的目的。要做好这项工作,从目前的环境当中有五个是必备的,刚刚在升温的过程中间:

  第一,认识的到位,他并不仅仅是项目工程,他是一项战略工程,他关注到的他体现的并不仅仅是股价,他是公司综合实力的象征。

  第二,动力要到位。今天我碰到过很多公司的老总,老师你做这件事情现在成熟了吗?没有人关心这个,国资委不要不考核我,我就没事。股东对他没有压力,他就可以不做,他就没有动力。因此,我们说要做好我们的市值管理,真正的促进我们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追求和创造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动力要到位。

  第三,在管理过程中间机制要到位。这里面包括考核机制、决策机制、运作机制等等。

  第四,团队要到位。

  我们由于业务的关系跟上百家公司有过接触,接触过程中间觉得我们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处都有了,有董事会秘书、事务代表,有的是两个人,有的还是什么干事,少的两个人,多的三四个,最多也有八九个。这样的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信息披露。公司在市值管理或者资本运营方面,有的时候跟董事会秘书有关系。明年我们要做点什么事,但是真正站在市值管理的高度,来配备它的团队,来授予它的职责,来考核他的工作,今天在我们的上市公司之间还是明显的欠缺的。

  第五,策略到位,要有一个良好的策略。

  最后,我想借这个机会,有不少关心我们的人你搞了什么,包括我们袁主持人。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市值研究中心的状况,这个是我们去年成立的,主要是非官方的,完全是市场化的专业研究机构,它的研究中心、研究重点也就是市值管理。目前跟我的公司两家单位有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

  第一,搞研究,通过研究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运作的平台。

  第二,通过咨询实践把市场的需求、市场的线索带回来,力求通过两家战略的合作,能够共同促进我们的研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咨询。

  现在,它做的工作战略定位主要想做市值管理的系统服务平台,尝试一下能不能通过这样的合作在市值管理的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在上市公司的市值观察上有所作为。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做的工作,我们编发了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研究报告,我们正在编写07年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案例与选集。另外,还有一些专题的研究,想通过这些研究想指导和促进我们日常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施总!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今天会议,从现在我们每一个发言都有摇奖,主办方也是煞费苦心。我们现在请天津上市公司协会李玉斌抽奖,我经常讲IRO它主要是干什么,一个是公司的形象维护,还有一个是市值管理,在市值的管理当中最终的目标是围绕市值最大化。市值最大化带来的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有了这样的公司以后,我想刚才我们基金经理所谈的,每一次当市场出现重大的振荡的时候,这个公司的股价一般出现重挫都是投资人或者是公司的股东买了最大的机会。

  下面我们请上海润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连春晖女士演讲,大家欢迎!

  连春晖:

  今天其实非常荣幸,因为前面我听多高手的真知灼见,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今天很高兴我们的客户国航在场。因为前一段时间我在上海看到一个目前非常流行的节目《波士堂》,前一段时间请到冯仑,他说他做三件事:

  第一,走正道,他一直在坚持走他的人生的正道。

  第二,一直在学先进,他希望跟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物学习。

  第三,他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应该学会傍大款,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他说他作为海外的上市公司,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就是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不断的把公司介绍给他们来长远的支持他们公司的发展,我也把这句话送给我们公司的同事,我们也希望在傍大款的过程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其实从整个国际上来讲,H股的回归和红筹股的回归给我们提供了方面的借鉴,我们一直很关注像日本索尼非常优秀的国际大公司的做法。当然也可以看到:

  第一,不断的持之以恒。

  第二,一些很细节的地方来表现这个公司真诚的态度。

  第三,最高领导是冲到第一线身体力行。

  第四,不管业绩好坏都保证一个最坦诚的沟通。

  其实,目前投资者关系管理也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这里也经常给我们的客户举例子。在2000年的时候我关注了一家上市公司,是江苏张家港的企业,他2000年的时候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他是做农用中巴车的企业,他在香港上市以后也是非常疏于跟投资者的沟通,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觉得这个公司没有任何的竞争力,最终会被淘汰,所以这个公司上市以后,尽管他成功的登录了中小板,但是最后它还是停牌了。所以说这就告诉我们,怎么让投资者了解我们的商业模式,了解农用车在国内非常广阔的市场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一旦你不能很好的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会成为我们很大的负担。

