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峡库区重生(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21:09  《新华商》杂志

  开县自去年以来共引进了投资规模近20亿元的服装、纺织、建材项目,安置就业1.3万人。根据规划,到2012年,开县将形成产值200亿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群,解决10万人就业。

  作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万州区在招商引资中也不遑多让。近年来,万州区利用丰富的天然气、矿产、中药材资源,着力打造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食品药品、电子机械五大特色产业。目前已经¬有60万吨联碱、100万吨水泥、25万锭紧密纺、3万辆轻卡汽车等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到2011年,万州区五大产业将完成投入360亿元,产出达到600亿元。

  曾经¬,库区各区县在招商引资中“饥不择食”,不仅经¬常导致引进企业、上马项目的不成功,还使得产业雷同现象出现。后来,各区县开始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逐渐探索出一条破解之道。

  去年,重庆库区15个区县工业投资达到441亿元,库区19个特色工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30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58亿元。这一年,重庆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3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加80%和160%倍,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003年的23%下降到9.3%。

  在产业重生中,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撬动”作用明显。尤其是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在招商引资中常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是中央财政在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中安排,用于支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从2004年至2005年,每年安排5亿元,从2006年至2009年,每年安排10亿元,累计50亿元。以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进行扶持,资金使用上要与安排移民就业挂钩。

  由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补助额最高可达项目总投资的30%,云阳县投资促进局局长王辉说:“这是最有吸引力的招商诱饵。”库区干部普遍认为,国家为库区出台的一系列产业发展、后期建设优惠扶持政策,已经¬成为三峡库区招商引资、培养产业的重要“催化剂”。

  截至今年初,重庆库区共安排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16.87亿元,累计扶持产业项目515个,带动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2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仅去年一年,三峡库区便累计实施产业发展基金项目427个,建成投产116个,实现产值272.7亿元。

  省市一级的扶持与全国对口支援也颇为有力。如重庆市近年来以“三有一新”为目标,着力构建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支撑体系,显著改善了库区的发展之基。

  这几年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也开始转型,由无偿援助、援建的“输血”型转变为实施经¬贸合作的“造血”型,帮助库区培养产业。北京汇源、浙江¬娃哈哈、山东如意纺织、青岛双星、上海白猫等一大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相继落户库区,带动一批新兴产业,正成为库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截至今年年中,全国对口支援在库区实施经¬贸合作类项目2000多个,到位资金近300亿元。重庆市今年还规划,为库区引入对口支援省市经¬济合作项目不少于290个,引入项目合作资金不低于265亿元,力争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