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权威解读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4:54 《中国投资》
文/本刊记者 袁宏明 2006年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下简称《规划》)。这个我国首次公开地利用外资规划,在中国改革开放编年史上,将具有标志性的深远影响。西方媒体惊呼:“中国进入了挑选外资的阶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特别优惠的外资政策和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为外资进入中国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和机会。毋庸置疑,外资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在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跻身“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外资更是主要角色——在“Made in China”标签里,外资占据了绝对的大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崭新阶段。在直面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公平竞争、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呼声逐渐高涨。尽管未有共识,在一些吸收外资比较多的地区,已有一些自发的矫正行动。比如原苏州市委书记王珉曾经谈到,由于外资占本地经济份额太大,苏州招商引资的重点开始向民营资本倾斜。 “利用外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发改委外经所张燕生说。归根结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完成。 从全球经济发展史来看,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完全依靠外资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二战后,德国、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崛起的最终表现形态,都是诞生了一大批富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国企业。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在主要以GDP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指标的背景下,一些地区出现了盲目招商引资的情况,把最好的土地资源几乎是无偿地给予了外资公司,引进了一大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而且,享受诸多优惠的外资越来越多地向国内市场销售商品,跟国内企业直接竞争,本国企业的成长空间受到了挤压。 “十一五”开始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这是贯穿《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的一条红线。《规划》的三个突出亮点——质量战略、环境友好、自主创新——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路一脉相承。 去年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要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目前,中国还不是经济强国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在这方面,《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更加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鼓励外资在我国成立研究机构,或者中外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通过国际人才合作建立研究开发团队。我国一些国家级的工程研究中心,也建立了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实验室,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共同参与科技研发工作。 在加大研发、自主创新方面,一批中国企业的行动令人鼓舞。华为、中兴通讯已在国内外都设立了研究机构;京东方、长虹等企业通过收购,引进了海外高科技研发团队;中芯国际的企业管理和技术团队来自于世界各地。 伴随着一批中国企业成长为富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中国就会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历史往往如此:沧桑巨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而当人们蓦然回首,却分明聆听到它前行时每一声凝重的脚步。《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的标志性意义,也许若干年后的评价才能更加准确。 岁末,《中国投资》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孔令龙司长、对外经济研究所张燕生所长等权威人士,为您深入解读《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的微言大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