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4日 17:59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08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融运行平稳。货币信贷增速逐步回落,货币政策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

  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0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低5.6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累计现金净投放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

  M2呈现逐月回落态势,3月末增速分别比1月末和2月末下降2.7个和1.2个百分点。从构成看,M1中活期存款下降较快,第一季度同比少增3147亿元;准货币中证券客户保证金大幅减少,第一季度同比少增3855亿元。这种变化与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上年结构性加息政策以及货币信贷调控从紧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

  二、金融机构存款稳步增长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6617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1.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6亿元;外汇存款余额为1553亿美元,同比下降5.8%,比年初减少55亿美元。

  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和期限看,居民户存款和非金融性公司存款稳步增长,财政存款增加较多;受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定活期存款利率差距加大以及企业和个人理财意识增强等因素综合影响,定期存款增长较快。3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5万亿元,同比多增3927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同比多增6446亿元;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735亿元,同比多增1476亿元,其中企业定期存款同比多增4911亿元。3月末,财政存款余额为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09亿元,同比多增1870亿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放缓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6万亿元,同比多增1830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3月末余额为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万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外汇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3月末余额为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56.9%,比年初增加488亿美元,同比多增462亿美元。

  从人民币贷款的部门投向看,居民户贷款同比少增,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长有所放缓。第一季度,居民户贷款比年初增加2394亿元,同比少增928亿元。其中,居民户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1233亿元,同比少增397亿元,受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及金融机构对个人的信贷投放较为谨慎等因素影响,个人消费贷款出现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首次季度同比下降,需要密切关注其未来走势。居民户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增加1161亿元,同比少增531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长12.5%,比年初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13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79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443亿元。

  分机构看,第一季度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多增,其他类型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

  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投向相对集中,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共计5106亿元,占其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72.4%。

  专栏 1 贷款增长情况分析

  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减缓,外汇贷款增长较快,企业保持了较强的支付能力。

  一、人民币贷款增长减缓,居民户贷款同比少增

  随着信贷调控逐步发挥效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有所放缓。2008年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4.8%,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万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其中,1月份贷款同比多增较多,2、3月份贷款同比少增。

  从贷款结构看,第一季度贷款增势主要在以下两方面明显减缓。一是居民户贷款明显同比少增,第一季度累计少增928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少增397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少增531亿元;二是商业银行压缩票据融资,第一季度票据融资累计多下降1615亿元。在新增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较多的带动下,企业部门第一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多增37亿元;但分月份看,2、3两月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少增476亿元和903亿元,3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出现少增。

  二、支持企业合理外汇需求,外汇贷款增长较快

  外汇贷款继续快速增长,3月末余额为2688亿美元,较年初增加488亿美元,同比多增462亿美元。其中,用于支持“走出去”等外汇贷款约357亿美元,占第一季度外汇贷款增量的73.2%,企业“走出去”等合理的外汇贷款是外汇贷款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企业利用外汇贷款进行境外股权投资不仅使新增资产与负债实现了币种匹配,同时也实现了投资收益与利息支出的币种匹配,具有明显的避险特点。而企业利用外汇贷款进口设备和原材料,与本币购汇相比会面临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的双重币种错配风险。在我国外汇供给充裕的情况下,此类贷款具有明显的赚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的特点。

  2007年以来,外汇主管部门通过调减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要求主要商业银行持有占外汇总资产一定比例的境外流动性资产,加上外汇存款下降,收紧了境内外汇流动性,境内外币利率上升,对于抑制不合理的外汇贷款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外汇流动性管理、价格传导和风险防范等三个机制的建设。未来一段时间外汇流动性可能继续保持收紧态势,抑制不合理外汇贷款需求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三、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来,企业总体上仍保持较强的支付能力

  2008年第一季度,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1.1万亿元,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企业资金来源更趋多元化。第一季度,企业部门通过债券(含短期融资券)融资近800亿元,通过境内外股票市场融资近1500亿元。3月末,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4.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6.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876亿元,同比多增1927亿元。其中,企业活期存款下降1099亿元,同比少增2325亿元,企业定期存款增加5975亿元,同比多增4252亿元。企业定期存款多增较多与企业参与新股申购的资金回流有关。总体看,企业支付能力仍然较强。

  当前货币信贷调控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基础尚不稳固。在物价涨幅较高、国际收支顺差可能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扩张压力的情况下,仍需加强信贷调控。商业银行应正确认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树立全局意识,切实落实好从紧货币政策,在年度内合理均衡放款,防止贷款过度波动。同时,坚持有保有压,优化信贷结构,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贷款,加大对“三农”、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和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

  四、扣除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因素后,基础货币增长平稳

  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0.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853亿元,同比增长35.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2.8个百分点。由于法定准备金统计在基础货币中,2006年下半年至今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基础货币增速较快。如果扣除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冻结流动性的因素,基础货币增速将低于8%。3月末,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为4.06,比上年同期低0.67,表明货币扩张能力有所减弱。

  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1,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3%,农村信用社为5.4%。近几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04年月均4%左右的水平逐渐下降至2007年月均2.9%左右的水平。超额准备金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银行流动性分析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在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引导市场

  1 自2008年2月起,调整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计算方法,各项存款不再扣减邮政储蓄银行存款,并对2008年1月和2007年12月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相应调整。

  利率预期方面的有效性逐渐增强;二是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宽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大为提高;三是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支付系统等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减少了在途资金占用,提高了支付清算效率。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上升

  在2007年以来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下,金融机构各期限人民币贷款利率继续上升。3月份,金融机构6个月至1年(含1年)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72%,比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67%,为基准利率的1.03倍。执行利率下浮的贷款额比重明显下降。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下浮利率、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分别占23.63%、30.51%和45.86%,比2007年第四季度分别下降4.4个、上升 2.82 个和 1.62 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

  2008 年以来,外汇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有所加快。3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7.0190元,比上年年末升值 2856 个基点,升值幅度为 4.07%,高于 2007 年第四季度 2.82%的升幅;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 1 欧元兑1.0809 元人民币、100 日元兑 7.0204 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年末贬值 3.74%和 8.75%。2005 年 7 月 21 日汇改以来至 2008 年 3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 17.92%,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 9.63%,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 4.07%。

  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达 7.0130 元,最低为 7.2996 元。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 59 个交易日,其中人民币汇率有40 个交易日升值、1 个交易日持平、18 个交易日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单日最大升值幅度为 0.35%(246 个基点),单日最大贬值幅度为0.18%(127个基点),日均波幅为83个基点,较上年日均波幅62个基点继续扩大。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走势总体平稳。根据国际清算银行5月11日公布的数据,3月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比上年年末仅升值0.09%。在美元加速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减少了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汇率的波动程度,保持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平稳,对我国应对次按风波导致的国际汇率的急剧变化起到了平滑缓冲的作用。第一季度,美元对欧元下跌6.57%,对日元下跌11.54%,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相应缓和了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的贬值幅度。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表明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总体升值,不仅有利于市场把握人民币汇率走势,而且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