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药之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09:28 《商界》杂志
-策划/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记者 屈腾龙 -特约撰稿/徐大侠客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中你追我赶,“龙象之争”的话题也格外吸引眼球。而在“象”的面前,“龙”总是稍处上风,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答案。但在制药行业,我们丢尽了脸面。 1998年,我国的国家药监局成立时,中印制药业还不分伯仲,处在同一起跑线。转眼9年过去了,印度制药业突飞猛进,诞生了南新、瑞迪、西普拉等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新贵”企业,它们通过自主研发、并购、海外建厂,向辉瑞等欧美企业发起一轮又一轮强烈冲击,让其不敢小觑。 而我们呢,不仅没有成长出这样长脸面的企业,甚至看不出哪个企业显露了一丝搏击国际市场的勇气和资质。 时间仅仅过去了9年,中印制药企业的差距却公认被拉大到了15年。这看似不合逻辑,但原因其实很简单——别人突飞猛进了9年,而我们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把原有的那点可怜的家底折腾殆尽。 9年里,印度优秀制药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从1%持续增长到现在的10%左右,并不惜重金从欧美邀请研发精英加盟;可在我国,在一片仿制甚至造假的虚妄狂欢中,自主研发几乎绝迹。这些年里,最大的收获是在勾兑官员和贿赂医生上积累了一整套的经验和方法。 “齐二药事件”、“鱼腥草事件”、“欣弗事件”、“佰易事件”、“奥美定事件”……这些接连发生的事故,不仅天怒人怨,而且还夺去了不少无辜的生命。 一个救死扶伤的行业,竟然露出谋财害命的狰狞…… 从1998年出任新成立的国家药监局第一任局长到2005年离职,郑筱萸在位7年。他非常推崇西方国家的行业治理经验,极力引进GMP认证、GSP认证和新药申报规则。 但是,这套经验在中国运行了9年之后,不仅将一个履行最高监管职责的国务院直属局的公信力完全扼杀,也几乎将中国制药行业推入死胡同。 正如一位知情者评价——“最令中央震怒的是,郑筱萸案不仅是个人腐败,而且类似于‘有组织犯罪’,涉及到不同层次药监系统和地方局的官员,影响恶劣。” 9年间,中国制药行业造就了无数亿万富豪,但这个行业几乎没有生产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新药,企业以弄虚作假和生产仿制药为生,最有效的壮大之术则是收买权力。 如今,随着郑筱萸和海南康力元的东窗事发,这个维持了9年的异化的药业链条正在走向尽头。 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不能再为一群官员的贪腐行为埋单。 主题链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