  随着我们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市场化,投资者关系的管理成为我们运作的核心,为自己奠定一个特别好的资本市场的基础,在这个市场上有良好的市场表现,我们的融资可以能够非常的顺畅。投资者关系管理已经成为我们经常表述资本运作的基础,目前我们都在寻求企业市值的最大化,我们每一个公司的经营层都在努力公司每股的最高收益,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定要学会给自己锦上添花,在我们市盈率表现上再有一个突破。

  其实,目前从国内的环境来讲,也是大部分客户所碰到的。目前投资者关系管理其实非常的困难,一方面从机构来讲本身的投机性、短暂化的行为。再到目前非常庞大的个人散户的投资者群体,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这块其实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我们也总结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能够做好工作二八效率能够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因为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过鲜明、强有力的信息让大家记住我们,这里有两个案例。

  第一,厦门建发集团,它在02年的时候做一次战略融资,当时整个公司尽管业绩很好,每股有一块多的收益,但是从公司本身也是希望有更多的钱,能够让股价有更好的,这样增发能够更好的成功,当时希望跟厦门建发做一个更好的定位,把它定位为专业性的外贸公司。应该讲专业的外贸公司在WTO他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这个板块完全不受投资者的重视。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把厦门建发的财务报表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厦门建发虽然是很重要的业务,但是他的房地产、投资厦门房地产,我们当时把它的公司的定位做了扩散,我们把它定位为是提供综合经贸服务的综合性的服务商,他是我们整个东南经济的区域龙头,当时给它做了一个重新的定位。因为当时在02年的时候,综合性的经贸服务商都是非常诱人的,有很多基金发了研究报告。在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公司是从八倍的市盈率到最后差不多到了十二、十三倍。

  第二,到去年年底,我们刚刚完成的德美化工的项目,是中小企业板,尽管很小,但是我认为很有意思。它们是作为纺织染料防腐剂的,应该讲德美化工从各个指标,德美当时有一个很大的压力,行业龙头只有15倍的市盈率,包括它在05年有业绩的下滑。所以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德美化工有什么不一样,可能德美化工生存能力更强,我们更加契合了商业模式的发展前景。

  第三,当时正好德美化工引进了一大批海归加入他的技术中心,也正好碰到纺织技术朝中国转移。当时从这几点,应该讲德美化工的推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最后取得了23倍的定价。最后我们也总结,其实给自己定位挖掘自己潜在的价值,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

  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借助分析师的力量。刚才南方基金讲到其实是一种隐性的代言人的制度,通过他们你可以更好的影响资本市场,通过他们有一个很好的放大的作用,也是事半功倍。所以这个是我们第二个建议,一定要跟我们的分析师沟通起来。

  第四,我们要努力的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这个时候要加入很多主动性的努力。首先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群体,他们只有几年或者是一两年以上,首先要一个核心的投资者群体。有一个紧密的群体,他们持股六个月到一年之间,但是它也会支持我们公司的发展。最后一个是散户,他也会让我们公司的成交量变的非常的优秀,从不同的角度来支持我们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生存。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分众管理的模式,所以说最后就达到这么一个股权构架上非常好的循环。就像前段时间我们做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很多散户觉得没有安全感。这个正是要来自我们在股权构架上在平时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这个是我们非常强调的第三点。在股权优化上的努力。

  第五,很强调媒体。从媒体的角度也都是非常主动的希望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目前大公司都非常惧怕,就想没有关注人我就可以了。其实我们越来越多的散布我们的信息来建立我们的形象。

  其实,总体来讲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个不难的工作,但难的就在于它是很琐碎、很细小,需要你不断的坚持。最后,我们会有一个非常丰厚的汇报,大概就是这么简单的介绍一下,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连总! 现在我们继续有请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执行总裁任劲先生,给大家讲IPO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经验,大家欢迎!

