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法制日报策划:2006年市场经济主旋律(5)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10:13 法制日报
消费者之食篇 食品安全:我们还敢吃什么 2006年什么话题最引起注意?答案就是食品安全。一个安全的餐桌显然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从凉拌的福寿螺,嗑药的多宝鱼到含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一系列的事件,几乎是一月一小波,半年一大波,使得消费者纷纷为吃什么而心惊肉跳,甚至发出“我们还能吃什么”的质疑。 福寿螺事件 2006年8月18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在网站上提示:市民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福寿螺等淡水螺类产品。之后,“北京福寿螺事件”开始大规模见诸媒体。8月23日,惹出“福寿螺”风波的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向消费者公开道歉。截至9月19日,该酒楼已对27名出院病人赔付了33万多元医疗费。11月17日,蜀国演义酒楼因酿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北京市卫生局处以41万余元的行政处罚。 苏丹红事件 2006年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周报”播报了北京市个别市场和经销企业出售来自河北石家庄等地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所生产的“红心鸭蛋”,随后,全国数个省市都相继检出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 致癌多宝鱼事件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研究发现,硝基呋喃类药物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并非故意放大食品安全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曝光苏丹红毒鸭蛋事件的又是记者!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大头婴儿奶粉”、苏丹红等问题食品事件,多半都是由记者曝光,再催促行政介入。舆论监督固不可少,但毕竟曝光时问题已严重,需支付巨大的社会成本。 目前,对食品安全事前监督严重缺位,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食品标准不齐、法规不全、监测手段落后、地方保护主义、执法者贪赃枉法……使得难以形成常规化的、有效的监管;事后问责更是乏力,许多食品安全事故对受害者权益保护不足,对肇事者处罚力度小、刑责轻,无法形成足够的震慑力。这些痼疾集中在一起,便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大了。 有专家认为,不管出事环节在哪儿,更深层的原因是部门利益。目前食品的质量标准虽有一千多项,但是部门色彩突出,有些食品的同一检测结果,某部门认定合格,另一部门却视为不合格,质量法规成了部门利益的博弈,不但难有公正,也会增加执行的难度,让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 少走弯路借鉴它山之石 在国外有严格的食品监管体系。例如在美国,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主要负责机构包括人类健康服务部属下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农业部属下的食品安全检验局、动植物健康检验局以及环境保护局等。食品安全检验局有4个主要技术支持实验室,每天用联邦快递把所有样品送到这些实验室做检验。 出事故的企业必须停业。例如雪印乳业公司曾是日本最大的乳制品厂家,该公司在2000年曾经出现过顾客喝牛奶中毒事件,7月2日雪印公司大阪工厂被勒令停产。7月7日日本农林水产省成立专案小组调查此事。此后,全国上万家食品超市拒售“雪印乳业公司”的奶,导致该公司最终倒闭破产。
【发表评论 】
|