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银行业都在探讨“狼来了”的时候,来自美国的金融专家詹姆斯·P·韦弗日前指出,加入WTO对保险业的影响最大;对证券业的影响最初不大,以后会加大;但对银行业的影响会很有限。
这个结论是从分析影响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参与竞争的因素得出的。
首先,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是寻求利润,如果国内金融业利润率很低,即便是中国入世,他们也不会一窝蜂地进来。
另一个是客户资源。外资银行非常重视客户资源,他们希望接近客户,中国的银行已经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关系,他们建立了自己遍布全国的网点机构、分销队伍,并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对外资银行非常不利。有人认为,外资银行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后,人们会立即把自己的存款转入外资银行。詹姆斯说,如果问大通和花旗银行的管理人员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一定是“不会!”从过去的情况看,中国政府对中国的银行业非常支持,在发生挤兑时政府会站出来,因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银行有政府信用。目前,在美国有机构对银行1000美元以上的存款进行保险,据说中国政府也在借鉴这种方式。因此,中国的银行从明示和暗示的方式都得到政府支持,这种支持还会继续下去。所以中国的储户不会把自己的存款从中国的银行取出来。
这样一来,中国的银行吸收存款的渠道非常稳定,外国银行没有人民币存款,也就无法进行人民币贷款业务。
中国的金融监管是比较严格的,加入WTO后,还会建立一些软壁垒,也就是在监管上设置一些障碍,这对外资银行也不利。
中国还有一个问题,外资银行习惯于在充分的金融信息下决策,中国信息不充分,中国的银行长期处于这种信息环境下,已经非常习惯,外资银行进入后却须有一定时间适应。
另外,薄弱的法律环境及国企改革对外资银行来讲,也都是变数。这都会影响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外资银行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未来看,参与中国的金融竞争都会遇到问题,因此他们对中国的银行业不会构成威胁。(赵小彩)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