  任劲:

  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

  时间关系,我简单的把我们中银国际把企业上市中间跟投资者的管理如何处理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用三个数字来表述,实际上加“321”。什么叫“321”?“3”代表我们企业上市要处理好跟投资者三个阶段。

  第一,上市前发行审核阶段。

  第二,跟投资者、机构询价发行的定价阶段。

  第三,上市以后和投资者持续的信息披露、信息沟通交流的阶段。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定价过程中间,到了发行上市的时候才和投资者有交流。实际上我们在接触案例的时候,在处理项目的时候,实际上在发行审核的环节也需要处理好和投资者的关系。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做的项目。去年不断有媒体报道说这个公司应该已经完成了内部的审核,预计将要在什么时候上会,甚至把发审委的名单都报出来了。大家可想而知,我们作为一个监管机构,他会按照自己的工作安排、工作结构来按照企业上会,如果我们的媒体在这个时候报出一些不是太符合实际的报道的话,可能对我们企业真正上市的工作有影响。所以,我认为实际上在审核阶段,作为我们中介是属于进驻期,作为公司上市实际上他也要处理好关系,这三个阶段代表数字“3”。

  还有“2”是两个渠道:

  第一,直接和投资者沟通的渠道。

  第二,和媒体沟通的渠道。

  跟媒体沟通,实际上刚才在整个审核和寻价阶段发行上市以后,是持之以恒都需要和媒体做沟通和交流。还有一个和投资者沟通,这种沟通的方式实际上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说在发行寻价的阶段,可以采取一种路演、反路演、预路演方式把企业的情况介绍给投资者。和媒体的沟通要通过和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做正面的企业宣传对企业的价值进行挖掘。

  实际上“1”是关键人物,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因为在很多上市公司跟投资者沟通的日常工作,都是由董事会秘书来完成和协调的。作为董事会秘书,有的董事会秘书她同时也是公司的副总或者兼财务总监,他是单一的角色。所以她的职责就是怎么样来组织好投资者的关系管理,组织好对高管人员的一种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培训。

  另外,在公司上市之前和上市以后持之以恒的来关注各有关的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新闻的报道。尤其是出现了一些负面报道的时候,怎么样进行危机公关,董事会秘书的角色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间,实际上他应该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会有一些了解。但是她得去说服上市公司更高一层的管理人员,比如说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来亲自参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互动的这么一个环节。因为这些高管他们本身对企业的情况比较熟悉、比较了解,他们跟投资者的互动能够提供一手的材料、情况。同时,他们的亲自参与也能够给投资者一种比较权威、比较可信的建立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投资者关系管理中,三个阶段、两个渠道,在两个渠道中间,实际上上市公司更多的依靠中介。一个中介是我们的券商来处理好他跟投资者,包括跟散户投资者的沟通。另外跟媒体,他依靠一个中介机构就是我们的投资咨询顾问或者是财经公关,刚才润言的连总。

  实际上,我们两家有很多合作的关系。需要依靠这两个中介来和投资者、媒体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间刚才也说了董事会秘书的作用会非常的大。我简单的举两个例子:

  1、我们最近做兴业银行,兴业银行1月份发行,2月份在上交所上市,当时跟投资者在发行定价的环节,当时是属于市场有一些波动。另外,大家也都知道银行股品种也比较多,兴业作为一个区域银行,它比较低调,知道它的病并不是那么多,怎么样挖掘它的投资股市,跟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跟兴业银行一起仔细的沟通,提炼它在成长过程中的亮点。同时,也做了一些反路演邀请了分析师到现场来进行一对一的拜访,这样也给兴业银行的管理层一种预演,事先的排演或者事先的让他们一对一的反路演,我们作为中介,我们可以把他们在反路演的过程中间表现的情况来做一些反馈。这样的话在正式的路演过程中间,面对众多的机构投资者、面对基金或者财务公司,我们的管理团队他们的表现就会更好。

