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开发区前景(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 13:37  经济观察报

  从里面的产业结构来看,很多都是加工类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没有在我们这里,只是归类到高新技术里去了。从这个概念讲,这100家自身的高新技术产品应该在一半以上。而且产业集成度应该是比较高的,比如中国的IT产业、汽车产业、化工产业、机械类产业,集聚度比较高,这个集聚度带着产业链基本形成。

  从产业布局的科学来讲,应该说这是走了一条比较符合我们国家的路子,这不是计划安排的,是按照产业规律集聚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在进行市场化、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推力形成了开发区这种格局。在我们国家探索新型工业化、国际化、消灭二元经济这些大的策略中,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基础。

  当然,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的探索,比如计划体制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用人制度的改革——那时候讲要打破铁饭碗,打破铁交椅。另外推进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开发区存在的问题

  刘培强:我们国家的各类各级开发区太多了,最多的时候有6000多家,现在仍然很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是很头疼的问题。现在我们的资源没有这么多配置给这么多开发区,就算你是好的、对的、应该的,但没有这么多资源,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大家都“争”。

  1993年整顿过一次,2003年整顿过一次,2003年下了很大的功夫,国家采取了程序上的创新,各部委带着去考核,最后确定了,一个是两级审批,国家批和省批;第二个是规范名称,不能什么都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是面积规划了,而且天上地下呼应,卫星检测,很严格了,但没有全盯,盯了一部分。

  从这一两年来看,开发区的发展有什么新变化呢?一个是因为土地受到了严格的控制,现在土地是要有指标的,我觉得是好事;第二个是,沿海地区在引资结构上更加注重跟产业链的衔接,加大服务业的建设,人气就起来了。

  肖金成:2004年,我参加了国土资源部整顿开发区的专家组,开了多次会,我曾经建议,应该搞一个办法,制定一个标准。否则,没有标准、没有规则,一搞就多,一多就乱,一乱就整顿,付出了很大代价。

  开发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把它上升为法律或者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总是在重复 “整顿、发展、整顿”这样的循环。由此感到,开发区发展中,对开发区经验的总结、战略研究还有法律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开发区的问题在哪里?我说开发区的问题不是数量问题,是规模和质量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国家审批的时候标准很严格,最大的也只有30平方公里,但后来批的开发区,或者地方政府办的开发区,有的5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

  规模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很多资金,花了很多钱,对财政造成了很严重的负担。他们征了农民的地,给农民很少的补偿,甚至不给补偿,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土地被占用之后,利益受到伤害,便集体上访,引起了国家重视,便开始整顿开发区。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远离母城的问题,有“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问题。在区位选择上,为了避免“苍蝇蚊子”对我们的腐蚀,把开发区搞得很远。服务就跟不上,成了“鬼城”,没有人居住。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