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首届专利周将搭建转化交易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00:15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王海

  “专利大集市”开张

  11月16日至20日,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首届中国专利周同时举行。据了解,本次专利周活动的主旨是“发展知识产权市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目的是为了推进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计划的实施。

  此次专利周活动由全国20多个省区结合本地情况同时在各地分别开展,如北京推出由科研院所进行项目推介并直接产业转化的“一所(校)一项目”,上海推出专利技术产业化的难点与对策高层研讨会,天津举行新农村专利技术展示推介会等等。

  记者了解到,鉴于目前中国民间小发明小创造的产业化率非常低,本次专利周将为非职务发明人进行市场化推荐。在此次活动中,将筛选150-200个优秀专利项目推荐给国家

开发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国家开发银行将给予贷款支持。

  国家

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表示,以后该活动要逐年举行,形成一年一度的全国“专利大集市”效应,这样才能在全国各地掀起专利产业化的热潮。

  “转化难”究竟难在哪

  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专利转化率总体上不足10%。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专利本身难以转化的原因外,还有转受双方和市场发育的原因。

  首先,目前我国专利发明的主体是非职务发明,而职务发明只有不到40%,这给专利产业化带来了障碍。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曾经指出,在一些发达国家,职务发明往往高达90%以上。“许多大公司的研发都是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后,为下一步技术如何应用做准备。专利并不需要找投资者、下游厂家,转化率很高。而我国却是非职务发明占先,专利技术要自己去找实施方,尽管有专交会这种很好的形式,但还不能有效对接,增加了转化的难度。”

  其次,国内没有正式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的单位,加上市场发育不健全、转化双方缺乏商业经验,部分专利权人漫天喊价动辄成百上千万,企业方难以接受。还有就是部分专利成果技术含量不高,易于仿造,企业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裳。

  在此背景下,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往往造成产品结构老化、技术含量偏低、市场

竞争力不强,而较低的赢利能力又反过来影响新品开发能力;而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体发明人由于缺少信息、技术、实验设施和成果转化渠道,不少人因长期投入得不到利益回报而穷困潦倒。

  “对接会”旨在牵线搭桥

  将于11月18日至19日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国专利周全国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对接会”,旨在由国家政府部门、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社团组织共同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大力促进中小企业与专利权人之间、专利技术项目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中小企业、专利权人和金融机构多方共赢,加速我国专利技术的运用、转移和产业化,着力推进一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对接会将筛选一批优秀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推荐给具有“知识产权质押”金融产品的商业性银行,由商业性银行给予贷款支持。同时,筛选一批优秀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向各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帮助专利权利人获得风险投资资金。

  此外,活动还将为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支撑服务。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将建立专利技术产业化支持服务平台,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有大型企业、国家专利产业化基地、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社会团体、国际相关机构等的相关资源,为专利产品的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培训,以及市场营销和产品出口提供支持和服务,切实解决专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