  与此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预路演,我们的分析师根据我们对兴业银行的长期的了解,我们做了投资报告,在管理团队的路演之前由我们的分析师先跟投资者见面,这样把兴业银行的情况先介绍给投资者,这样的话投资者有针对性的问一些管理层经营中以及将来发展中的问题,这样的话更有针对性。所以兴业银行这个案例,应该说做的是比较成功的,投资者的反应也是比较踊跃的,从后来的发行定价都可以说明这点。

  2、虽然是首发,但是有的企业叫海归。它是H股回归,像我们去年做的大唐发电,这种情况下做投资者的关系管理或者是发行定价的环节,我们面临有利的地方和不利的地方都存在,作为H股公司它在香港已经存在了九年的时间,对于投资者怎么样披露信息他了解的非常多,这套他非常熟悉。

  但是,作为一个跨境的市场,它在H股市场股价不断的波动,在A股市场怎么样寻找合理的定价,这个对我们中介提出一些要求。大家也知道证监会有一些内部的指引,A股的定价和H股价格有关系,在大唐项目中间,一方面因为我们是跨境的机构,一方面通过境外的平台发布一些研究报告,引导H股的价格。同时在路演的环节,我们也和我们的财经公关大家配合好,把它的投资价值充分的挖掘出来。因为当时可能电力板块不是受市场那么的重视,我们提炼出来的大唐发电作为一个电力板块的领头羊,它的回归必将带领整个电力板块的上升,通过我们的努力实际上不仅发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发行上市以后股价的表现也非常好。

  作为中介我们必须和发行人进行一些紧密的沟通,提出我们的一些建议,实际上投资者关系只是叫锦上添花。真正作为上市公司做的好的话,真正把自己的业绩做好这才是根本和关键,谢谢大家!

  主持人:

  最后有请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大家欢迎!

  高潮生:

  今天从各地的经验和国际市场的经验来看,我今天演讲的主要问题是讲五个方面:

  第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新转变。

  第二,管理战略思维的重大飞跃。

  第三,导致战略思维转变诱引。

  第四,消费者和目标者的

  实际上我讲这五个议题只有两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新的转变。第二个课题讲的是这种关系是如何转变的。管理战略思维,最初通过向董事会汇报到为消费者服务,在这个阶段当中,作为公司来讲主要重视两个问题:

  第一,公司的业绩。

  第二,为消费者服务。

  飞跃实际上已经从前两个发展到第三个,也就是说对投资者负责。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实际上公司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公司的业绩和产品的质量,而是股票的前景。从这点来讲是一个管理战略思维重大的飞跃。具体来讲,重大飞跃包括什么内容呢?

  第一,以产品为中心到善待投资者。

  第二,从消费者之上变为如何关注投资者。

  第三,从注重当前到着眼未来。

  第四,从客户服务到品牌管理。

  第五,从短期效益到长远发展。

  第六,从客人的身份到主人的地位。

  所以这六个点的转变实际上从公司的管理层,如何善待投资人,如何关注投资者的利益。为什么讲管理战略思维的飞跃和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三十年或者在过去五十年中,到了70年代的时候,PeterDrucker提出了所谓的目标管理。到80年代MichaelPorter哈佛教授提出了竞争战略的管理,所以到80年代的时候这个理论慢慢的成为了一个新的潮流。到90年代开始引入了投资者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来,它跟过去的管理理论演进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并不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反向的过程,先有实践。实际上是一个实践在先理论在后的过程。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战略思维的转变,它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一、业绩的考核。

