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路日渐清晰(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2日 07:0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混业经营

  应如何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本报记者 邹靓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银行集团、保险集团到银证保监管三会,对于中国金融业目前的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在混业经营中如何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混业经营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如何防范?金融监管如何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促进监管效率?这些都是仍在实践中待定的话题。

  观点:混业经营大势所趋

  现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的唐双宁,曾是中国银监会副主席,他对监管者与经营者的各自定位及相互促进,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与感受。在他看来,没有绝对好的体制,也没有绝对不好的体制,一切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体制是上层建筑,关键是是否适应当前的基础。没有十全十美的体制,关键是利大还是弊大。”唐双宁的论断中立又不失理据。光大集团已经具备混业经营的初步架构,而对于中国金融业在现阶段的混业趋势,唐双宁认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讨论中,这几乎是各界一致的观点。瑞银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蔡洪平就认为,多功能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以IPO为例,就需要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进行多种服务。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蔡洪平对“效率”二字深有体会。增加了效率意味着降低成本,同时也表现出文化和服务的持续性。

  不过,普华永道(英国)副董事长史达德也提出,进行混业经营的企业首先该做的是壮大自身。他说,中国的金融业会像中国的制造业一样走出国门,这不用等上海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之后。但是中国的企业必须做好心理准备,那就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和市场需要面对很大的风险。

  史达德说,无论是采取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参股或是收购的方式,最关键的是企业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且衡量过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提出,金融机构到底是综合经营还是单一经营,出发点是满足客户的需求。金融业是服务业,应该有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

  看法:监管要与趋势适应

  相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势所趋,金融监管是否应该进行单一主体监管,各方意见不一。

  这方面,史达德对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监管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说,金融业的创新性很强,如次贷的概念以及众多金融衍生品的出现,都是没有历史参照的。作为监管者,应当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风险评估方面。

  “有时公司的监管者和公司的经营者距离太远,所以不知道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根据公司经营者自己所说的情况来判断。有时,是市场当中出现的情况监管者并没有很好的理解。” 史达德说,好的公司能够保证更好的沟通、更好的信息披露,而作为监管者则需要对风险有准确的评估。

  他也提到,如果只有一个单一的管理者,信息来源就是唯一的,就可以有一个整合的综合流程来确定对公司的判断,这相比分业管理或许更加有效。

  对此,曾经身为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唐双宁表达了“三思而后行”的观点。他认为,金融业分业监管格局有其历史成因,是否进行统一监管要考虑利弊得失。分业监管的利在于专业性强,弊在于效率低。他说,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那么金融混业监管也将是趋势,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当前中国面临大势所趋与改革实施效果不确定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一旦实施大部制改革,容易引起监管盲区,不利于金融稳定;另一方面,统一监管制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还有待论证。因此他建议,还是“先看看国际金融形势为好”。

[上一页] [1] [2] [3] [4] [5]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