  过去根据公司的盈利和公司的销售来衡量的。

  二、公司高管的奖金也不仅仅像过去那样只是一个基本的奖金,而要根据公司的股价的表现来决定他的奖金。所以从这点上来讲,他更多的是从制造业来讲或者是其他的行业,更多的引入了华尔街的奖金计算方式。所以大家过去讲农民是靠天吃饭的,所以在华尔街来讲真正靠天吃饭的有两类人:

  第一,农民。

  第二,华尔街的白领。

  奖金直接跟他们的业绩挂钩,业绩是跟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向决定的。

  三、法规更新。

  从很多新的法规开始出炉,这个时候为了应对丑闻,美国的证监会或者是一些洲的法律委员会或者是股票交易所,纷纷推出了新的理念。

  四、职工期权。

  很多职工的收益最开始是由期权决定的,是由股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的,同时在期权受到挑战以后,最近两年开始发行限制股,把公司的股票作为奖金的一部分发给公司的职工。这个究竟在兑现的时候值多少钱,取决于公司的股票价格究竟值多少钱?

  五、退休帐户。

  作为一种优惠价格提供给本公司的职工,作为他们的培训计划。如果公司的股价不能够持续上扬的话,受威胁的不仅仅是当前股票的持有人,而且也是自己本公司的员工以及他们的退休计划。所以就安然事件之后,很多安然的员工把他们告上法庭,因为他们有两百万退休收入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六、公司董事会的压力。

  七、收购危险。

  因为大家知道私人收购公司是虎视眈眈,它的价值不能在股票价格上得到完全的体现,它将面对的挑战是什么?它有可能被收购,并且在突如其来的风暴当中,成为PE公司的猎物。在股票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这个威胁是非常严峻的。现在随着股票市场不断上涨,这个时候PE在选取它的猎物的时候已经变的比较谨慎,所以很多好的公司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投资者关系的话,他是会受到威胁的。比如说美国的第二大电器连锁店,苏宁电器在去年被好几家PE公司收购了,收购了以后把管理层进行一次根本的改革,希望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重新上市得到一个更好的股票价格。

  消费者与投资人的目标差:

  对消费者而言,质量要可靠、设计要新颖、保修期长、价格合理、市场品牌好、售后服务要好、客户满意度高、零配件要保证。

  但是对投资者来讲,他最关注的是公司销售、公司利润、销售增长、利润增长、现金流、利润率、经营效率、增长稳定性。但是在某些时候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并不如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公司的产品价格涨价,对于消费者他不喜欢,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讲他喜欢。他们衡量一个公司的目标有着认知上的差异。

  从美国来讲,最近美国的学术界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公司的高管和它的股票价格之间是否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或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一篇报道我觉得很有意思,他提到所谓的豪宅效应。这500家指数公司CEO购买豪宅之后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一,从尺寸上来讲应该是在800平方米以上。

  第二,有一些附加的设施包括游泳池和网球场。

  1、高管购买豪宅以后公司的股票会下跌。他做了什么呢?当公司的高管购买豪宅以后他卖空公司的股票,一年以后他发现涨了29%,两年之后涨了46%。

  2、豪宅面积越大股票下跌越甚。

  如何改善投资者的关系管理呢?

  第一,对外宣传要通过公司发言人及时公布重大新闻。大家都知道在公司的战略当中有一个“7S”模型,我相信在中国的很多企业都知道,就是所谓的它有一个共有价值观,还有一个“7S+1”就是所谓的战略、结构、风格、员工、专长、系统。新加了一个S就为它建立了一条通道,把公司内部的消息通过这一渠道及时的传达给市场,传达给投资人。

  第二,保持沟通,定期和基金经理人保持一定的沟通。我们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什么?

  1、消费者的情况。

  2、合作者的情况。

  3、供应商的情况。

  4、竞争者的情况。

  它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稳定股价,所以让分析师准确的预测股价的波动。所以大家可以知道华尔街的股价预测师他在预测的时候盈利不会差1分钱,为什么会这样呢?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消除投资人对公司不确定性的隐忧。因为它不希望即时的盈利报表出现,他希望能给投资人一个办法来想想你该如何正确的解读和消化公司的信息。

  希望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来消除投资人的疑问,其目的就是要无论从网上也好、电话也好、路演也好,能够及时的归纳投资人对于公司经营及其销售的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的倾听建议,不断的向咨询公司寻求让股价上升的建议,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能够促使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这种建议包括收购、赎回公司的股票,同时包括一些公司架构的改变,以及是否要把其中的某一部分卖出去等等。所有的战略思维,他都希望能够通过咨询公司得到某些建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司的价值和股票的价格能够不断的上涨。

  最后,可以看到很多美国的公司建立了自己股票自销制度,因为他买股票实际上是什么呢?有一定的优惠,保持是长期的投资。所以如果投资人想卖出公司的股票,他不能随时卖,他一个季度只能卖出一次。这样他保持了投资人对公司的忠诚度。通过这样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不断的改善和投资人的关系管理,同时也可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

  我相信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的完善,我觉得中国的投资人和投资公司,我也相信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中国的上市市场将会逐渐的走向成熟,慢慢的跟国际更快的接轨,同时走向更大的辉煌。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最后一个奖品是还没有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年鉴》,也有是以06年年报为准的期权的年鉴。我们有请国家发改委财政司朱冰处长给大家摸出最后一等奖,大家欢迎!

  (抽奖在进行中……)

  李大霄:

  我谈三个问题:

  第一,今天在座的对投资者关系管理非常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有没有来开会呢?

  第二,牛市跟熊市的时候投资者关系管理很不一样,不一样的大相径庭。牛市跟熊市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不一样的表现合理吗?

  第三,我们现在的沪深300指数银行收益率,远远低于银行回报率2.4,不要说贷款利率了。就是说估值越高越好吗?我向大家提这个建议,我看巴非特的股东信,不是

  越高越好,高了对新进来的投资人非常不利。

  主持人:

  你现在提出三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提问?

  会议最后我简单做一个总结,今天的会议有几点让我比较感慨。

  第一,我本来有点担心会议有必要开一天吗?一般这样的会议大多两天也有、三天也有,我们交易所开过国际论坛三天,一般的会议都是半天。今天一天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下半场踊跃演讲,大家认真的程度特别是我们媒体的同志,那么多的同志都坚持到最后,说明这样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说明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

  第二,我们主办单位以及联合主办单位搞这么一个非盈利性、非商业性、公益性的商业活动也让我感动。去年他们和我联系筹备这样的会议,我也推掉了很多的活动。上交所非盈利单位,拿出资金来推动这件事情,用我们朱总的话说来自于投资者回报于投资者。业内的同行来开这样的会,特别是往里面砸钱,我很感动。到今天为止只要是投资者关系的会我还没落下一场,客观上也是我们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是我们整个证监会的管理层做了好事,也做了推动。这让我想起前两年我到北京开会,他说这个是善事,与己与民都有利,所以我觉得投资者关系是一件大善事。

  第三,在金碧辉煌的会场开投资者关系的会议还是第一次,尽管我们以前在五星级开过。

  同时我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投资者关系怎么发展、怎么做?我们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有的甚至办成了学院,像意大利、奥地利的投资交易所。最近我们准备要搞一个网络大学,投资者教育是我们本身的事情,但是没有一家证券交易所专门有人或者是部门来推动这项工作,这让我想起我连续参加了英国在大中华地区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北京连续了三天他们的评选活动。当时他们老外问我,为什么你们教育所开展投资者关系,这是交易所自己的事情?我要绕很多口舌跟他介绍这个事情,凡是在海外上市再回归的,哪怕是A、H股同时发行,这些公司一开始踏入资本市场的时候就比较重视国际的惯例,习惯养成了。就像刚才我说了沪行董事长说的,我们一年一年做了一个业界推介,总得给业界一个回报和说法。过了第三年你还得说去年承诺的事情怎么样呢?年复一年就变成了习惯,投资者关系是一种习惯。

  我认为投资者关系不复杂,前面的同志也介绍了,关键是能不能长久的做,敢不敢坚持的做。几年前有记者打电话,打了以后有多少接通的,有多少人没接的,多少上市公司有自己的网站的,有多少有自己的专栏的。最后的结论,他们起的标题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存在沙漠化的现象。必须要有人接电,工作时间必须要保持畅通。最近我们所里处理一个人,晚上总值班,怕影响值班他把电话搁在一边,这两天投资火爆打电话没人接,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所以我说,跟美国发达的市场相比,我们投资者关系路还很长,还有很多路要走。当然整个社会环境、背景不同,有一些区别,这点上基本上学界也好,参照美国比较多,美国的很多私人投资者股权激励上百万。市场也相对比较完备,就好像诉讼的问题、投资者赔偿的问题,我们股市一出现大幅的下跌,包括公司出现的丑闻,大家很惊恐,为什么惊恐?我们很多公司还不完备,为什么引起管理者这么重视呢?我们很多东西还没有跟上。所以我接到很多的电话,说起来大家觉得可笑。

  所以对投资者的教育,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刚才记者在外面采访的时候我也讲到了这个话题,3600点开始开户了,开始入市了。在01年、02年很多投资者打电话说你别教育我们了,诚信危机、人心慌慌、惊恐一片,在那个情况下业内的同行也说把投资者关系抓一抓,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这项工作。我在湖北开了首届中国投资者关系论坛,不是有意的,没想到湖北是上市公司。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推广起来一直到现在,领导觉得做了一件好事,也推动了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的开展,投资者关系这项工作,我们做了铺垫。

  以前我也应邀到公司,90年代初,比如说华北制药他们在外地不方便,他说你能不能帮我们找一些记者我们做一个新闻发布会,也是公司业绩的介绍和推介,或者我们叫路演。现在我们很有信心,但是路很艰难,我在很多场合讲过,现在中介机构有评选的,有上市公司综合治理100强的评选,有上海大智慧投资者最亲切的公司评选,有天津大学上市公司综合治理100强的评选,有上海证券局十佳上市公司的评选,等等一系列的评选。有那么多的评选,所以我想这也是一种外界的推动我想从两个方面:

  正面的引导,比如说现在在上交所又颁布了上证50,上交所像买卖商品一样,半年以内保证买不到假货,如果买到假货实行无理由退货。由于是你们评选出来的,所以如果买到假货你们最后赔偿吗?我们也评出了上证红利指数,接下来还要推上证公司治理50家或者100家的指数,上佳投资者关系指数。包括我们中介这一系列的评选,我想这都是在正面的进行引导,包括我们管理层下发的指引,对这些蓝筹好的公司能不能把它的涨跌的幅度放宽,业内已经有呼声了。我们也放宽了20%到30%,同时从负面进行约束,约束什么呢?比如说现在我们有H股,给它5%的涨跌停。刚才大家也谈了市场效率存在一些问题,市场存在一些悖论,一些困惑,特别是一些不太好的公司给了比较高的溢价。这些我想市场和内在的矫正机制早晚会发生作用。

  我还坚信,中国证券市场中国上市股价点到差的股价将越来越明显。所以这个活动我很感慨,也代表上交所再次我们的主办方,能在证券市场当中为净化市场环境做出的努力,这次活动我跟主办方也进行了沟通,我们还想复制到华东、东南、西南全国各地,已经有意向六月份可能在山东。

  今天,山东张局长也在这里讲了话,我们在座演讲的嘉宾,我们在座的媒体,特别是主办方有六、七位同志都聆听了演讲。可以把我们的档期排一排,所以我个人觉得一天会议的很丰富,就我本人而言学到了很多丰富。我们考虑以后再怎么做,再怎么精炼,把大家精华的东西贡献出来,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了,让我们掌声祝贺:“2007中国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北京峰会”的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